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安委會創新基層應急管理 實行“六有”“三有”標準化建設

日照市安委會按照省政府《關於印發山東省應急管理三年規劃(2019—2021年)的通知》要求,結合2020年度市應急局工作重點,創新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聚焦鄉鎮(街道)、村居(社區)“防抗救”應急工作銜接落實,構建“鎮企聯動、鎮村呼應、安全為本、科學救援”的末梢工作落實機制,實行“六有”“三有”標準化。

日照市安委會創新基層應急管理 實行“六有”“三有”標準化建設

(一)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能力“六有”標準化建設。

1.有班子。健全鄉鎮(街道)安委會辦公室、減災委辦公室和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兩辦、兩指”組織協調機構,明確“兩辦兩指”職責。

2.有隊伍。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機構以“1+2+N”為模式,落實1名專職主任、2名專業人員、多名編制人員,成立滿編滿員的安全生產專職監管隊伍。

3.有機制。強化安全生產“網格化、實名制”監管機制建設,摸清轄區內風險數量和分佈,形成動態管理清單,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產形勢,嚴格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風險排查,充分發揮基層優勢。

4.有培訓。各鄉鎮(街道)至少建設一個應急文化廣場,指導督促村居(社區)應急文化一條街建設,定期組織生產經營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培訓,動態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應急常識宣傳教育。

5.有預案。鄉鎮(街道)按規範要求修訂編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救援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以及森林火災、消防等專項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並組織開展預案專題培訓。

6.有演練。按照“有預案、有腳本、有記錄、有評估”的要求,鄉鎮(街道)每年至少組織兩次綜合性應急救援演練及多次專項預案演練,持續提升應急能力。

(二)村居(社區)應急管理能力“三有”標準化建設。

1.有檢查隊伍。成立以村居(社區)領導成員(網格長)、民兵、治安員、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為基幹的安全生產和應急人員隊伍,並落實一名災害信息員(網格員),實現安全生產和災害防治末梢落實。

2.有物資裝備。有條件的重點村居(社區)建立一個微型消防站,每個村居(社區)建立一個應急救援站點,配備必要的防護應急物資,至少落實一處抗旱、消防所用水源,做好日常維護管理,滿足應急需要。

3.有宣傳教育。各村居(社區)建設應急文化一條街,並通過“村村響”等方式,廣泛宣傳生活安全常識及減災救災知識,提高群眾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市安委會辦公室將基層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工作納入各區縣年度應急管理工作考核,工作落實情況實行季通報、半年評估、年底考核驗收。強化典型帶動,對工作推進落實快、成效好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通過現場會、觀摩學習等方式進行推廣借鑑,並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對工作進度慢、效果差的予以通報約談、督促幫扶,整體推進抓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