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一、觀音菩薩原始相及佛教含義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原始相

觀音菩薩,從字面上解釋為“觀察世間一切聲音”的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

從最早的佛經《悲華經》、《維摩詰經》、《觀世音得大勢受記經》來看觀音菩薩的原始示相乃為男性

早期觀音形象是蓮花手菩薩,蓮花指蓮花。蓮花手菩薩起源於2世紀後的印度。最顯著的特徵是它攜帶蓮花,穿著王子的衣服,留著鬍鬚,為男性菩薩盛裝打扮。在它的頭頂上經常有一個微型佛:阿彌陀佛。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佛教含義

在宗教學術中,佛教認為:生命中的災難來源於眾生自性中的本自具足。當自性中的災難發生時,觀音菩薩通過救度的方式引導眾生脫離苦海,逐漸使眾生脫離貪嗔痴的煩惱境地從而萌發善信之心,最終迴歸常樂我淨的真如本性之中,在種種災難的遭遇中賦予了人解脫的可能。我們需瞭解:能夠使眾生了知“自性本來即是觀世音”,是觀音菩薩以大悲行持救度的真意之所在。也正因為觀音菩薩以眾生之心為心,所以《普門品》稱觀音菩薩示現多重應身,即“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的無數應化身的記載在佛經中均有出現,在後世流傳過程中又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變相:魚籃觀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等三十三變相。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二、觀音菩薩形象傳入中國的發展階段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造像多為唐初以前的丈夫相,後來的女性體造像在世界上相當普遍。這是一個在中國發展起來的現象,也是佛教中國化的象徵。然而,這種“中國化”的現象並沒有背離經文。從佛教所講的菩薩救度的願力和因緣角度說,觀音相展現出男相還是女相,皆是菩薩應身說法的具體體現。

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莫高窟、麥積山等地區的觀音形象都是男性。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在魏晉時期,菩薩雕像展現了修古清香的特點,傳達“黃帝即是當今如來”的觀念。雲岡第十一窟左脅侍菩薩,眉毛修長,面容溫文爾雅,右臂自然下垂,左臂彎曲,掌心垂直,衣著簡樸,無過度裝飾,胸直,無鬍鬚,中性特徵明顯。

隋唐時期,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必須受到政治的影響和制約。武則天王后信奉並大力提倡佛教,婦女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佛教造像也呈現出“菩薩如宮娃”的景象。唐代女性以豐滿為美,所以菩薩形象是豐滿的形象,表情莊重、深沉、內向,往往慈悲為懷,對人們憂心忡忡,救民於水火之中。“在唐初史學家李百藥寫的《北齊書》中提到,北齊武成黃帝臥病期間,曾夢見觀世音來到他身邊,觀世音是位亭亭玉立的美婦人。”以此為據,在唐以前,觀世音已現女性化了。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佛教在歷史上遭受了三宗一武的厄運之後,它的興衰歸根結底是皇帝,歸根結底是那些不像以前那樣熱衷佛教的人。此外,隨著宋代理學的興起,士大夫崇尚義理,正式的宗教崇拜也不甚流行。宋代,唐代石窟和佛像大規模修建的藝術氛圍發生了變化。在這一時期,三維雕像主要是小型的黃金和青銅雕像和象牙雕刻。巨大的石刻是罕見的。但仍然顯示出女性的身影,“然而,在偶像崇拜理論上,宋代最值得信賴的人觀音卻有著優美的姿態和有益的活動,從一個象徵性的偶像變成了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且性別亦變為女,女性美遂成觀音特徵之一矣。”這是宋代觀音造像現女相很有力的證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受當時世俗文化包括風俗畫發展的影響,宋代觀音與唐代相比,服飾更為簡樸,女性形象更為豐富,姿態更為豐富。這一時期的觀音造像不再僅僅是端坐或站立的形象,甚至出現了斜倚宴坐、隨意躺臥的形象,還出現了許多其他形象的觀音,如魚籃觀音——其描繪的觀音形象,不再是以往站立或端坐在蓮花臺上的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一位身穿寬鬆長袍、光著雙腳、雙腿輕鬆交疊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的少婦形象。雖然寬大的服飾遮住了觀音的身體,可是依稀可以看到觀音扭身向右的優美姿態。她的右手持一玉如意,右臂微彎指向放置在身體左側的楊柳瓶,雙眼隨右手的指向看向楊柳瓶。此例亦可證明宋時觀音在繪畫中亦現女身。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三、中國的儒道釋哲學是什麼?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中國古代哲學不同於強調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西方哲學,其生命論和倫理學更為明顯。

“人為天地之心”,“人與天地參”,中國哲學始終把人生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注意對人的性情陶冶與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它特別關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古代哲學可以說就是人學,因而,正如一些學者所說: “中國哲學就是美學”。

儒:儒學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或代表。從美學上講,儒學對哲學和美學的貢獻在於它為人們的審美創造了一個有價值的世界。儒家哲學所關心的問題是“人之異於禽獸者何?” 正如許思園先生所說,“中國文學是人性中最豐富的”,儒家的“體仁”為美學提供了一個價值領域。它始終是灌輸和有利於民族的凝聚力和繁榮。中國人心魄所寄為現世今生,於平凡生活中體會無窮之人情美,並以歷史情感替代宗教感情,使自然與古往今來之大群相融合。”儒家的體仁即是道德的境界,也是審美的境界,它具有一種準宗教的性質。由於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它對我國的民族性格和審美精神有很大的影響。

道:在道家看出來,道不僅是宇宙的本體,也是藝術的本體,藝術之美具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這是與道的特點相一致的。在道家看來,藝術也是超越日常功利主義和一般理解的,不僅是藝術家的創作是在“體道”中,藝術鑑賞也是在“澄懷觀道”中,藝術使道成為一個自由的審美生命境界。一種自由的狀態。

道家還主張“道法自然”“法天貴真”,這也使得道家以自然天成為藝術與審美的最高極致。在他們看來“以天合天”是藝術的最高技巧,樸素平淡是藝術的最高風格。在中國審美上:道家對中國美學的影響,在審美特徵和藝術崇拜方面,似乎比儒家更為深刻。

禪:禪宗是一種中國佛教。禪宗所說的頓悟和涅檠,既是生命理論,又是美學理論,也是中國古代美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禪宗提倡“自性是自給自足”的佛教理論,主張“一切規律都是發自內心的”,特別強調“心”的地位和功能,肯定了個體精神情感的獨特現實性。禪宗認為“法”是由“心”創造的,“境”是由“心”創造的,“心”是空的。因此,“心”所揭示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虛幻的,虛偽的名稱和外表,虛幻的世界,各種方法聽起來像影子,沒有現實,“名相不實,世界如幻”,“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一切境界,本自空,無一法可得”(《五燈會元·卷三》)。禪宗頓悟是一種非邏輯的、非認知的直覺,是一種完整的個人心理體驗,它打破了心與物的二元對立,使人的意識與潛意識得以溝通與整合。在頓悟中,就像鹽溶於水一樣,它融入了各種心理因素,如理解、想象、情感等。禪宗的頓悟與審美經驗是相通的,正像明人胡應麟所說“禪則一悟之後,萬法皆空,棒喝怒罵,無非至理;詩則一悟之後,動觸天真。”(《詩藪》)宋人嚴羽也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悟是一種不同於一般認識推理的個體直覺與生命體驗,審美正是一種非理性的個體直覺與生命體驗。禪宗認為“白性頓悟現真如佛性”(((壇經》),亦即頓悟

“自識本心,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真解脫者,即同如來,知見廣大深遠,一無差別”《神會語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礙,便是般若”(《壇經》)在涅檠的境界裡,微塵中可見大千,剎那間便是終古,從而達到萬物一體、梵我合一的境界。中國美學特別強調“有意境自成高格”,強調“境生於象外”,講究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意有盡而意無窮,可以說正是禪宗的頓悟與涅檠孕化出了中國古代美學的境界論。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四、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的核心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中國古代哲學本質上是一種倫理學和生命論。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信奉“盡心、知命、事天”的儒家美學主要為中國古代美學設定了審美價值的層面,追求“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道家美學主要為中國古代美學拓展了審美心態的層面,而主張“一朝風月,萬古長鳳”的禪宗美學則主要為中國古代美學開啟了審美境界的層面。中國古代哲學注重天人合一,儒、道、佛都從不同的角度把人與自然的統一作為最高境界,也是美學的終極境界。以儒,道,佛為本的中國古代美學具有豐富的人文意蘊。它體現了中國人對詩歌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追求。它們顯然對我們今天追求“詩意棲居”有所啟發。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五、觀音菩薩形象看中國儒道釋美學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中國歷史上廣泛的觀音信仰,為後人留下了大量觀音菩薩畫像和造像。正如文中所述,觀音菩薩的形象變化是中國化的過程,無論是政權階級還是普通民眾,對於觀音這一宗教形象都加以了儒道釋的哲學闡述。

“人為天地之心”,“人與天地參”,中國哲學始終關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觀音的中國化就是觀音信仰的中國化,就是觀音內在含義的中國化。如果說中國古代哲學就是人學, “中國哲學就是美學”,那麼觀音形象的一步步演變就是在儒道釋一步步融合下,儒道釋審美的體現。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觀音大士形象演變看中國儒道釋美學審美


參考文獻:

淺析觀音菩薩的性別演變及其成因 作者:彭迎迎

文中所選均為油畫作品,選自於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葉劍青2010年中國美術館 《心靈的鏡像》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