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 LIU YU YANG /


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在這個項目上受到的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自己心裡清楚要做什麼,但因為時間拖得長,那就要對自己策略有信心。但是隻有信心還不夠,還要不斷的去檢測策略的有效性,所以我們自己不是一成不變的。”

—— 劉宇揚


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人物經歷


劉宇揚出生於臺灣,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經常搬家,住過很多城市,都是二線三線城市,不是像臺北那種大城市。每個城市可能只住一兩年,每次換到一個新的地方,都要去熟悉它,去看街道,認識附近的小朋友,找哪裡是可以玩的地方。可能因此從小養成了對城市空間比較關注的潛意識。

去美國後,劉宇揚讀的是加州大學的醫科,“到了大學以後就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當他因為學醫的關係接觸了路易斯·康(Louis I.Kahn)設計的SALK Institute (“索爾克生物研究所”Jonas Salk Institute Biological Studies)時,當時並不知道它在現代建築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卻被深深地打動了。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做出這種建築,而不是醫學,所以後來決定轉走建築之路。


19世紀是小說家的世紀,20世紀是電影導演的世紀,21世紀是建築師的世紀。


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那時候加州大學沒有建築系,是城市規劃與城市研究,更多的是對社會問題,城市政策方面的研究課程。1992年,劉宇揚在加州大學讀完本科後,在波士頓從事了一年的建築設計實踐,1993年申請攻讀哈佛的研究生,1996年做碩士論文,當時他的指導老師庫哈斯決定要開始對中國的珠三角進行研究,劉宇揚被挑選為研究團隊的成員,開始了人生的又一次轉折。

劉宇揚於2007年在上海開設工作室,以多元文化及多學科背景下的在地化思考和人文關懷,投身中國城鄉建築實踐。他追求真誠、有意義及可持續的建築與環境,立足於中國並積極面對亞洲與世界,事務所的理念是持冷靜的態度面對未來的城鄉發展,以系統的方式解析複雜的社會需求,以實驗的精神實踐永續的社區營造。


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我曾經學習城市研究,更像是從一個社會學和政策的角度去理解城市規劃。建築應該關注整個社會、經濟和人文的背景。


創始初期完成了包括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海南京路行人服務亭、青浦環境監測站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意義和研究性質的公建項目。而接手亞東柒號文創園區的改建項目,除了冥冥之中註定的緣分之外,更多的是被劉宇楊所擁有的對舊工廠改建的見解和情懷所打動。

設計伊始,劉宇揚給亞東柒號文創園區確立了三個目標:從歷史記憶到城市名片,從空間印記到藝術景觀,從文藝萌芽到文創生活。設計圍繞“讓工業遺存在藝術中重生”的主題展開,通過充分挖掘現場印記及營造富有藝術氛圍的空間場景,創造一個極具活力及深遠影響力的開放性文創藝術園區。


以獨特的敘事,尋求日常的詩意和普世價值。

建築靈魂賦予者:亞東柒號文創園區設計師——劉宇揚


我的那些不同的經歷,是人生經歷,知識對建築不是一個直接的關係。另外一個角度講,建築它從來都不單一專業,它有結構,有人文,有策劃,有材料,有城市,有景觀,有室內,等等它涉及的到的專業面很廣。一個真正好的建築其實它是綜合的,同時它有取捨。

——劉宇楊


期待劉宇揚建築師設計出一個全新概念的亞東柒號文化創意產業園,為煙臺這座城市描繪出新的精神地標。讓我們拭目以待,一起見證煙臺開發區城市更新的標杆性項目的崛起。


文 | 亞東柒號文創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