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那些書法家們~第321篇

【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高鳳翰是世家子弟,他的父親只不過是縣、州學教諭;他的二叔父高曰聰,官福建督學使,死時床頭只有幾件破爛的衣服;他的三叔父高曰睿,官授州同。高風翰排行老二,早年跟從膠州著名詩人張謙宜學詩,高鳳翰15歲時,隨父親居於淄川,那時他的父親擔任淄川教諭,在父親的指點下,高鳳翰讀了很多書,並結識了一批有才氣的文人。高風翰18 歲時,父親離任,高風翰隨父返歸故里,便開始準備科舉考試。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康熙四十年(1701年),18的高鳳翰考中秀才,迎娶了妻子傅傳古。他的妻子與高鳳翰是同邑,出生富貴人家,比高鳳翰小一歲,為高鳳翰生下了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晚年的高風翰右手病廢,又身染重痾,他的妻子傅傳古守候在他的身邊,伴他四十年,始終如一,“勤苦白頭無怨恨”。

次年,高風翰19歲,在山東秋試中,名落孫山。功名不遂,父親病逝,膠州饑荒,添丁帶口,生活壓力越來越大,26歲的高鳳翰遠赴南昌,投奔族伯高文熠。高文熠當時在江西南昌做將軍,可是高文熠是個武官,沒辦法給高風翰帶來仕途上的幫助,更別說一官半職了。在南昌呆了不到一年,高風翰失望而歸。他一直沒有放棄參加科舉,總共參加了八次鄉試之多,都未能中式。雍正二年(1724年),高風翰應山東鹽志館之聘,參與了編修《山東鹽法志》。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科舉,打擊了眾多的中國知識分子。但是,不可否認,在任人唯親的那個時代,也不啻是優選人才的好辦法。高鳳翰雖生“功名富貴皆非吾有”的頹廢心態,但是,他一生一直為此努力,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雍正五年,膠州知府黃之瑞改變了高鳳翰的命運,黃之瑞薦舉他“為賢良方正之士”,赴京應試,以備雍正皇帝試用。雍正六年(1728年)十二月,高風翰被派安徽歙縣赴任縣丞之職。他的仕途終於在45歲那年實現了,他攜妻拏子前往歙縣。

雍正十一年(173),高鳳翰奉調儀徵縣丞,並且監管泰州壩鹽務。當時鹽為國家統管物資,與“鹽”沾上的,無一不是搞得油頭腸肥。高風翰任泰州監製官期間,被人證告與兩準鹽運使盧見曾結黨營私。盧見曾當時在鹽商勾結官府侵佔灶戶(鹽民)鹽池一事上,作出了“灶屬商亭,糧歸灶納”的判決,重新核發了文契,維護了鹽民利益,損害了鹽商和貪官汙吏的不法利益,遭到了他們各種構陷。雖然,報復的對象是盧見曾,但是,高風翰卻成了“池魚”,作為盧見曾的老鄉,又是他的下屬,不免首當其衝受到了牽連。高風翰於乾隆二年(1737年)被罷官免職。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盧見曾官宦子弟、風雅人士,與“揚州八怪”極有淵源。他曾沿揚州小秦淮修建了紅橋二十四景及金焦樓觀,並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在紅橋舉行“修禊”活動,詩人云集,盧見曾作七言律詩四首,天下修禊韻者七千餘人,一時傳為文壇千古佳話。

高風翰從44歲到54歲,為官十年,一子而亡,一子眼盲,為區區微末小宮,嚐盡了官場的酸甜苦辣,看透了官場的人情冷暖,心身俱疲。致使右手生病,無力執筆,至完全病廢。從此,在他生命的最後十一年間,他改為左手書畫。他僑居在揚州,寄宿佛門僧舍,靠一班文人詩友、尤其是“揚州八怪”中人物的資助以及自己賣畫,維持了幾年流寓生活。到59歲時,高鳳翰才返歸故里。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揚州的鹽商是文人書畫家的衣食父母,人與他們之間相互高度依賴。文人要錢,商人要名、要臉,當時,“揚州二馬”馬曰琯、馬曰璐兩兄弟每有詩文之會,必請“揚州八怪”中的某人。“揚州八怪”除了以書畫聯誼,還有詩文唱和。高鳳翰工詩書畫印,他的詩歌不在李嘯村、鄭板橋之下。酒甜耳熱之時,揮灑煙雲,為人所重。馬氏兄弟對高風翰亦青睞有加,遂與高風翰成為文學上的深交,交情日深。

乾隆六年(1741年)夏,高鳳翰59歲時,思歸之心日切,由揚州迴歸膠州。高風翰到家後,病情日益嚴重,生活極其貧困,又困於藥餌。不得已,只得賣自己的畫作給好友,以度殘年。他在最無奈之時,託人給膠州知府帶了一張畫,知府知道他是實在無力才如此為,親自到南三里河村送“潤筆”白銀百兩,以解決他的藥費和溫飽之資。時逢膠州大旱,又遇水災,又為巨風所害,海水氾濫,山東大飢,連續三年,高鳳翰無力支撐,只得向盧見曾求救。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揚州八怪”中人物無定數,各種記載常見有十五人之多,高鳳翰就是其中之一。後人取十五人中最靠近的八人,稱他們為“揚州八怪”,高鳳翰不靠前,但他是揚州畫派重要的藝術家。

他一生的才華,為貧困所誤。他的詩才足以在中國文學史中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藝術也同樣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高鳳翰的詩青年時代即負盛名。他的詩頗得大詩人王士禛的首肯,王士禛有遺囑,許他為私淑弟子。高鳳翰主工花卉山水,得宋人雄渾之神和元人靜逸之氣。他的畫不拘成法,歸於“揚州八怪”。他的篆刻,以白文為主,印宗兩漢,筆畫豐腴,不拘於法,妙趣橫生。

高鳳翰的書法,又分為右手書法和左手書法。他的右手書法,嚴謹流暢;左手書法,古趣橫生。左手成全了最後的高鳳翰,讓他在藝術中得到了超脫。在生澀中找到了不狂不怪,放而不縱。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鄭燮曾說:

西園左筆壽門書,海內朋友索問餘。

短札長箋都去盡,老夫屑作亦無餘。

在當時的揚州,他的藝術才華沒有被埋沒,為行業內外的人所尊重。他的左手書法,成了他標新立異,不拘成法的特點。

高鳳翰(1683~1749),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雲阜,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因病風痺,用左手作書畫,又號尚左生。漢族,山東膠州三里河村人。

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於商業,違者必究!

故事:「原創」西園左筆壽門書,他以詩書畫印傲立“揚州八怪”中

盧秀輝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