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為各地公務員帶來什麼樣的春天?

一、機構改革,對遴選的影響有多大?

機構改革,威力何在,在2019年國考中有了充分的體現。2018年10月21日,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公務員局發佈了2019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8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考試公告》,公考顯示2019年國考招錄總人數為1.45萬餘人,招錄計劃比去年銳減了近40%,創十年來最低。招錄人數的銳減,提高了競爭比例,增加的上岸難度,甚至被稱為“最難國考年”!

然而,“西方不亮東方亮”,國考的變化卻讓我們對遴選考試和各地省考有了新期待,以本次改革影響最大的稅務部門為例,隨著國地稅合併,人員相對飽和,國稅職位減半,2019年國稅招錄人數只有2018年的三分之一。但令人欣喜的是,在2019年中央機關計劃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中,國稅總局卻成為“用人大戶”,共計劃遴選公務員超過100人,也就說,機構改革雖然降低了“基層科員”的招考比例,但是“遴選人員”的人數卻不降反增;而職能下沉後,省考地稅招錄人數是不是會出現躍升,也同樣在省考中值得期待。

那麼廣大山東考生可能會問,山東的遴選是否也會受到機構改革的影響。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山東省直遴選一般會在每年的9月份集中進行,但2018年遲遲未開考;從人數看,2016年省直遴選206人,2017年省直遴選219人,如果2018年的未開考是受到機構改革影響,那麼19年3月份山東完成機構改革後一定會著手人員調整,假設時間不變,積壓的這兩年的招錄人數可能會在2019年出現“暴增”,雖然這只是一個假設,但可能性極大,對於致力於通過遴選改變現狀的考生而言,這的確是一大利好。

二、山東省直遴選考什麼,如何備考?

應該說,大家都經歷了公務員考試這個獨木橋,但與省考、選調、國考相比,遴選考試題目與國省考差距較大,以考察主觀題為主,包括公文類、案例分析類、計劃組織類、應急應變類等。簡言之,遴選更側重於能力考查,題型更像是“寫出來的面試”,考試內容貼近公務員日常工作——招考單位需要你幹什麼,他就考什麼。在這一點上,山東省直遴選與中央遴選相似度極高。

目標已定,行動就需要跟上。我們簡單給大家樹立了遴選申論備考的幾個側重點,希望大家能夠去踐行:

第一步,熟悉真題,瞭解考題、題型、考察方式、考察側重點。真題永遠是最好的複習資料,雖然每年會有些許變化,但整體規律通過近五年的真題還是一目瞭然。除了山東省直遴選真題,還需要仔細研究中央真題,因為中央遴選真題往往是地方遴選考試的風向標,“以不變應萬變”,舉一反三,做好類比對於我們的學習意義重大。

第二步,在生活中積累,山東省直遴選考察的內容往往就是日常工作,比如這幾年考察的工作協調、講話稿、活動策劃、工作方案,這些內容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並不陌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工作中把常見文種,常見工作流程,政府發文的行文結構等內容熟記在心,以至於在考場上能聯繫實際,下筆有神。

第三步,模考與集中學習。受限工作和生活,很多參加遴選的公職人員難有集中備考的時間,一方面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插孔學習,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拿出時間來做訓練,做模考試卷,進行考題總結,考點訓練,政策學習等等。


機構改革,為各地公務員帶來什麼樣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