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一貧困戶的滯銷甘蔗“兩頭甜”


“多虧劉書記,實在是謝謝了。要不是劉書記幫忙想辦法,今年的甘蔗就要長牙、變紅了。”劉老爹見人就說、逢人就誇,這一個感人的故事在石首高基廟鎮傳開了。

石首一貧困戶的滯銷甘蔗“兩頭甜”


家住高基廟鎮沙河村5組的貧困戶劉和青,今年60歲,因小腿鋸掉一截,生活比較困難。但是,劉老爹身殘志不“殘”,種起了28畝地的甘蔗,自產自銷甘蔗就成了他的謀生之路。今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村組公路又全部封閉,堆在地裡的4600多捆甘蔗銷不出去。高基廟鎮分管扶貧工作的鎮黨委副書記劉瓊得知劉老爹的憂心事後,馬上聯繫全鎮各村支部書記,看有沒有村民需要甘蔗的。一場愛心接力開始了,“有沒有需要三興垸村新鮮出土甘蔗的?15元一捆,一捆10根”的消息在微信群發出去後,微信群開始熱鬧起來,你要2捆,他要3捆,我要5捆......一下子甘蔗成了宅在家中居家隔離村民的“搶手貨”。

石首一貧困戶的滯銷甘蔗“兩頭甜”


劉瓊同志立馬與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隊員一道,幫助劉老爹整捆打包、安排小型三輪車、裝車配送。各村(社區)的大、小微信群發揮了積極作用,就這樣以“小群帶大群”的方式,需求發佈、微信支付、甘蔗配送等工作全部在微信群的引導下順利完成。就這樣一根一根的,一捆一捆的,還帶著溼泥土的甘蔗,不到2天時間,4600多捆甘蔗就被配送到9個村的村民家門口。經過2天2夜的連續奮戰,劉瓊不顧身上的溼泥巴和疲憊,急切的把近7萬元送到了劉老爹手上。劉老爹激動的哭了,不停地說“感謝劉書記,實在是謝謝了。要不是劉書記幫忙想辦法,今年的甘蔗就要長牙、變紅了。”

截止目前,劉瓊為貧困戶銷售滯銷甘蔗4600多捆、茨米2100多斤,共為貧困戶增收近7.3萬元。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高基廟鎮堅持“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鬆,脫貧攻堅一天都不能耽擱”總體要求,與全鎮各扶貧工作隊一起發力,堅持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應對封村閉戶和農產品滯銷等疫情影響,積極主動推出一系列助銷舉措,滿足了居家隔離“宅”在家中的村民多樣化需求,保住了貧困戶的“錢袋子”,在防疫一線溫暖了群眾的心,讓黨旗熠熠生輝。(吳勇敢 蘇蘇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