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疫情,新冠,一支公益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青山不改

綠水長流

再見江湖

江湖再見

去年9月10在杭州黃龍體育場,阿里巴巴20週年的年會上。

那一晚,他面對阿里巴巴數萬員工的告白中,馬雲說,“我不會停止下來,阿里巴巴它只是我夢想中的一個而已。

我今天還很年輕,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折騰,還有很多事想做。過了今天晚上,我就要開啟新的生活。我希望換個江湖,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江湖再見。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四個月之後,神州大地突發疫情,馬雲果然真的與人們“江湖再見”,這次是卻是“公益江湖”。

在剛剛過去的3月8日女生節,湖北疫情一線的女醫護人員們,收到了一份來自馬雲的特殊禮物:每個月花唄額度翻倍、分期免利息三年。

這份突如其來的禮物讓醫護人員暖心,在社交媒體上,馬雲不再是“風清揚”,被護士們稱作“馬舅舅”。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此前的2月25日,還是援鄂醫護人員,紛紛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外賣,有奶茶、雞翅,還附有一張卡片:醫之大者,亦士亦俠!落款是“馬雲敬上”,並蓋有馬雲的篆印。

這一次,馬雲一共送出了38021份下午茶,覆蓋上海、天津、浙江、河南、江蘇、雲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多地140個醫療隊。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寶劍贈義士,風清揚以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心目中的“大俠”的敬意。

而在此之前的1月29日,馬雲一手發起的馬雲公益基金會還宣佈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

而更早的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宣佈拿出10億元巨資設立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

從海內外直接採購醫療物資,定點送往武漢及湖北的醫院,並通過阿里公益、菜鳥網絡以及合夥夥伴,開通社會捐贈綠色通道。

同時,支付寶為在一線抗擊疫情的全國醫護人員設立了最高50萬元的健康保障金。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總之,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裡,面對疫情,馬雲重出江湖,頻頻出手。

來自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的醫療物資、生活物資、科研基金不但源源不斷湧向湖北和其它疫區,還馳援到了日本、韓國、伊朗等海外疫情嚴重地區。

僅3月2日至6日期間,馬雲就連續向日本、韓國、伊朗各捐出了100萬隻口罩。

在微博,馬雲對伊朗寫道:萬里尚為鄰,相扶無遠近!浪滔滔人渺渺,海天雲外,心憂波斯小昭安好?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馬雲是金庸迷,“浪滔滔人渺渺”,正是取自94版《倚天屠龍記》片尾曲《倆倆相忘》。

在《倚天屠龍記》原作第二十回,小昭也曾唱過: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馬雲對日本寫道:“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與“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相吟和。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馬雲對韓國寫道:“山水之鄰,風雨相濟!”嗯,這八個大字馬雲沒有說出來,而是貼在裝口罩的紙箱上。

經歷過過去一個月的人們知道,在疫情緊急的時候,口罩、醫療物資根本不是拿錢就能買到的。

為了拿了這些醫療物資,馬雲可謂煞費苦心。

比如2月7日,馬雲聯絡到日本友人二階俊博,總共在日本各方找到12.42萬套防護服,其中10萬套由日方捐贈,2.42萬套由阿里巴巴集團採購,最終運抵國內最需要的20餘家醫院。

網上有個詳細數字。

截至3月6日,一個多月時間,馬雲和阿里公益累計捐贈及送達物資(已發貨、已到達)口罩512.5408萬隻、防護服26.5474萬件、隔離衣24.426萬件、隔離鞋套6.407萬隻、4075臺脈搏血氧儀、500臺紫外消毒車、697臺呼吸機、8臺核酸提取儀、手套226.925萬副、護目鏡69893副,消毒用品46.85噸、洗手液24250瓶、食品237.28噸、蛋白棒10萬隻、水果超184.378噸、日用品52.66噸、愛心餐123982份等。

阿里二十年

從頭到尾都藏著一個金庸

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那夜曾說,“我今天還很年輕,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折騰,還有很多事想做。”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公益和教育。

馬雲為什麼要折騰公益?

有很多答案可選,比如他還年輕,精力充沛,必須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

比如他依舊是個企業家,企業家就要承擔社會責任;

比如他是阿里巴巴的第一號誌願者,必須要承擔起一號誌願者的責任......

但如果究其根底,是馬雲從年輕時候開始,就有急公好義的愛好,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念法。

1995年,剛剛創業,馬雲騎著自行車去上班的途中,發現了幾個壯漢在偷井蓋。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當時馬雲剛開始創業,在杭州租了一間辦公室,還略顯青澀的馬雲騎著自行車去上班的途中,發現了幾個壯漢在偷井蓋。

馬雲扔下自行車上前怒斥。結果發現這是一家電視臺在做有關正義感的街頭心理測試,馬雲是當天唯一通過測試的人。

馬雲最早的電視影像也由於被保留下來。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2000年,馬雲和金庸相識。金庸在餐巾紙上給馬雲寫下“相見恨晚,一見如故”八個字。金庸給馬雲留下一生的影響。

馬雲後來談到金庸對自己的影響說:

創業,便要做別人做不得之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膽相照至死不渝……只因先生這樣寫這樣說,我們便這樣信了,便這樣做了。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2018年,金庸去世,馬雲發文悼念:“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

這是對金庸的讚譽,同時也是對事實的陳述。因為此後二十年間,金庸的影響實際上一直是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的一條暗線。

這不止是因為阿里集團內部處處有金庸文化的痕跡,比如員工的花名最初大都是來自金庸小說,比如阿里最早的價值觀被命名為獨孤九劍,阿里的會議室名字也都是金庸小說中的地名......

更是因為,金庸在小說所提倡的急公好義的俠義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追求,“家國情懷”,“世界擔當”,一直被留在了阿里巴巴。

2003年,中國非典,馬雲說:“非典時期,誰都不應該想到,這是一個機會,而應該想到,大家碰到什麼麻煩,我們能夠怎麼幫助到大家”。

當年5月10日,淘寶上線,打開頁面第一句話就是:“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

2005年,當時普通中國企業對公益概念和社會責任還沒太多概念,阿里巴巴為了弘揚見義勇為精神,設立“感動阿里”大獎,徒手接住墜樓女童而導致手臂粉碎性骨折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也是這一獎項的獲得者。

14年裡來,從起火的公車裡救人、到沉入冰冷的千島湖裡救出孕婦……幾乎每年阿里員工都有挺身而出的義舉。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5月13日凌晨兩點,支付寶捐款通道和捐款頁面上線,頁面醒目處有十個字“早一點到達,多一分希望!”

由於捐款次數太多,支付寶的服務器出現宕機。

這個頁面在今天看來非常普通,但在當年卻絕無僅有,開創了一個公益新紀元,2008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互聯網公益元年 ”。

所謂“中國互聯網公益元年 ”,實際上意味著中國進入一個真正人人公益的時代。

這一年,阿里巴巴志願者到青川送物資,其中一個團隊留了下來,一留就是10年,震後阿里巴巴成立社會責任部。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2011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成立。2014年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

蔡崇信公益基金、女合夥人的“湖畔魔豆”公益基金、邵曉鋒的“真水無香”公益基金……

阿里巴巴合夥人公益基金會相繼成立。阿里合夥人邵曉鋒說,“一步步走來,我們在積累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在阿里,他也有個花名叫郭靖。

合夥人之外,馬雲對全體阿里員工發出倡議:“從2015財年開始,希望每位阿里人每年能完成3小時的公益志願服務,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公益。”

數據顯示,到2019財年,阿⾥巴巴員⼯用業餘時間投身公益,付出公益總時長 26.9 萬⼩時。

在早年,馬雲創業之初,講的是俠義精神,這是阿里巴巴初期企業凝聚力的重要基礎。

馬雲說,一群有情有義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義之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一言既出,此後經年,去挑戰,去抗爭,渾身是傷,屢敗屢戰,忍別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別人不願成之事,唯不願忍江湖不平正氣不彰。

少年心,英雄夢,惟願我們能如先生書中俠客,以肝膽豪情行走於這天地之間。

在阿里壯大後,講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阿里巴巴未來實現基業長青的精神動力。

馬雲對全體阿里人的要求也被明確為“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只有“考慮這個國家,考慮這個社會,考慮世界的擔當,阿里才會贏得尊重”。

實際上,阿里二十年,從頭到尾都藏著一個金庸。

馬雲的新事業

與新公益“抗疫”

馬雲這次“江湖再見”並不是因疫情突發而心血來潮的玩票行為,而是把公益作為卸任後的主要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思。

在大俠能“急人之急”、助人於危難之間、在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俠義故事背後,是無數個埋頭苦練內功的日子,而這些磨礪、這些沉澱,大多數人並不能看見。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馬雲江湖救急

重要例證就是,1月7日,馬雲在其公益基金會三屆二次理事會上的發言。

在會上,馬雲說,“公益一定是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用CEO的方法去運營公益。真正的公益,一要結果導向,二要效率導向,三要資源整合能力提升。”

此外,他還給已滿5歲的馬雲公益基金會立下新目標,他說“未來幾年我們希望,在公益人才的培養上,打造中國公益的黃埔軍校。我們不僅要自己做好,更要為公益界提供這樣的人才,我覺得這是馬雲公益基金會的一個使命和擔當。”

很明顯,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公益黃埔軍校”,馬雲雖然換了個江湖,但俠義之氣一脈傳承。

如果把疫情當成一次大考的話,馬雲基金會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就可謂訓練有素。

由於在抗擊疫情中的突出表現,2月初,馬雲公益基金會被浙江省民政廳列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進口捐贈物資受贈人名單。

與之同在榜單上的,大多是已成立幾十年的老牌公益組織。

實際上,效率和結果導向不是今天才有,過去5年,馬雲公益基金會這個不到20人的團隊就已經運營了教育、企業家精神、女性領導力、環保醫療四個方面諸多重大項目,並收穫了一系列顯著成果。

這支隊伍就是馬雲錘鍊的一支新公益穿雲箭,有需要的時候,快速地聚集最大能量完成任務。

12年前,汶川地震推動了互聯網與公益結合,互聯網公益籌款迅速爆發,開啟了中國的“互聯網公益元年”。

12年後在抗擊新冠疫情中,馬雲以再創業的姿態將企業管理經驗帶入公益領域,全力推動新公益,使之成為抗擊疫情中的重要社會力量,也正在開啟公益行業發展的新方向與新可能。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2003、2008、2020……從馬雲更大的江湖,到互聯網新公益的海闊天空,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