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不知道大家近期有沒有關注過平板電腦的市場情況,平板電腦最近可謂是大熱產品,部分熱門機型出現過多次斷貨的情況,以往第三方平臺的價格優勢,如今也不復存在。因為是特殊時期,平板電腦產品銷量的突飛猛進,我們很難界定它是基於長期需求,還是應付當下需求的結果。不過這個在過去算是較為小眾的細分品類,既然突然火了起來,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平板電腦。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以及,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這是本文所探討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想一下平板電腦出現的初衷。平板概念最早出現於上世紀60年代末期,是由施樂帕洛研究中心的AlanKay提出的"Dynabook"概念,他對這一概念的暢想是“可以帶著跑的電腦”。而第一臺商用平板電腦則是亮相於1989年9月份,是由GRiD Systems公司製造的一臺搭載基於MS-DOS操作系統的GRiD Pad,但是由於當時核心芯片等硬件的技術限制,這款平板電腦在2000年之前並未實現大眾化,僅是在小範圍內得以推廣和使用。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真正進入商業化階段還得從2000年的微軟.NET戰略發佈會開始算起。2000年6月,微軟在".NET戰略"發佈會上首次展示了還處於開發階段的Table PC,並且在隨後的11月份全球三大電腦展會之一的Comdex Fall 2000上進行了專題演講。Table PC最終在2002年12月8日於紐約正式發佈,一同到來的還有其專用操作系統Windows XP Table PC Edition,微軟對Table PC的定義是基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全能PC。

而平板電腦進入大眾視野就又要從2010年的iPad開始說起了。2010年1月27日,蘋果發佈了傳聞許久的初代iPad,這款產品的出現在全球範圍內都掀起了平板熱潮,數據顯示,2010年平板電腦關鍵詞的搜索增長率達到了1328%,至此“平板”二字成了大眾詞彙。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喬布斯對初代iPad的理解是“更好”,比手機更大屏幕,意味著更好的閱讀體驗;比筆記本電腦更小的機身體積,意味著更好的移動便攜性。但是初代iPad的定位和微軟Table PC以及"Dynabook"概念不同,前兩者都是基於傳統PC進行改變,而iPad則是基於手機再造。初代iPad的用戶反饋不是很好,當時有很多人吐槽它就單純的手機放大版,不過市場反響卻異常強烈,歷史銷量達到了驚人的3.8億臺,它完成了喬布斯設想的“侵佔客廳”。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所以,平板電腦的出現或許不是基於用戶需求,但它能被用戶接受就說明了它也是需求決定消費的產品。那麼什麼是平板電腦的需求呢?這個問題可以用全面屏手機的發展史來解釋,隨著手機進化為移動終端,我們需要在手機上處理的任務越來越多,處理任務的效率對大屏幕的依賴也變得越來越高。但是手機畢竟是一個移動設備,便攜和操控層需求又嚴重製約了它的尺寸增長。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全面屏的出現就是在解決這一矛盾,但是這一條路總歸有走到極限的一天,屏幕再大也大不過手機本體大小,所以摺疊屏是另一個探索方向,合上是正常手機,展開是平板大小,一開一合就是當下人們認為的未來形態。摺疊屏是個不錯的方向,但是現階段,可靠性、穩定性、體驗性、價格、成本等都是問題,這就導致了它目前還只能是發燒友級別的產品。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因此,比手機更大的屏幕,帶來的觀影、閱讀、碼字、看文獻、記筆記、畫圖、修圖、視頻剪輯等優勢,就是它相較手機的生存空間。

比筆記本電腦更小的機身體積,帶來的移動便攜性,同時能滿足不固定場景的輕辦公需求,就是它和傳統筆記本電腦之間的差異化。

如果以上提到的場景有覆蓋你的需求,我們再接著來看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雖然是相對小眾的細分品類,但相關產品卻不在少數,且市場也魚龍混雜,臺電、酷比魔方之流不推薦,原因是產品山寨氣息過於濃烈,而且宣傳參數有誇大嫌疑,我們很難通過線上信息去判斷它的好壞。為了避免踩雷,浪費時間,我們還是不要抱有試一試的態度為好。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Windows平板我個人也不大推薦,我認為搭載Windows系統的平板應該按照選擇筆記本的標準比較合適,因為這類電腦對硬件要求較高,想要流暢運行,就必須要有足夠高的硬件配置和足夠好散熱系統。微軟和聯想的部分產品雖然做的不錯,但是價格很是昂貴。另一方面,平板電腦更多的時候還是作為掌上設備,而Windows又是桌面端系統,雖然有手勢操作,但是操控體驗遠沒有iOS和Android友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對目前主流品牌在售的平板產品進行了梳理,如下圖: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以上包含有入門機型、中端機型以及旗艦機型,也有一些老機型,比如小米平板4,硬件性能已經跟不上,日常使用流暢度無法保證,所以首先排除。榮耀在售的三款平板,無論是外觀還是配置也都過時了,所以也不推薦選擇。於是,我又將我個人認為目前比較值得入手的機型進行了梳理,如下圖: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接下來我將這些機型分成3個檔位來講,首先是:

入門+輕辦公(預算有限)

這一檔位的對應機型是iPad 2019、iPad mini5以及華為M6系列,其中iPad mini5和華為M6 8.4英寸版本都屬於10英寸以下的小尺寸平板,比較適合的應用場景是玩遊戲、看書、看文獻,而iPad mini5又支持一代Apple Pencil,所以它又比華為M6多了一層記筆記和繪圖的優勢。這兩款產品搭載的都是各家平臺上一代旗艦處理器,選擇上個人建議跟著手機品牌走,畢竟小尺寸平板最佳的應用場景就是玩遊戲,跨平臺就意味著你又需要重新上分!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如果你不在意遊戲這一點的話,個人建議優先考慮iPad mini5,多一個應用場景多一份選擇,Apple Pencil或許你現在用不到,但我們誰能保證以後用不用得到呢!

iPad 2019和華為M6 10.8英寸版本其實定位並不一致,只是價格剛好重合,前者是入門機型,搭載的是A10處理器,標配32GB儲存,屏幕還是非貼合屏。如果你是預算有限,且不打算長期使用,僅是為應付當下在家辦公或上網課的話,iPad 2019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它也支持一代Apple Pencil和智能鍵盤。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而華為M6 10.8英寸版本的基礎配置則和8.4英寸版本基本一致,搭載的是麒麟980處理器,標配4GB+64GB存儲。華為對它的定位是影音娛樂,該機的屏幕分辨率為2K,屏幕比例為16:10,同時擁有四聲道揚聲器,在觀影體驗方面比iPad 2019更出色一些。在辦公方面,華為M6 10.8支持電腦模式和平行視界,也支持觸控筆和智能鍵盤,可以滿足簡單的辦公場景,比如碼字、發郵件、更新推文等等。不足的是,Android端的專業軟件是短板。

辦公+旗艦性能(預算相對充足)

這個檔位的對應機型是iPad Air3和華為MatePad Pro。iPad Air3是與iPad mini5一同發佈的,兩者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相似的外觀、相似的配置,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大屏版iPad mini5。所以,大屏幕就是它的優勢,大屏幕的加入意味著它比iPad mini5多了一層辦公屬性,與此同時,它還是支持一代Apple Pencil和智能鍵盤。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綜合價格來看,iPad Air3是現階段蘋果端最有性價比的移動生產力工具。所以在考慮這款產品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對大屏幕的需求,以及是否有生產力需求,而非玩遊戲或者看視頻,因為iPad Air3的屏幕比例不適合用來看當下的影音片源。

華為MatePad Pro是華為最新的旗艦平板,剛剛又推出了5G版本,它的外形與蘋果的iPad Pro 2018款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該機正面採用了一塊打孔屏。另外,它的觸控筆充電方式也和iPad Pro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磁吸的方式來實現無線充電。功能和應用場景層面與上面提到的華為M6 10.8基本一致,不過配置有升級,處理器升級到麒麟990,同時存儲規格也提升到6GB+128GB起步。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iPad Air3和華為MatePad Pro都是當前比較有性價比的產品,都能滿足移動輕辦公需求,我的建議還是跟著手機品牌走。但是細講的話,iPad Air3的辦公場景更加全面,而華為MatePad Pro的顏值則更高一些。

高端旗艦(預算相當充足)

這個檔位的產品不多,目前移動端就只有iPad Pro 2018和三星Tab S6。其中,iPad Pro因為發佈於2018年,目前各家媒體都稱接下來的蘋果春季發佈會將會更新該系列,所以就不再描述了。儘管它目前仍舊處於性能過剩階段,但是我的建議仍舊是再等等,反正距離春季發佈會也沒剩幾天時間了,如果真的更新了的話,不失為一個選擇。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三星Tab S6也是三星目前最新的旗艦平板,該機正面採用了一塊10.5英寸AMOLED屏幕,它有7個主打亮點,分別是驍龍855處理器、S Pen(觸控筆)、AKG調校四聲道揚聲器且支持杜比全景聲、123°超廣角後置雙攝、光學屏下指紋識別、DEX模式(電腦模式)以及7040mAh大電池。在我看來,它身上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S Pen,它完美複製了Galaxy Note系列手機上的功能,可實現無線遙控,充電方式也是通過吸附機身自動充電。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臺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臺怎樣的平板電腦?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支S Pen是隨機附送的,而隔壁的蘋果和華為都是需要單獨購買。

綜合以上,我個人認為現階段比較值得入手的平板有iPad mini5、iPad Air3、華為M6 10.8英寸版本、華為MatePad Pro以及三星Tab S6五款機型。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區交流討論。最後,以上提到的這些平板產品,你正用哪款,或者你最喜歡哪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