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做到“我要學”須以自己為師


第一,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大多數學生不可能所有學科都均衡發展,更可能是有一些學科比較有優勢,另一些學科則處於相對劣勢。要認真分析每一個學科乃至於其內部的知識模塊:自己的水平如何,哪些掌握得好一些,哪些掌握得差一些;然後衡量一下,哪些集中投入精力就可以有較大提高,要集中“優勢兵力”解決這類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保持優勢,均衡發展,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這個科目漲上去了,那個科目卻掉下來了。

第二,不要把頭埋在試卷堆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抬頭思考。試卷一定要做少、做精,要讓試卷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縱橫交錯但又清晰有序的網絡。當學生把少而精的試卷都踏踏實實弄明白、弄清楚後,面對將要進行的中高考自然就會勝券在握。

第三,不要滿足於做了許多題目甚至記住了答案,要引導學生以己為師,不留任何思維上的盲區。“以己為師”就是要學生自己扮演教師的角色,自己給自己上課,也可以給家長或其他同學上課。能否把一個問題、一類問題講清楚,這是判斷思維上是否通透的最好依據。除了自己講題,還可以嘗試自己命題——如果學生能夠根據中高考試題的發展變化命製出像模像樣的試題,那麼面對中高考時還會緊張不安嗎?

(作者餘曉冰單位系北京師範大學實驗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11日第1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