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邁教育投入與產出研究筆記和習題詳解

在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提供下載/在線閱讀

複習筆記

一、早期教育經濟思想

(一)早期西方經濟學

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已經提出了一些教育經濟思想。但是,由於當時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與經濟學、教育學發展的限制,還不可能形成為一門獨立的教育經濟學學科。

1.古典經濟學

(1)概述

古典經濟學,它產生於17世紀中期,完成於19世紀初期的英國和法國,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這一時期,正值資本主義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轉變。機器大工業生產的發展,一方面,要求通過教育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使其掌握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能;另一方面,要求通過教育把科學技術轉移到生產過程中去,使之成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使教育成為發展生產的重要因素。

(2)產生背景

①機器大工業生產的發展要求通過教育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掌握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能。

②機器大工業生產要求通過教育把科學技術轉移到生產過程中去,成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使教育成為發展生產的重要因素。

③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注意到人的素質對生產力的影響關係,依據勞動價值的理論,對教育的經濟意義作了論述。

(3)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①配第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配第,在《政治算術》和《愛爾蘭的政治解剖》等著作中,提出了勞動創造價值,複雜勞動比簡單勞動能創造更多的價值的思想。

②亞當·斯密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在《論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其原因的研究》一書中,首次把人的經驗、知識、能力視為國民財富的主要內容和生產要素。

(4)貢獻

該學派最大的貢獻在於奠定了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從勞動價值論出發,看到教育的經濟價值,提出了一些教育經濟思想。

2庸俗經濟學

(1)概述

庸俗經濟學產生於l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和英國,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取代古典經濟學,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中佔據統治地位。

(2)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①李斯特

德國曆史學派先驅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分析了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與“物質資本”相對應的“精神資本”的概念。

②馬歇爾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其代表作《經濟學原理》中,看到了教育的經濟價值。他認為增加教育投資,改革教育是扭轉這種局面的有力舉措。主要體現在:

a.認為投資於教育是一本萬利的事。對教育投資效果的評價不能單純以金錢來度量。

b.人才浪費是最大的浪費。

c.改革教育是挽救英國衰敗的重要舉措。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經濟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寶庫中,包含著豐富的、科學的教育經濟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經濟學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其主要內容有:

1.教育與經濟的辯證關係

(1)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決定著人類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決定著教育及其發展。

(2)教育作為一種傳授知識、傳遞思想、培養人的社會現象,它的產生和發展,也只能從人們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及其發展中得到說明。

2.教育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闡明瞭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勞動力再生產、社會生產關係再生產的有機統一。

(1)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

馬克思認為,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動者要從事生產,必須具備一定的勞動能力。“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勞動力再生產既是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又是教育與社會生產的聯結點。

(2)教育可以增進勞動者勞動變換的能力

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大工業生產的本性,要求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並且他認為只有依靠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才能增進勞動者勞動變換的能力。

(3)教育是使科學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媒介,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手段

馬克思明確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生產力裡面也包括科學在內”。但是科學技術只是一種知識形態的潛在生產力,只有當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才能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要實現這種轉變,必須通過教育。

3.勞動價值論與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1)馬克思在揭示勞動二重性基礎上創立的勞動價值論,為計量教育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奠定了理論基礎。

(2)馬克思在他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國民收入理論。他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關於土地、資本、勞動是創造國民收入三要素的錯誤理論,指出勞動是國民收入的唯一源泉。

二、教育經濟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任何理論和科學的產生都不是偶然的,歸根到底是來自人類的社會實踐。

(一)二戰後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的發展

教育經濟學是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結果。

1.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再生產的物質條件發生根本改變,勞動本身和勞動力的素質和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教育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提高,作用不斷加強。

2.科學技術和教育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提高,日益成為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為教育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

(二)增長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的發展

教育經濟學也是西方經濟學,主要是增長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發展的結果。

1.增長經濟學研究的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如何穩定增長的問題;發展經濟學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研究發展中國家如何由不發達狀態過渡到發達狀態。

2.無論是增長經濟學還是發展經濟學,在其發展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都遇到並提出了人力資本問題,都強調了教育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作用。

3.西方教育經濟學是在人力資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從研究教育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貢獻,教育的社會收益和個人收益開始的。說明教育經濟學是從經濟學、主要是從增長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中逐步分化獨立出來的經濟學的分支學科。

三、教育經濟學的形成

(一)人力資本理論

1.人力資本理論的創立過程

(1)1935年2月,美國經濟學家沃爾什發表了《人力資本觀》,首次採用“費用—效益”的分析方法,計算教育的收益率。

(2)1957年,西歐、北美等西方國家在蘇聯成功發射衛星後,制定了一系列關於人力因素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的研究計劃,人力資本理論開始形成。

王善邁教育投入與產出研究筆記和習題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