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

人這一生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難在過程中要不斷拼命地付出,簡單在收穫的唯一途徑足夠明確,就是往前走。漫漫人生,沒有到不了的遠方,只有不肯跋涉的人。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說:“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

每個人都是畫家,你的這一生就是唯一的宣紙,你怎麼過這一生,就會畫出怎樣的畫面。

學會保護自己

什麼叫保護自己?保護自己就是使自己受到的傷害能減到最小。

如果壞人要搶你的錢,就把錢給他;要搶你的手錶、項鍊,就自己摘下來給他。

這是一個有各種人的世界,有好人、有壞人,好人可能變成壞人,壞人也可能改邪歸正。

我們一生可能遇到各種狀況,有幸,有不幸,有走運的時候,也有倒黴的一刻。

當你無可避免地遭到不幸,接受他,不要悲傷,拿出可以將傷害降低到最小的方案來。

“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

學會“取”與“舍”

“取”是一種本事,“舍”更是一門哲學。

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有通悟的人,捨不得。

舍之前,總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後,常得捨棄,才能再取。所以“取”、“舍”雖是反義,卻也是一物的兩面。

少年時取其豐;壯年時取其實;老年時取其精。

少年時舍其不能有;壯年時舍其不當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


“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

做平凡的人,幹不平凡的事

我們常說一個人很平凡,或是很不平凡,其實每個人都兼具“平凡”與“不平凡”這兩者。

一個人平凡,因為他是一個人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應該有;一個人不平凡,因為他不是別人,古今往來就他這一個人,是為真正的他。

也就在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矛盾之間,在這既具備基本的人性,又有著天生不同的特性間,平凡人使自已成為不平凡,再以這些不平凡來影響平凡,造成更多的不平凡。

於是偉大的哲學家,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不平凡的思想理論,使平凡的人們讀了,能找到生命不平凡的意義。

偉大的藝術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創作題材,使平凡的人欣賞之後,將心靈提升到不平凡的境界。

偉大的科學家,在平凡的事務中,找到不平凡的秩序與方法,使平凡的物質,能化腐朽為神奇。

最重要的是,這些偉大的人,在創造那許多不平凡之後,卻仍然跟我們一樣,有愛、有憎、有喜、有悲,是那麼地平凡!

“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

你要努力,但是不要著急

什麼叫作“成功”?得一塊奧運金牌?得一座奧斯卡獎?還是得到一張名校的文憑?

這些都是成功,也都是“一時”的成功。

有什麼成功是永遠的呢?只有前二十年成功、後二十年成功,甚至再過二十年,還成功的人,才稱得上真正成功。

人生就像登山,有些人登到頂峰,自認為再也無法突破,於是從山巔躍下;

有些人回頭,循著原來的路,一步步走下去。

也有些人,抬頭遠眺,看看有沒有其他可以征服的山頭,然後,走下這座山、攀向那座山。

別愁這世上已經沒有更高的山,讓你去攀登。

山在你的心裡,每個明天,都是另一座山!


“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

隱藏情緒是一種修養

隱藏情緒是禮貌,也可以見出你的自制力和修養。

舉個例子來說,當奶奶病逝的時候,如果你到外面,參加同學的派對,心情不好,在那兒掉眼淚,就顯示了你的自制力不佳。

你絕對不能說“我傷心,我要哭就哭”。而應該想想,當你哭的時候,是不是會造成別人不安?大家會不會因此過來安慰你,使原來歡樂的氣氛受到影響?

本文摘自《沒有成功是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