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在歐洲,貴族範兒和紳士風度一直被廣泛推崇。貴族和紳士的高貴之處不在於金錢的多寡,更在於活得優雅而有尊嚴,這意味著文化的教養、社會的擔當以及自由的靈魂。就體育運動來說,體現貴族範兒的運動包括網球、高爾夫、保齡球和斯諾克。對於貴族而言,與其說這些是運動,更不如說是社交活動,是尊重規則的放鬆和崇尚禮儀的競技。比賽的主要目的在於精神的愉悅和放鬆,輸贏只是雲淡風輕的事情。因此,這四項運動都有繁文縟節的規則,沉穩、精準、優雅和禮節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就四大滿貫來說,溫網是對這些精神繼承和保持得最好的一項賽事。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可是,現代網球的發展似乎已經逐漸將這些傳統慢慢摒棄了,就連號稱最紳士的溫網,都充斥著很多的傲慢和偏見,在溫布爾頓的觀眾、球員以及賽事主辦者之中,優雅的紳士似乎也越來越少了。


而在由普羅大眾網球迷組成的網球圈子裡,這樣的情況可能更糟。在網球類的微信微博、論壇裡面,我們經常發現很多言辭激烈的噴子,稍有不同意見就惡語相向,甚至人身攻擊。作為一項高雅運動,網球圈裡的戾氣並不比其他體育圈子少到哪裡去。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據我觀察,如果一篇文章僅僅頌揚某一個球員,一般還不會招到群噴。而一旦將其與另外一個人相比,無論你怎麼比,無論你的分析是否冷靜理性客觀,都會招來群噴。比如,如果只寫德約科維奇如何偉大和優秀,某些奶粉、豆粉以及其他粉們一般懶得去跟你爭辯,但一旦將費納德三個人放在一起做比較,那立馬就熱鬧起來了,爭著爭著就會變成吵架,吵著吵著就變成互噴、謾罵甚至人身攻擊。這樣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如果你連續寫了幾篇頌揚費德勒納達爾偉大成就的文章,就會有人說這個微信公眾號是“費納之家”,如果你明天再寫篇文章分析德約對陣費納的耀眼成就,那可能就引來某些奶粉豆粉們的無情嘲諷。


隔網相對的費納德三人,他們自己從來都不會公開發表明顯不利於對方的言論,而他們的一些粉絲們似乎毫無忌憚,為自己偶像站隊從來都是不管不顧,在有些人眼裡,偶像的對手就是自己的敵手。被情緒裹挾的球迷,很容易喪失理性冷靜思考的能力,不可能再好好地講道理,評論區已經不是一個能夠好好講道理的地方了。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什麼叫好好講道理?好好講道理就是,全面詳細地闡述客觀事實,理清其中的細節,用符合邏輯的方法深入全面地分析,然後再謹慎地下結論。


而現在微博微信後面的評論區,有些人的腦子裡不是長於思考的腦髓,卻充滿著強有力的肌肉。對他們來說,最爽的就是繞開所有的理性冷靜分析,直接用簡單的、富有煽動性的話來發洩情緒。在情緒而非理性主導之下,網球運動員任何負面的消息都會被不辨真假先拿來侮辱一下這個球員,如果這個消息後來被證實是虛假的,那也絕不會有人出來道歉,反正只要是被扣上負面的人設,那一輩子就很難被洗白了。比如,關於球員的“詐傷”、“濫用”醫療暫停、罵髒話、與裁判發生爭執、詆譭別人、甚至是過於張揚的慶祝動作,只要被球迷發現一次,那就是這個球員一輩子的汙點,任何時候都會被揪出來攻擊一下。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缺乏理性的、思辨的思考,單純以情緒發洩為突破口,為了給自己的網絡暴力言論找藉口,便四處樹敵、惡意攻擊別的球迷粉絲,抓住對方的過節緊緊不放並不斷放大,再由此及彼地亂扯一通,最終通過扣帽子來將自己的網絡暴力言行合理化。


肌肉腦子從來都不喜歡思考過程,更別談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了,至於在學生時代學到的辯證的觀點、一分為二的觀點、實事求是的觀點等等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他們根本不必費力動腦筋去了解事情細節,很簡單直接地看到自己的偶像球員就吹,看到另外的球員就黑,看到對自己不喜歡球員不利的消息就不辨真偽地攻擊。說到同一個事情,但凡一句話沒吹某球員則必然是對另一個球員的歧視和惡意;但凡有人說“我覺得不是這樣”,便用“然而很多人都覺得是”、“你的言論不重要,沒人在意你”之類輕蔑的態度予以攻擊。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這個現象說到底,就是有些網球迷把“追星”放在了“看球”之前!他們對網球的理解、規則的把握根本不想去費力研究,或者即使有研究也不願把注意力和興趣放在這個地方,他們絲毫不去思考看球到底看的是什麼,球員的戰術如何佈局調整的。或者說,有些球迷對網球技戰術缺乏過多的研究,直接就指點看不慣的球員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在他們眼裡,只有他們喜愛的球星才是最牛的。對手以及他的教練、甚至整個團隊都是菜雞和辣雞。他們僅僅關注偶像的勝敗,醉心於轉發對自己有利的片面言論,選一個意見領袖跟著人云亦云,搖旗吶喊。他們根本不能從看球中汲取經驗,增長心智,更不要談通過看球來提高自己的欣賞能力和自己打球的技戰術水平了。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態,能看好球嗎?能不吵架嗎?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這樣的行為,與其說是爭論,倒不如說是簡單粗暴的發洩情緒,他們無視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忽視人性,神話偶像,惡意抹殺自己不喜歡的人。


實際上,人性是複雜的,網球圈也是複雜的,任何一個球員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十全十美、滴水不漏。但是在評論區,肌肉腦子們更願意簡單地定義一個球員,拒絕相信這個球員的複雜性,拒絕相信選擇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於是,網球圈裡的戾氣就這麼產生和蔓延開來了。


但凡有一定年齡閱歷、擁有十年以上逛論壇微博的人,在起初都是想著要和別人正常交流的,結果各種帶節奏的、“睿智”言論看多了,自己心態也就慢慢崩了,也開始和人對噴,而對噴其實是沒有最終贏家的。另外還有更多的球迷,在年歲漸長後心態也就慢慢變得平和起來了,於是就選擇佛系看球,這些成長起來的理性球迷在看到網絡戾氣的時候,更多地選擇了閉嘴,這就導致噴子和水軍越來越多,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最終導致整個網球圈子裡的戾氣愈演愈烈。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實際上,在網絡暴力的狂歡之下,那些被暫時屈從的戾氣,終究會反噬整個網絡社區,乃至在社會間傳播,直至反噬到狂歡的每一個起點。


若干年前,我陪孩子讀過一篇童話,名字叫做《跟蹤遷怒鏈》,這則童話故事告訴我們,怨氣怒氣都是可以傳染的,而且絕對可以傳回到始創者這裡,物歸原主。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對於這個故事,我還看過一位母親寫的讀後感,講到了她和兒子打車,一上車那個司機就罵人,一看就是有很大煩惱,估計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而遷怒於乘客。她和兒子一句話沒說。下車後,她問兒子:“那個司機罵我們不講文明,你怎麼不說話呢?”兒子淡淡地說:“他多可憐和痛苦呀,要是他罵我們會覺得舒服一些,那就讓他罵吧。等他清醒了他自己會後悔的,我們什麼也沒失去,反而還得到了忍耐的訓練。”確實如此,當別人給了我們好東西,我們就會感恩,也會給予回報。當別人給了我們壞東西,我們完全可以不要呀,等於還給了他,他給的越多最後自己收回來的越多。這位母親最後呼籲說,讓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做個遷怒鏈終結者吧。


即便被貼上高雅的標籤,網球圈的戾氣為什麼還那麼重?


所以,當被別人惡意攻擊時,我們大可不必與之惡語相向,吵個不休,那樣只會讓事態不斷升級,變得更加不可收拾。我們完全可以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迴歸對網球最本身的愛好,拋開某些不理智球迷的惡意攻訐和情緒發洩。和諧的輿論環境、高雅的網球氛圍,需要我們每個熱愛網球的人貢獻正能量與善意。


讓我們每個網球迷都和那位母親和孩子那樣,做一個遷怒鏈終結者吧!(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