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OPPO副總裁吳強:Find X2背後的三個思考


對話OPPO副總裁吳強:Find X2背後的三個思考

OPPO副總裁 、全球銷售總裁吳強

文丨壹觀察 宿藝

Find X2系列發佈會之後,《壹觀察》撥通了線上電話會議,與OPPO副總裁 、全球銷售總裁吳強進行了約一個半小時的對話。

關於此次發佈會上的兩款重要新品:Find X2系列與OPPO Watch已經單獨成文,此篇主要分享一下此次與吳強對話中的三個話題信息,以及一些思考。

Find X2系列的高端化

Find系列對於OPPO來說是具有標籤意義與歷史情節的旗艦ID。

首代Find誕生於2011年,距今已經快十年了,那支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代言的Find me系列廣告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Find系列從開始OPPO就是寄予厚望,並重金打造的。

不過對於國產手機品牌來說,在時間點上頗有“前浪”的感覺。要知道彼時包括今天的華為組成的“中華酷聯”四個品牌都在緊貼三大運營商主打3G千元機,走規模借勢+品牌迅速觸達戰略。小米在互聯網手機上也開始風生水起。Find系列在研發、供應鏈、製造工藝與品牌上的大投入顯得有些突兀,投入產出不成正比。並且此時OPPO還面臨向3G中期到4G初期的轉型與激烈競爭,迫切需要主推一款即走量又能快速打品牌的“爆款”機型。

2014年Find系列停更,而2013年底推出的R系列則成為OPPO聚合全公司資源打造的核心產品,經過幾次迭代,到2016年的R9系列成為市場真正的“爆品”,累積出貨量超過2000萬臺,OPPO也借勢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手機品牌。

不過此時走上新TOP集團的“華米OV”們發現,無論是從品牌勢能、出貨量繼續拓展,還是提升利潤和增強渠道夥伴信心來看,都需要打造一款高端的旗艦系列,LG、三星、HTC等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式微,更是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機遇窗口機遇。

華為在此期間形成了穩定的P+Mate雙期間系列,vivo 推出了NEX系列,小米則在旗艦策略上陸續推出了Note系列、MIX系列之後,現在又重新迴歸與主打數字系列...

Find系列迴歸無疑是OPPO打造高端旗艦的最佳選擇 —— 2018年6月Find X在時隔四年之後再次煥新。

OPPO顯然為此做足了準備:獨創“雙軌潛望結構”、93.8%的無劉海“曲面全景屏”、高通驍龍頂級800系列(驍龍845)、機身“3D疊層流光點彩工藝”... 這都刷新了用戶與業界對OPPO一個時期的固有印象。而將全球發佈會放在了巴黎盧浮宮,與蘭博基尼聯合推出“高定版”,正式宣佈進軍歐洲市場... 這也充分顯示了OPPO對Find X這款產品的充足信心。

可以說,Find X的超前設計方案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在一片“劉海屏”的階段,“雙軌潛望結構”是成本最高、實現難度最大,同時也是最具外觀差異化的設計方案。從出貨量角度,Find X或許不是爆款,但作為OPPO向高端旗艦的再次衝擊,擴大知名度與提升美譽度肯定是首先因素,Find X可以說很好的承載了這一目標。

在Find X2發佈會後的電話會議連線中,我向吳強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第一代Find X的關鍵詞是“驚豔”,那麼Find X2的關鍵詞就是“穩”,那麼Find X系列本身他的產品定位與創新基因是如何延續的?

平行而論,Find X2的機身設計ID並不非常突出,比如其主攝模組採取了機身左上角的四顆攝像頭豎直堆疊方案,正面則是屏幕左上角的挖孔方案,這也是近年來國產手機企業採用的最主流方案之一。好處,就是更利於攝像頭的排布和機身空間有效利用,所以目前業界採用體積較大的潛望長焦鏡頭模組都採用了這一方案(比如華為P30 Pro、vivo X30 Pro與小米10 Pro)。但同時,這會帶來機身設計的外觀趨同。

這也是Find X2系列發佈會之後,媒體老記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吳強對此表示:Find系列的基因就是“探索”,這需要在科技創新與美學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在產品設計中因此肯定會不斷面臨做選擇。2018年推出的Find X在結構、質感上做的非常突出,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他的硬件結構成本非常高。在Find X2上面,OPPO希望把屏幕感觀、拍照、性能等方面都做一個明顯提升,讓用戶的花的錢更值得,帶來的實際價值觀和體驗提升更多,這就是Find X2做出的一個選擇題。

吳強同時透露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信息:2019年Find X實際上是有一代規劃產品的,但是因為屏幕當時“沒有特別突出優點,造型一般,沒有感覺”而被擱置。現在OPPO意識到““這種節奏對我們攻打高端市場不利。不能給高端用戶群更豐富的選擇。”Find X系列今後會保持每年一代的固定迭代節奏,目標是成為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主流機型

這些信息背後,實際上是OPPO在旗艦產品上的定位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簡單來說,就是從“絕對的顏值黨”趨向“顏值下的頂級實用主義”

對話OPPO副總裁吳強:Find X2背後的三個思考

從屏幕、拍照、性能、交互等方面,Find X2可以說做到了目前國產期間的真正頂尖水平。比如從三星顯示定製的這款頂級6.78英寸AMOLED雙曲面柔性屏,具備120Hz刷新率+240Hz觸控採樣率+3K分辨率,支持10 bit色彩顯示,搭載獨立顯示優化芯片,支持HDR10+,不僅獲得的了DisplayMate A+評價,還“順手”刷新了12項智能手機最佳屏幕紀錄。Find X2 Pro的雙4800萬四攝方案,其主攝採用定製1/1.43英寸大尺寸圖像傳感器IMX689,結合第二代10倍混合光變的攝像系統,獲得專業DXO機構評分第一名,得分124。再加上安卓陣營最大的X軸線性馬達,以及OPPO的兩大行業優勢:65W SuperVOOC 2 .0超級閃充技術與ColorOS 7.1系統。

OPPO還在發佈會上公佈了一個Find X2的“順手”跑分數據:637099,位居安兔兔榜首。

這些,都讓Find X2具備了一個頂級旗艦的標準,甚至連續刷新了業界的多項數據。當然,這顯然不是簡單的“堆硬件”、“懟參數”得來的,背後是OPPO這個“老司機”老辣的調教與綜合技術支撐能力。

但是,我仍然認為一個目標科技創新+美學“雙修”的探索旗艦系列,接下來在ID設計與產品傳承上仍需投入更多的資源與重視度,原因有三:

首先,旗艦代表了一家企業的品牌心智

比如從用戶層面,到蘋果就是“好用”,提到華為是“科技”,提到小米的“性價比”,這都是一個企業的基因在旗艦系列長期打造中向用戶傳遞的牢固標籤。Find如何傳遞出自己獨特的旗艦價值觀?如何讓用戶在一堆外觀與設計類似的旗艦手機中,非常鮮明的感受到其中一款的不同?並且從心智層面準確與Find X聯繫起來?

這的確很難,但卻是成功高端旗艦系列的必須品。比如iPhone無論設計再有爭議,但用戶拿到手裡,依舊會覺得“這就是iPhone沒錯”。華為在Mate系列從“浴霸”到“表圈”的設計,起初也有很大爭議,但依靠個性鮮明的差異化ID,讓其具備了“20米外也能識別”的極大標識度。Find X,也理應不負用戶的期待。

其次,旗艦是累積,並不是一代煉成的

首代Find X系列雖然因為造型與工藝過於激進,影響了最終銷量。但作為時隔四年之後重新迴歸的“首代”機型,從大眾用戶認識層面可以說是成功的。

沒有一款成功的旗艦系列,首代就會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首次iPhone如此,華為也是到Mate 7才取得了突破,背後都經歷了內外的各種批評、爭議甚至惡意攻擊。即使OPPO的R系列,也是R5開始起色,R9取得了遠超內外預期的爆款。

旗艦,有時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在此之前,往往是修合無人見,唯有數代打磨,摸索前行。

Find X三年兩代產品,走到如今,各負使命,無需急躁,請繼續努力。

第三,旗艦一定需要傳承

所有旗艦系列,一定都有其設定的目標用戶群體。

而讓這些目標用戶群體從“初見”到“忠粉”,並且形成長久一致的口碑優勢,自發“圈粉”更多周邊用戶。那麼,旗艦系列迭代之間的一致性傳承就非常必要。

比如功能機時代的摩托明系列、諾基亞E系列,智能手機時代的三星W系列、Note系列,甚至之前的OPPO N系列。多年之後,你還能清晰記得他們的模樣,並且侃侃而談,這就並非是一款產品,而是一個系列的穩定傳承帶來的情感連接。

我想,很多之前的Find“老粉”,以及上代Find X的用戶,都希望Find X系列可以更加有個性、有傳承的走下去。就如吳強在對話中的那句話“達到我們心目中Find系列應該具備的那種感覺

”。

對話OPPO副總裁吳強:Find X2背後的三個思考

Find X2背後的OPPO國際化佈局

2019-2020,甚至未來的兩年內,都是中國手機品牌非常好的全球化時間窗口。

5G是一個市場重新洗牌的機遇,歐美運營商如今都希望引入更多的競爭品牌,如今歐洲手機市場格局意外變化更是增加了。同時,伴隨新興市場的4G+5G網絡建設,現有用戶並沒有太多對蘋果和三星的品牌忠誠度,機遇更大。

OPPO是首批出海的中國手機品牌。2018年先後宣佈進軍日本、歐洲等成熟發達市場。2019年OPPO海外市場銷量佔比首超過國內,歐洲增長200%,印度增長60%以上, 東南亞市場增長40%左右,中東非市場增長接近100%,增速非常明顯。

第三方數據顯示,2019年OPPO在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多個市場位居第一,日本SIMfree市場份額第2名(BCN排行榜)。

5G手機方面,2019年,OPPO以5.7%的市場份額排名中國5G手機廠商第三。

我向吳強提問的第二個問題,是OPPO 2020年的全球化進展,特別是歐洲市場的推動,以及Find X2系列的全球落地情況。

吳強對海外市場非常熟悉,也是OPPO向海外市場拓展的負責人,他這次回答的內容信息量比較足:

從2019年9月開始,OPPO海外市場銷量就已超過中國市場。目前業務覆蓋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多個市場位居第一。伴隨vivo進一步全球化佈局,尤其是海外新興市場帶來的高速增長,預計未來vivo海外市場的銷售佔比會進一步提升。

OPPO執行的“全球市場一盤棋”經營策略,也就是全球研發+全球製造+全球銷售。OPPO在全球設有六大研究所,四大研發中心,具備全球研發的能力;在印尼、印度、孟加拉、阿爾及利亞也都設有智能製造中心,具備海外生產的能力。

歐洲等成熟市場方面,OPPO在2018年Find X巴黎發佈之際正式宣佈進入歐洲市場,2019年2月的MWC期間, Swisscom、Singtel、Telstra、Optus四家國際運營商夥伴,共同啟動了5G商用計劃——“OPPO 5G登陸行動”,登陸歐洲、大洋洲、亞洲等運營商市場。本次Find X2系列發佈會期間,OPPO宣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中國三大運營商,以及Orange、Vodafone、Deutsche Telekom 、Telefonica、Telcel、Bouygues、SFR、Salt共11家全球TOP運營商合作伙伴加入“OPPO 5G登陸行動”。

“這是國際海外市場一個重要的步驟”,吳強說,進入西歐運營商體系,有很多流程和規則,雙方要不斷地磨合。“今年準確地講,是正式進入國外運營商渠道,打開市場”。Find X2系列在歐洲已經進入包括Orange、沃達豐等24個運營商的選型。

除此之外,吳強還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OPPO今年會拓展拉美市場,首先從墨西哥開始。在歐洲,會啟動德國、羅馬尼亞、葡萄牙、比利時這些國家的市場,OPPO的國際化會一直持續推動。

從以上信息中,可以看到以下幾點:

1、OPPO在海外市場的打法非常靈活,貼合當地實際市場與用戶購買習慣。比如在歐洲、大洋洲,採用的是與運營商緊密合作的“陣地戰”打法;在印度、東南亞市場更偏向當地強勢的公開零售市場;而在被認為“全球不確定性最強”的拉美市場,OPPO首先選擇的是墨西哥市場,這個國家政局相對穩定,墨西哥城人口超過2100萬,是南美第一大城市,市場相對集中,並且與美國市場聯繫密切。

2、在歐洲這種發達成熟市場,OPPO採取的旗艦(比如Find X2)+主要運營商的高舉高打策略。這個非常明智:

1)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運營商主導,並且5G建設與全球相比相對較快(不能跟中國和日韓相比);

2)歐洲用戶在品牌選擇方面相對傳統,品牌忠誠度很高,對於手機企業來說,品牌建立從高端站住,再往下滲透容易(比如三星),但如果反過來從低往上啃,可以說是艱難中的艱難(具體品牌大家可以腦補)。

3)歐洲運營商的門檻非常高,流程漫長,不過一旦“破門”,日子就會非常滋潤。中國手機企業3G時代啃不進去(主要是運營商貼牌和3G數據卡),4G時代終於啃進去了一個TOP3品牌,而5G時代+歐洲手機市場的變數,實際上是OPPO最好的“入門”機遇。從2018年6月到現在,不到兩年時間“啃進去”,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4)線上市場?吳強沒說,我們也沒問。因為OPPO在線上市場還有兩個關聯密切的品牌,皆戰力強悍。一個衝到了歐洲與印度線上市場的TOP3機型,另一個直接在2019年出貨量衝上了全球TOP 7品牌。

對話OPPO副總裁吳強:Find X2背後的三個思考

2020,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是漲是跌?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黑天鵝”事件,對中國手機市場的衝擊與影響非常明顯,甚至可能延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觸底反彈”時間點與5G普及進程。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預測,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季度下滑幅度將達到30%-50%,幾近腰斬。

工信部旗下信通院公佈的數據顯示,繼1月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大降38.9%後,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再次同比下滑56.0%。中金公司發佈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6.5%,國內手機出貨量連續三年下滑。

作為國內市場的主要TOP品牌,OPPO如何看待與判斷這一市場大勢?

吳強主要講了三點:

第一,OPPO自己的產恢復很快,甚至OPPO自己造口罩都有足夠的產能

先期是發動海外員工,利用資源從海外購買了“100多萬隻口罩和一些消毒液等用品”。後來,一些口罩廠生產缺員工,OPPO借了些人給其它品罩廠。再後來,口罩越來越缺,“我們想到自己做,從聯繫工廠、尋找原材料,一兩個星期之內,把方案和供應商確實下來,每天可以做10萬口罩。”吳強說,這些口罩首先確保自用,重點向銷售一線人員傾斜。對那些在疫區的員工家屬,OPPO給寄去口罩。

2月10日開工之後,OPPO每天向終端一線導購人員發放5萬個口罩。若有富裕,給上游合作伙伴發放。同時,為在疫情期間讓銷售員工放心上崗,給一線銷售人員買新冠保險。開工後,有些回不來的員工,OPPO派車去廣西、湖南和江西去接回來上班。OPPO還為疫情做了一份應對手冊,發給供應鏈上人員,有些提供金融服務,幫助大家復工。

吳強說透露稱:製造是OPPO的優勢,“首批Find X2春節前已經完成生產”。整體來說,“眼下復工率達到80%,工廠工人仍然比較緊張。”

第二,門店銷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疫情確實讓OPPO線下門店受到了衝擊,但OPPO線上渠道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0%。在傳統的優勢線下渠道,即便2月門店復工率不足50%,但2月底銷量也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吳強預計,隨著各地逐漸復工,供貨量提升,線下消費同步也逐漸恢復,

3月預計會有消費反彈,超出去年同期

第三,從銷量提升明顯高於門店復工率來看,說明用戶的換機需求非常強烈,對體驗更好、更高配置的手機的需求會更加明顯。因為疫情期間很多人待在家裡沒事兒就玩手機,手機的使用時長應該說大大地超過了以前,對那種體驗不好的或者是比較老舊的手機,很多人就會有換機的需求了,這個市場的需求可能沒有之前那麼悲觀,“我認為2020年中國手機市場可能與去年相比會保持平穩水平,而去年大概是3.4到3.6億部的規模”。

由此來看,OPPO對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大盤的走勢還是比較樂觀的。其海外多個市場的迅速增長,更是讓OPPO有了更多的增長支點。

還有一個討論話題

在中國手機企業高管中,吳強是最受媒體老記們喜歡的採訪對象之一。原因是吳強自身有比較濃厚的OPPO基因:說話本分,不吹牛,也不瞎侃,能說多少就是多少,不能說的直接告訴你回答不了。再就是業務非常熟練,思路清晰,瞭解和懂得媒體老師們所想的問題。

近年來一些科技企業發佈會的上臺講演和媒體專訪,往往採用“粉嫩產品經理”的形式,這可能處於企業鍛鍊新人的考量。

但對於重磅新品的發佈會,合格的“企業發言人”實際上非常重要。畢竟企業要傳達的信息,是通過人與人的溝通傳遞與放大出去的,如果只是“滑水”,避重就輕,或者答非所問,實際上對於企業本身的傳播意圖,以及媒體對企業的品牌認知都是存在傷害的。

我認為,這是接下來中國科技企業在發佈會與傳播策略中,同樣需要重視與考慮的一個問題。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