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在伦敦市中心的西南部,人来人往的闹市区中,坐落着一座形似中世纪大教堂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这里安放着世界各地的动植物和岩石矿物等标本约4000万号,其中古生物化石标本700多万号。这里的图书馆中藏有书刊50万种,并保存着大量早期的自然研究手稿和图画等珍贵品。在这里,我们得以跨越时间,一窥亿万年前世界的模样,也能轻易寻得达尔文等伟大自然生物学家的踪影和痕迹。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当日,我选择了博物馆的第二个入口进入馆内,这个入口从光影交错、极具科技感。从这里出发,我得以从现代走回远古,从陆地走向海洋。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琳琅展品触及的漫长岁月

我是一个很喜欢逛博物馆的人,但每次看到复杂的文字介绍和展板,总觉得枯燥。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我发现馆内的展品均是以实物为主,目光所及都是跨越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或复原标本。

庄重橙区。橙区是一个可以近距离感受自然生物科学家研究和工作的区域,包含达尔文中心、野生动植物园及野生动植物精选区。在这里,我有幸观赏了达尔文在研究自然选择时的手稿和部分被他使用过的标本。当一直存在于课本上的画面赫然出现在眼前时,思维就想被拉回到了初中迷迷糊糊开始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时光。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粗犷蓝区。这一展区的展品涉及恐龙、海洋无脊椎动物、鱼和两栖爬行类、哺乳类动物等,知名的蓝鲸模型、大鱿鱼标本都保存在这一展区。恐龙馆大约是我从小梦寐以求近距离接触恐龙的地方,面积不是很大的馆内紧凑地陈列着各类恐龙的化石和复原标本,博物馆后期为这些复原标本加入的声音和动作更是增加了它们的“灵性”。昏暗的灯光下,恐龙这一物种曾经的辉煌岁月和绝望灭绝也不再那么难以想象了。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壮丽绿区。“化石这种东西居然可以像装饰品一样,被密密麻麻排列在过道墙上?”不可置信又不得不信地走过遍布走廊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后,我来到了位于绿区的

辛采大厅(Hintze Hall, 原中央大厅)。这是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大堂,巨型的真实蓝鲸骨骼标本被悬挂在大堂的中央,上到不同的楼层可以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骨骼标本。这一部分给我强烈的“博物馆奇妙日”之感,说不定入夜后,它们也会“活”过来,在这座古老的教堂来一场跨越万年的彻夜狂欢。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光影红区。又名地球馆,旨在展现地球的历史、自然灾害、地球宝藏等内容。通过各种声光电模拟仿真道具,我认识了从过去到现在的地球,即便理论输出不少,

但当我看着3D模拟的地球在未来五十年内大面积变红,心情真实地沉重了起来。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想象”是游览博物馆时消除无聊的好办法,在博物馆风格各异的四个主题区,这些冰冷的骨骼和标本带给我的是温热的想象,它们背后那段绵长的,有关繁衍、迁徙、鼎盛、覆灭的岁月被我用想象力重新勾画了出来。


教科书式的“自然大教堂”

自然历史博物馆有着“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其实,它的“皮囊”也是万里挑一的。

在没有进入展览馆之前,博物馆精美辉煌的“教堂式”建筑已经令我移不开眼球了。教堂+绿茵草地大概是每个女孩的梦想吧。与中国许多历史建筑的命运不同,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没有被战火吞噬。每一根立柱、每一方雕刻壁画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它们承载了沧桑的历史,却没有受到历史无情的摧残,历史赋予它们的,是韵味。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不列颠博物馆,即现在的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1881年它从总馆分出,1963年正式独立。从1753年的不列颠博物馆创建算起,自然历史博物馆已经拥有250多年的历史了。在跨越两个半世纪的持续完善中,在斯隆、欧文和达尔文这三位自然史上重量级人物的幕后推动下

,自然历史博物馆才有了如今的风采。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国内带有地域风情的各大博物馆建筑经常令我赞叹不已。但建筑本身很难成为令人留连的存在。这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给我如此深刻印象的原因,展品是展品,教堂同样是展品,壮丽的建筑不比展出的珍宝逊色。

教堂的存在更能帮助我们感受这里的展品,带领我们的思维肆意发散。如果没有这座教堂,这座博物馆就仅仅是一座博物馆,但教堂存在后,这里就变成了一段沧桑的故事,一段古老的岁月。

也难怪,自然历史博物馆负有“自然大教堂”的美誉。


“超自然”力量的神秘面纱

要说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约会是某一件珍贵的化石或标本,会是在自然历史研究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存在。但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名气很大的“宝物”,却是一样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宝石——“德里紫蓝宝石”。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这块宝石被藏于自然历史博物馆60余年却一直没能向公众展出,因为据称这块宝石携带“诅咒”,它的多任主人都灾难连连,甚至突遭横祸。第一任主人W·菲里斯的骑兵上校将宝石带到英国后连遭厄运,不禁千金散尽,还百病缠身。宝石的第二任主人是菲里斯的儿子,离奇的是,他也遭遇了同样的厄运:菲里斯的一名家庭朋友将这块宝石借去把玩了几天,结果没多久,他就自杀身亡了。

1890年,英国科学家爱德华·海伦·艾伦成为了这块宝石的第三任主人,尽管他并不相信外界传闻的“魔咒宝石”一说,但这块宝石被他的两位朋友借走后,一个朋友屡屡遭遇不幸事件;另一位歌手朋友竟突然开始“失声”,从此再也没有唱过歌。1904年,爱德华终于受够了这枚“魔咒宝石”,要求银行将它保管起来,直到他死都不要再被他看到。据称爱德华说:“我感到它会对我新生的女儿带来不利的影响。”

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之外的多元文化视角

1943年,爱德华去世,去世前,他将自己的许多收藏品都捐给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爱德华最后在遗嘱中,将那枚“魔咒宝石”也捐给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爱德华还在盒子中留下了一张警告性纸条,上面写着:“这块宝石显然受到了诅咒,它上面沾染了鲜血,每个拥有它的人都会失去荣誉。

这块宝石近几年被公开展出后,前来观赏的游客不计其数。在这样一座充斥着科学主题的博物馆中,德里紫蓝宝石的“超自然”存在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但纵观大世界,科学大行其道的同时也未免有一些“超自然”的、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存在。德里紫蓝宝石的存在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前来观赏的游客提供了另外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去思考自然的历史和生命的更迭。


如果一座博物馆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博物”,那么就太过于暴殄天物了。

如果一座博物馆可以激发来访者的想象、引发来访者探索美的兴趣、甚至提供不同的文化视角启发来访者进行更加抽象深远的思考,这样才是博物馆伟大使命的达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