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婚後10天走上戰場的“90後”


標籤:

  • 黃錦
  • 武漢
  • 影像


黃錦:婚後10天走上戰場的“90後”


1991年出生的黃錦從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專業畢業後,進入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工作,作為該院放射影像及核醫學科的護士長,與愛人結婚10天后,就收起婚紗,換上“戰袍”,加入該院支援湖北醫療隊,2月4日馳援武漢,走進“江漢方艙醫院”開展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3月6日,州文明辦、州婦聯命名黃錦為“最美巾幗奮鬥者”。

提起第一次進入江漢方艙醫院,已經在武漢進行休整的黃錦仍有一點後怕。“你不知道里面是什麼情況,作為州三院醫療隊的隊長,我必須要第一個進去,才能知道我的隊員們接下來會面臨什麼情況。”黃錦說,每次進方艙醫院工作的時間只有6個小時,但從酒店出發到醫院穿上防護服,再到下班脫去防護服,坐車回到酒店,所需要的時間基本都在9至10個小時。在此期間,所有人要做到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大部分人只能穿著成人紙尿褲工作。下班換下防護服時每個人的全身都被汗水溼透,頭暈、噁心、感覺整個人都虛脫,這種“高壓力、低血糖”的工作狀態,黃錦是咬牙堅持下來的。“這次報名支援武漢,不是我有多勇敢,而是因為我作為一名護士的使命,我要做的就是守護好人民群眾健康!”黃錦說。

除了做好護理工作,作為隊長的黃錦每天還要思考和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向隊友們提出注意事項。因為隊員都比較年輕,她還要做好大家的心理輔導及生活安排等工作。“我每天要組織大家召開視頻會議,總結一天的工作,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安排大家如何休息等。”黃錦說,雖然工作辛苦,但在病區遇到患者,每一個人都會跟她說謝謝,她也會深受感動。特別是看到醫療隊所在病區的患者一個接一個出院,會有很大的成就感。“我聽到的‘謝謝’是我出生以來聽到得最多的一個月。”黃錦說,不論你為患者做什麼,他們隨時都把謝謝掛在嘴邊,感覺很幸福。

古有花木蘭,今有新時代捨身抗疫的白衣天使!黃錦帶領隊員們到達江漢方艙醫院後,以高度的責任擔當、優良的職業道德、精湛技能和精神風貌,出色完成各項醫療救治任務,為方艙醫院8個區的309名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醫護工作是個特殊的職業,黃錦能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並不斷超越自我。她曾獲醫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兩次、護理急救技能大賽第二名,2016年護士節中被評為醫院“四美護士”。

長期以來,黃錦始終保持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優良作風,帶領團隊配合科室主任率先在州內成立了紅河州腫瘤影像中心,建立了涵蓋所有州級、縣市級醫院的腫瘤影像綜合診療系統。搭建了紅河州首個雲影像平臺,覆蓋多家縣市級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紅河州腫瘤影像診斷同質化、標準化奠定了基礎,為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提供了保障。

馳援武漢之日,她和丈夫新婚才10天,原本計劃要和丈夫一起去度蜜月,但春節期間上崗通知下來後,她每天都要忙工作,做律師的丈夫從沒有說過一句埋怨的話。她申請到武漢一線工作,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現在,方艙醫院已經休艙,她們在武漢休整待命,仍然堅守在抗疫一線。(記者 吳富水 通訊員 趙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