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電:精準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

3月4日上午,在距離本部數千公里之外的皖北煤電集團招賢礦業選煤廠旁,等待裝煤的汽車排起了長龍。自動取樣機依次對來車原煤自動取樣。一輛輛滿載煤炭的貨車駛往陝西省各地……連日來,皖北煤電集團在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思想不松、力度不減、標準不降的前提下,精準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

1至2月份,皖北煤電集團累計生產煤炭223萬噸,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電煤需求,充分發揮了國企國民經濟穩定器作用。

皖北煤電:精準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

堅持頂層設計,有序復工復產

“請大家排好隊伍,依次接受體溫檢測。”2月3日,為保障電煤供應,錢營孜礦率先復工復產。不過,入井職工在進入井口的時候,除往常必不可少的安全檢查外,還多了一項操作——測體溫。不少礦工反映,現在安全員領誓時還要特別增加一句:“戴好口罩,注意防護。

疫情發生以來,皖北煤電堅持做好頂層設計,成立工作專班,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結合上級疫情防控要求和復工復產有關文件精神,圍繞“管住人、幹好事、造聲勢”等焦點問題、突出“人員是否進得來出得去、生產物資是否供得上供得足”“產品是否賣得出拉得走”等難點問題,出臺了《全面復工復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安全生產管理預案》《疫情防控操作指南》《關於礦廠實施封閉式管理的指導意見》《疫情防控預案》等系列文件,為基層單位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皖北煤電:精準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

疫情期間,各礦均實施封閉式管理。錢營孜礦在保持疫情防控高壓態勢的同時,及時調整工作量和採掘隊伍安排,統籌做好E3213工作面安裝、W3221工作面拆除及W3222工作面設備檢修維護,確保工作面持續穩產高產。截至2月29日,累計生產原煤50.82萬噸,進尺1005.1米。祁東礦把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方式方法導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把職工在礦期間不戴口罩當作“三違”處理,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實現了安全復工復產。

加強地礦聯動,開闢復工綠色通道

2月26日,昌恆公司通過山西省呂梁市應急管理局復產驗收;2月29日,天煜能源兩對礦井順利通過山西省堯都區應急管理局礦井復產驗收;3月3日,麻地梁礦獲內蒙古自治區批准聯合試運轉並順利通過準格爾旗節後復工、疫情防控、聯合試運轉“三合一”驗收……連日來,皖北煤電省外項目捷報頻傳,掀起復工復產熱潮。

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政策環境是“硬槓槓”,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的招賢煤礦年產能300萬噸,是皖北煤電集團在省外首家獲批覆工復產的礦井。疫情防控期間,各省市均實施了極為嚴格的封閉管理措施,人員返程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首要難題。招賢礦業積極協調溝通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悉心謀劃、精心組織,採取點對點包車方式接送復工人員跨區返崗,並按有關要求採取隔離措施。目前,該礦900多名職工全部到崗,疫情防控、井下災害治理、工作面維護性推進、原煤銷售和日常經營管理等工作有條不紊推進中。

後期,該集團將緊抓各地疫情應急響應等級紛紛下調、各地政府按照有關要求有序恢復生產的有利時機,組成工作專班,專門赴省外與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精準對接,開闢復工復產綠色通道。目前,受疫情影響按下“暫停鍵”的麻地梁礦、昌恆公司、恆昇煤業、恆晉煤業正陸續恢復正常生產。

智能化設備發力,推動精準高效復產

早在2月10日,任樓礦迎來複工潮。復工首日,不少職工心裡免不了有些忐忑。“當時疫情還處於高發期,每個人特別怕跟別人接觸。”但進礦之後,大多數職工的疑慮立即煙消雲散。

行走在偌大的礦廠,一陣陣“硬核”+“智能”防疫氣息撲面而來。

廠房各個角落的工作畫面實時投射在調度室的巨屏上,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不僅能輔助生產管理,還能自動識別和抓拍未戴口罩、人員聚集等行為;繁忙的生產線旁“不見礦工身和影,只見烏金滾滾來”,不遠處的智能化採煤機長臂揮舞,煤塊應聲而下,“搭乘”煤溜子,如潮水般湧向機頭、駛向地面;新安裝的單軌吊系統取代了人工託運,把各種部件徑直送到流水線工位……

“過去,採煤機每割一刀煤,都需要司機現場操作,工作面的上百根支架要一根一根移動。”預備區職工劉飛說,如今,在距離工作面不遠處的集控中心,礦工就可以遠程操控採煤,工作面只剩下巡檢工,杜絕了煤塵、頂板等危險因素。

得益於智能化、信息化設備的大量應用,該企業的復工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變得精準而高效。

“受疫情影響,從春節到2月10號,我礦一直無法正常生產。政策性復工復產後,藉助智能化、機械化裝備,礦產能迅速恢復。僅僅十餘天就完成了當月產量預算計劃,硬是把失去的時間和產量給奪了回來。”該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邵明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