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簠,隸書 立軸 取法曹全碑、用筆粗細、疏密變化,多姿規整

鄭簠(1622-1693)字汝器,號谷口,江蘇上元(今南京)人。為名醫鄭之彥次子,深得家傳醫學,以行醫為業,終學不仕,工書,雅好文藝,善收藏碑刻,尤喜漢碑。鄭簠少時便立志習隸,學漢碑達三十餘年,為訪河北,山東漢碑,傾盡家資,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櫥。鄭簠擅隸書,亦精行草書,兼工篆刻。初師宋珏,後改學漢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於後者。

此幅是鄭簠為“永翁”祝壽所書。用筆起伏跳蕩,雖學漢隸全然自家面貌。鄭簠的隸書開創了新的出路,成為乾嘉以後追求“碑派”的書法大家,影響甚大。其所書字大小相近,粗細、疏密卻富有變化,多姿又規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點,又具有飄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謂之“草隸”。

出版:1.《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中國書畫選集》第54頁,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鄭簠,隸書 立軸 取法曹全碑、用筆粗細、疏密變化,多姿規整


鄭簠,隸書 立軸 取法曹全碑、用筆粗細、疏密變化,多姿規整


鄭簠,隸書 立軸 取法曹全碑、用筆粗細、疏密變化,多姿規整


尺寸:199×51.7cm

題識:百福四象初,萬壽三元始。拜獻惟袞職,同心協卿士。北極永無窮,南山何足擬。(一)壽隨百禮洽,慶與三朝升。惟皇集繁祉,景福互相仍。申命永無遺,穰簡必來應。(二)百味既含馨,六飲莫能尚。玉罍信湛湛,金波頗搖漾。敬舉發天龢,祥祉流嘉貺。(三)介雅三章,章六句。《隋書樂志》雲: 《介雅》者,取《詩·大雅》“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也。己未清和,書祝永翁老父臺嵩誕。治下晚生鄭簠。

鈐印:鄭簠、谷口汝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