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白巖鬆對話張伯禮:怎麼看網絡上中醫西醫孰強爭論?

中西醫之爭,表面看是兩種醫學之爭,而本質則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較量。

中醫西醫各有優勢,這個我們必須承認。中醫優勢在於治癒,因為中醫的維度更高。西醫的優勢,目前是生命支持,也就是視頻中說的上個呼吸機以及各種搶救措施。


張院士說,有些重症患者,是必須要上呼吸機的。因為這個時候,先保存生命,才能談接下來的治療。張院士也表示,從這一點來說,西醫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學習西醫什麼呢?學習西醫的這種呼吸機和各種搶救措施。比如做個手術啊,縫個針啊,拍個片啊,等等。為什麼要學習西醫這些東西呢?因為我們中醫自己把這些東西給弄丟了。


外科手術,中醫自古就有。比如剖腹術就出自華佗。《難經》,講的就是人體解剖學,每個器官重多少,在哪個位置,都有講述。

只是後來的發展,中醫漸漸的把外科這門絕學給弄丟了。


外科,不僅僅是手術。正骨也是外科。很多民間中醫的正骨絕學,因為一些原因,慢慢失傳。比如我們前幾天看的張曉彤老前輩講的那些正骨絕學。在西醫那,就是打鋼板,上螺絲釘,讓人苟延殘喘。但是民間中醫的正骨術,咔嚓一聲,直接就能給你接上,你說神奇不神奇,確實神奇,但是快失傳了。


所以,從這點來說,中醫必須學習西醫,這種學習,只是要把中醫自己丟掉的寶貝給再撿回來。就比如中國發明瞭火藥,結果卻被別人學會用來打自己,那我們當然要把這些失去的東西再給學回來。


再比如拍片子,呼吸機這些儀器,中醫當然要學,而且要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下,合理的去運用這些儀器。

要明白,這些儀器只不過就是個機器,對於中國來說,學這些東西,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


而且,這些儀器,只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才能發揮出它們更多的優勢,單純的就機器用機器,失去了中醫理論的指導,這些科學儀器就會失去方向,有時候不僅不能造福人類,甚至是可能帶來破壞。關於這一點,請複習毛主席說的,方向不對,知識越多越反動。


如果說要讓西醫學習中醫,這個是很難的,因為維度不同,高度不同,他們很難理解中醫。但要讓中醫學習西醫,這個就易如反掌了,不就是幾個機器麼?我們已經有了。不就是做個外科手術嗎?我們自古就會,本來就是我們發明的,我們雖然失傳了,再學回來不是難事。


等到我們把西醫的東西都吸收了,再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下,合理使用這些儀器,就可以

結合成為我們中國真正的統一的醫學,貢獻於世界。而關於這一點,毛主席早有論述,只不過毛主席老人家說的不是中醫學習西醫,而是西醫學習中醫。


1954年,毛主席發出“西醫學習中醫”的號召,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改進措施:要抽調100名至200名醫科大學或醫學院的畢業生,交給有名的中醫,去學他們的臨床經驗,而學習就應當抱著虛心的態度,西醫學習中醫是光榮的,因為經過學習教育提高,就可以把中西醫界限取消,成為中國真正統一的醫學,以貢獻於世界。


毛主席說的,當然是更接近真理的。但不管西醫學習中醫,還是中醫學習西醫,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經過學習教育提高,就可以把中西醫界限取消,成為中國真正統一的醫學,以貢獻於世界。我想,這一定是未來世界醫學的發展方向和大的趨勢。


我們一直在說,科學還解釋不了中醫。錢學森也說,我們真正理解了中醫後,會引發科學革命。也就是說,中醫理論是科學暫時無法解釋的。科學可能是要向中醫學習的。為什麼呢?因為中醫明明治好了病,但是科學就是沒辦法解釋中醫的原理。是治好病更科學呢,還是治不好病更科學呢?答案顯然不言而喻。


央視白巖松對話張伯禮:怎麼看網絡上中醫西醫孰強爭論?


北京市衛健委宣佈,北京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為92%。你看,在人們還沒完全搞清楚病毒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中醫都已經基本結束戰鬥了。


主持人問:怎麼看網絡上“中醫西醫孰強”的爭論?未來的“中西醫結合”應該走向什麼方向?


張院士回答:我真不關注,我覺得爭這個是無聊的,沒有什麼意義。治好病是真的,各自醫學都有自己的長處,有自己的短處,西醫對一些急性的重病搶救的時候,那些手段誰也替代不了。對一些慢性病,改善功能疾病,中醫的優勢又很突出。中國人應該感到幸福,有兩套醫學保證,有什麼不好的呢?何必分你的我的,十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我覺得這種爭論的背後有的是無知,某種意義還有利益集團在操縱,當然更多的可能也是糊塗。


張院士是實事求是的,對於一些重症的生命支持是有用的,必須要上。張院士也表示,這些生命支持的手段,是中醫所要學習的。而且張院士還說,雖然西醫的生命支持有時候是必不可少的,但中醫對於重症,有時候也是可以力挽狂瀾的。


而主持人說的更好,白巖松說,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中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次疫情,大比例的是輕症,既然中醫在輕症方面有很好的療效,那麼只要不把這些輕症轉為重症,那也就不用麻煩西醫去救命了(上呼吸機)。所以這也是將來的經驗。


將來的什麼經驗?那就是不要讓輕症轉為重症啊!不論是新冠肺炎還是任何其他疾病,不把輕症轉為重症,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這才是正常的思路,也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向。


沒有人願意生了病再去治病,也沒有人願意小病治成了大病再去搶救。所以中醫一直強調,治未病,預防大於治療。中醫的養生理念,就是教人們如何少生病,不生病,這才是未來的大方向。


所以,中醫西醫沒什麼好爭論的,把生命支持拿來為中醫所用,結合成中國統一的醫學,貢獻於世界。不管是輕症重症,統統給你解決了,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