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戰疫”中的病毒追蹤者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3月10日訊(記者 黃殿晶 通訊員 謝元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江門市疾控中心有這樣一群人,別人都在躲避病毒,他們卻追著病毒跑。在這支隊伍中,有一位技術過硬、反應迅速、工作認真、堅守一線的“女戰士”,她就是江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風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艾滋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王立華。

江門“戰疫”中的病毒追蹤者

王立華簡單的晚餐(江藝供圖)

王立華是一位少數民族女幹部(蒙古族),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廣東省第五期現場流行病培訓班(GDFETP-5)學員,曾榮獲2019年“最美江門人”之“最美醫護者”稱號。她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處置中勇赴一線,具有豐富的流行病學現場處置經驗。在艾滋病防控領域,她帶領團隊探索出“江門市性病就診者HIV和梅毒擴大檢測工作模式”,該模式被國家示範區納入彙編、在全省得到推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王立華積極響應中心號召,任現場調查處置與密接追蹤管理組副組長。為了儘快、儘早獲得全市首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相關信息,她跟隨流調專家一起深入病房獲取首例病例密接相關信息,奔波的路途上通過微信群給組員們佈置任務,讓他們準備好物資隨時候命。晚上八點半回到單位草草在會議室吃過“晚餐”後,她帶領組員又在追蹤密切接觸者的路上,回到單位已經是第二天凌晨1點,錄入數據、撰寫報告,完成任務已是凌晨三點。

江門“戰疫”中的病毒追蹤者

開展現場調查(江藝供圖)

現場流行病學作為控制疫情增量的重要關口,密接接觸者的發現與管理更是這一防線的大閘。王立華深知這一工作的重要性,每出現一例病例,她都要親自梳理收集到的各類資料與線索,從中發現可疑的密切接觸者,帶領組員們第一時間奔赴醫院隔離病房或者密切接觸者家中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哪裡有疫情,他們就出現在哪裡。20多天來,王立華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揚了疾控人“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敬業奉獻精神。

接到需對“星夢遊輪-世界夢號”遊輪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排查的任務後,王立華安排組員分工合作,有條不紊的對遊輪同乘人員進行電話核實,並協調所在地工作人員對他們進行醫學隨訪觀察,僅用兩天多的時間,將江門全市全部同乘人員追蹤到位。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女幹部,每當有疫情出現,王立華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一入公衛門,一生公衛人,這就是她的個人寫照。正是因為這份勇挑重擔、迎難而上的品質,在這次疫情面前,她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以務實行動踐行著責任使命,也詮釋著疾控人奮戰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堅定地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