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表達的人,總是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那些善於表達的人,他們能夠在公眾面前說話時表現得很自信。

從小我就是一個比較大內向的,不敢在大家面前說話。每次寒暑假,一回到家總是悶在房間裡讀書,出門時看到鄰居不說話,而我媽媽總是說,見到人要學會說話,見面時要打個招呼。

確實是,見到熟人應該打個招呼,是一個最基本的禮貌;學會和別人說話,是我麼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當我在練習學說話的時候,我發現一些喜歡錶達的人,總是很容易受到大家的關注,而他們也有著很多相似的點。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試著去分析一下我眼中那些會說話表達的人:會表達的人,總是善於傾聽‘會表達的人,總是那些持續不斷努力的人;會表達的人,總是喜歡分享。

/01/

會表達的人,總是善於傾聽

在我們這個快餐化的社會里,善於傾聽的人則是少之又少。每個人每天都在著急忙碌,做著自己的工作,能夠耐下心來聽你講話,則是很少;即使有在聽你講話,有很多時候也是心不在焉,一會兒看看手機,一會兒打斷你的聊天。

但是那些善於傾聽的人,總是一些感情很細膩的人,他們善於捕捉你的情緒和思想,真正地去思考一下你在訴說什麼,然後對此進行一些真正的回應,而對於這些人,他們總是一些很受歡迎的人,也往往會成為人群中最閃亮的那個星。

也會有一些人,說起話來停不下來,最終也只會招來聽者的反感。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有一檔是在說謝娜,我們都知道謝娜是一位活潑,開朗,善於調節臺上氛圍的人,但是又看到一個細節:謝娜很喜歡也很會自我表達,但是她卻沒有辦法認真傾聽別人得想法,讓人感覺顯得有些聒噪。

會表達的人,總是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其實,我們總是喜歡博得眼球,但是一味地自我表達,不顧及他人感受,最後也不能受到大家的喜歡和關注。

所以,當你想要表達一些思想的時候,一定要想學會傾聽,會傾聽的人,一定是最可愛的人。懂得傾聽,也是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立場。

有時候,不要過於追求一種快速的生活,停下來,想一想,聊一聊,說不定你會有著不同的體驗與感悟。

/02/

會表達的人,總是需要你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付出

在2014年,在《超級演說家》總決賽的舞臺上,有這樣的一位選手,外表很普通,感受不到絲毫強大的氣場。

她是劉媛媛,一談到她,總是被她寒門出貴子的演講深深震撼,

會表達的人,總是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命運給了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要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獨立,是關於夢想,關於勇氣,關於堅韌,他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點人間疾苦。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個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她的演講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關於勇氣,獨立,夢想,堅韌和生活疾苦的,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

在這之前,她曾是一位默默無聞的人,沒有亮麗的外表,沒有雄厚的資本。而她最後的成功,來源於她孜孜不倦的努力。

她曾是一位不懂表達的人,她也曾因表達而屢屢受挫。有一次她想要結識一位她想要認識的人,但是因為表達不好,最後讓機會白白溜走。

所以自此她決心想要改變自己,堅持寫說話日記,每天記下自己說過的話,一點點糾正自己的表達。

為了將表達這件事請做好,她也曾閱讀過所有有關表達方面的書籍,認真研究過很多很多演講者的視頻,研究他們說話的邏輯,演講的技巧,演講的內容。

會表達的人,總是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成功往往不是說來就來的,一朝一夕的努力才有了她今天的成就。有些人想要去改變自己,但是

這些改變也只是停留在嘴上,止於行動。有些事情如果不去嘗試,改變永遠只是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我們每個人總是在不斷地試錯的過程,成功的獲取是很少的。

《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說,“不要總想著成功-你越想要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是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於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品。”


會表達的人,總是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把每一次的失敗當做是一次體驗,失敗多了,上帝總會為你開一扇窗,給你帶來成功的喜悅。劉媛媛對於一些演講比賽總是躍躍欲試,她總是會說,這種節目只要會說話就可以參加。

所以,認真對待每一次可能性的失敗,也沒說失敗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也會有偶然性的事件會降臨在你的身上。

/ 03 /

會表達的人,總是喜歡善於分享

我自己比較喜歡看演說類的節目,每次看的時候我都在想,那些演講者為什麼喜歡演講呢?我曾試著去深思這個問題。我認為他們喜歡分享,分享一些他們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

於我們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或者說是我們都有可能因生活中一些瑣碎的小事情而煩心,有一些負能量。

但當我們有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悶在心裡面,不願意說出來,因為我們知道把這些負面情緒說出來的話,那些聽者肯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當我們更喜歡用正能量去影響和改變他人,特別是孩子。他們對這個世界是好奇的,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只有開心的事情,遇到不愉快總是嚎啕大哭。當他們遇到開心的事情時,也是會和爸爸媽媽分享,把他們今天看到的,這種開心的感覺分享給大家。

會表達的人,總是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一位名為林採宜的一篇文字《微信朋友圈透漏著哪些心理上的秘密?》說:

“沒有互聯網的時候,我們瞭解一個人主要通過面對面的察言觀色,互聯網時代,每個人的“語言”和“神色”其實都在朋友圈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流露著。即使不發朋友圈的人,也能看出他(她)在處處提防。”

喜歡發朋友圈的人,發各種自拍照的時候,只不過喜歡錶達和分享罷了。在以前,沒有朋友圈的時候,我們也會將我們的照片拿出來和朋友、家人分享。現在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表達分享的方式。

分享可以使快樂加倍,每天分享一些美好和具有正能量的東西,我們會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讓我們一同成為一個具有巨大能量的磁場吧。

【總結】

通過每一次的傾聽,瞭解背後的表達心智,也可能會因為一次傾聽和表達,幫助自己縷清頭緒,讓自己不再陷入某一個問題當中, 漸漸讓自己有一種旁觀者清的平和。

會傾聽和表達的人,一定是有一顆熱愛生活,觀察生活和記錄生活的心。會分享的人,一定是一位親和而善良的。我們在表達之前,首先學會傾聽;每一次的表達也是進行一次自我的反思。學會用心傾聽,你才能智慧表達。

在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不會表達的人,但是不會表達並不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表達能力的修煉也是可以通過後來的努力獲得。劉媛媛的成功例子表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一定的力量去改變自己,一定都是可以成為人群之中那顆閃耀的星光。

作者介紹:筆名“覓陽Sunshine”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喜歡用寫作倒逼精進;尋一米陽光,遇見更好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