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為什麼恐怖遊戲能流行起來?理性告訴我們,要想獲得安全,勢必需要遠離危險的東西,然而,一些玩家卻對恐怖遊戲"愛恨交織",明明已經被嚇得面色發白,卻要堅持不懈地走完整個流程,到底是何種力量驅動著他們?在大多數的恐怖類遊戲中,都會弱化主角們的形象,他們更像是普通人一樣,面對危險也是束手無策。在充滿未知的恐懼環境中,玩家無法預料到下一扇門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因而必須全神貫注,在壓迫感的引導下,"沉浸式體驗"將恐怖感變成了一種另類的愉悅。作為一款恐怖類遊戲,《小小噩夢》藉助一位小女孩的視角描繪出了一個漆黑、壓抑而又充滿無助感的世界,極具衝擊力。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一場噩夢的開始

"夢"是如何產生的?千百年來,這一問題不斷撥動著人類的好奇心,精神分析學派的奠基人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在意識的表達,象徵著被壓抑的慾望"。噩夢中總是充滿了深深的恐懼感,每次驚醒之後,總是心有餘悸,藉助"夢"的神秘感,《小小噩夢》帶來了一段頗具神秘的恐怖之旅。《小小噩夢》是由瑞典遊戲工作室Tarsier Studios所製作的一款恐怖冒險遊戲,正如名字所暗示的一樣,它以"噩夢"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之上融入了大量的解謎元素和晦澀卻深刻的隱喻,置身其中,既能夠帶來夢所特有的神秘氣息,同時又充滿了黑色童話的韻味。雖然是一款獨立遊戲,但憑藉著精良的製作為玩家帶來了直戳內心的"恐懼感"。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沒有背景介紹,沒有操作教程,迷迷糊糊間,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小女孩緩緩從噩夢中醒來。然而,等待她的並非是鋪滿毛絨玩具的臥室,也不是父母充滿關切的問候,而是一場比夢境更加恐怖的真實噩夢。《小小噩夢》的故事發生在一艘神秘的遊輪之上,玩家所扮演的身穿黃色雨衣的小女孩"小六"迷失在了一個充滿未知怪物的神秘水下設施之中,為了逃脫怪物的追捕,尋得一線生機,小六將要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昏暗的畫面烘托出強烈壓抑感,恐怖氣氛十足

想要烘托出"恐怖感",氣氛營造就成為了核心所在,而在《小小噩夢》中,獨特的美術風格成功地刻畫出了"噩夢"般的遊戲場景。初入遊戲之後,源自於現實生活的場景設計顯得生活氣息十足,但同時又散發著壓抑的氣息。在昏暗的環境中,打火機成為了提供光明的源泉,遊走在床底、書架、衣櫃之上,危險總是如影隨形,時不時跳出的醜陋且身形碩大的怪物,與可愛且瘦弱的小女孩形成了強烈反差感,總能在黑暗中激發起內心的恐懼感。因為採用了虛幻4的引擎,《小小噩夢》在場景建模上極具層次感,搭配上優秀的光影處理效果很好地突出了幽暗的環境,代入感很強。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Jump Scare",是指從黑暗的畫面深處突然衝出來的鬼怪式驚悚,它是遊戲中經常用到的恐怖手法。在《小小噩夢》中,直接驚嚇的內容並不多,而是更加註重畫面與音效的配合,從而催生出心理上的恐懼與壓抑。穿越房間時,沙沙的聲響與幽靜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一旦被怪物發現之後,突然轉動的鏡頭,加速了心跳的頻率。在環境的襯托之下,極強的心理壓迫感渲染出了強烈的恐怖氣息。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巧妙的關卡設計,小心探索神秘世界

從玩法上來講,《小小噩夢》更像是一款驚悚潛入與解謎相結合的遊戲,玩家需要操作一名身穿黃色雨衣的小女孩"小六",從一個被稱為"貪顎號"的巨輪中逃出生天。除了一個能夠提供微弱火光的打火機之外,小六並沒有任何能夠抵禦外敵的武器,幽暗的環境之下,解謎與潛入元素使得關卡更具挑戰性。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l 躲貓貓與潛入元素相結合

在整個遊戲場景內分散著各式各樣的怪物,在解謎的過程中,需要一次次躲避怪物的追捕,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場戰鬥更像是一場"躲貓貓"遊戲。《小小噩夢》的大部分場景都是在一些狹小且封閉的空間內,無論是廚房還是船艙與臥室,都顯得昏暗與壓抑。面對分佈於各個環境中的怪物,對於沒有絲毫戰鬥力的小女孩來說,躲藏與逃跑成為了"通關"的核心操作之一。一方面需要隱藏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又要從怪物附近獲得"鑰匙"解開機關,在幽閉的環境內與怪物進行躲貓貓顯得驚心動魄。藉助一個個掩體,小小翼翼地靠近目標物體,一旦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之內或是弄出聲響,那麼就會前功盡棄。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每一次移動都需要掌控好時機與位置,否則很容易就陷入絕境之中。操作上的難度與壓抑的環境之間形成了共鳴,從而產出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怖感與壓抑感,氣氛十分到位。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l 解謎元素

提起解謎元素,《小小噩夢》在傳統平臺解謎的基礎之上,融入了跳躍、搬運、推動與"調虎移山"等設計,使得遊戲的可玩性提到了提升。雖然整體難度不高,但是本作卻牢牢抓住了尋找某樣東西時所營造的恐懼感。當玩家在長臂管理員背後搖動機關時所發出的響動,亦或是捧著鑰匙與胖廚師狹路相逢,每逢破解謎題的關鍵時刻,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麻煩,從而為過關增添了難度。狹小的空間內,隱藏著各式各樣的機關,同時形形色色的怪物更是成為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想要順利解謎,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元素,極具策略性。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富含深意的劇情設計,頗具內涵

《小小噩夢》的故事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抱光明,逃脫黑暗的冒險故事;但是,隨著劇情的逐漸深入,壓抑的氣氛並沒有逐漸消散,反而會愈加濃烈。很多藝術作品喜歡借用小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世界,這一表現手法往往能帶來極強的衝擊力。在《小小噩夢》中,胖廚師更像是現實生活中的"差不多先生",他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對任何事情都抱著敷衍的態度,得過且過的心態使他度過了碌碌無為的一生。而遊戲中後期所出現的"食客",宛如著魔一般,即使身體臃腫到無法用雙腿行走,卻仍然瘋狂進食。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看似荒誕的設計,卻極具張力,面對充滿貪婪與誘惑的成人世界,小女孩需要躲避"醜陋"大人的攻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躲避攻擊更像是躲避成人世界的種種誘惑,從而保留孩子的那份純真,那麼她能否堅守美好?故事的最後,小女孩逃出了牢籠,來到了"光明"的世界;然而,在這裡卻是一片荒蕪,黃沙漫天,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光明嗎?

在昏暗的世界中勇敢生存下去——簡析《小小噩夢》的恐怖之道

"飢餓"成為貫穿遊戲的一把鑰匙

"飢餓"是貫穿遊戲的一把鑰匙,因被困於封閉的環境之中,為了擺脫飢餓,小女孩從吃掉別人隨意丟棄的麵包開始,逐漸發展為老鼠肉,故事尾聲最終"吃掉"了女BOSS。那麼,此時的小女孩是否能夠走進光明的世界?正如尼采所說的一樣"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亦將回以凝視

。"屠龍者,最終也變成了龍,這才是真正的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