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心無初戀的保定高校


每個人心中都駐著一座美麗的大學,象牙塔內傲嬌美好的青青色彩,濃郁熱烈的書香氣息是揮之不去的永恆記憶。

古城保定,學府林立,城市因此散發出別樣的人文氣息。

登陸保定高校網站,稍微做個標題性瀏覽,你就會發現這裡的高校不一般。

“監獄的日子很苦,請看大四師兄——我漂亮地堅持”——此文曾感動無數大三師妹!放眼全國,能寫出這文章的,只有保定的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學生,該院始建於1956年,原名公安部勞改工作幹部學校。1985年成立中央勞改勞教管理幹部學院,2002年正式建成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在這裡,你可不能說人家孩子將來就是看監獄的,這裡是司法行政系統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司法行政理論研究創新基地。

有初心無初戀的保定高校


“我必須告訴師妹,世界本不公平,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此文在我看到之前,瀏覽量為2,估計是作者寫完後,僅有最好的朋友看了看。其實說的挺不錯,寫此感想的是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小戶,一路衝殺闖關,好像考上了石家莊高邑縣的村官崗位,面對確定的未來,他自己給自己鼓勵。這個大學河北省排名第5位,全國排名第177位。始建於1902年,是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考研,我為什麼要勸你留在保定?世界各大高校你還中意誰!”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不難,相比牛津、哈佛,保定的研究生分數肯定要低。不過,河北大學哲學系的小楊洋洋灑灑六千字,從雄安開始談起,到劍橋小鎮收筆,字裡行間都是理想情懷和歷史推理,完全忽略了現實成績和期末補考機。河北大學在河北省排名第2位,全國排名第102位,始建於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學,為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創辦,校址位於天津市馬場道141號,1970年遷往保定,看看,這學校的出身是多麼傳奇,雖然如今很多人把這裡想起。

“4萬寒門學子的尷尬困境:留不住的保定府,去不了的北上廣... ”。不用說了,這是職業技術學院的孩子們在咆哮,凜冽寒風中,披著軍大衣,哥幾個三兩老白乾下肚,互相抱頭嘆息,當初特麼為啥不直接去學挖掘機?喝高了,我的小兄弟,你有獨特的理論優勢,一定要做個好的監理。如果實在沒地方去,就回老家設計設計。

一般來說建校超過百年的高等院校實力都非常強悍,要麼成為了985大學,要麼成為了211大學,至少也是雙一流吧?保定轉一轉,絕對會顛覆這種傳統觀念,百年很客觀,現實很骨感。

保定有16所各類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0所,專科院校6所。

從未來發展看,要說河北金融學院,該學院河北省排名第16位,全國排名第531位,始源於1952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創辦的保定銀行學校,歷經河北財金學校、河北銀行學校、保定金融專科學校、保定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等發展階段,2007年改為河北金融學院,是一所金融特色鮮明的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

有初心無初戀的保定高校


河北金融學院校徽是春秋戰國時代趙國尖足鏟,體現了燕趙大地悠久貨幣流通曆史。該學院建校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人才,其中近萬名校友擔任金融行業中高級管理職務,上百名校友擔任省級以上金融機構主要領導職務,學校被業界譽為“金融人才搖籃”。這個學院看著名不見經傳,在銀行界可是非常彪悍,四大銀行,華夏典當、興業銀行和保定銀行這種實力銀行,入職幾年都是中層以上、年薪50萬以下的不要提母校是“抱金磚”。校友聚會一般都是迪拜舉行。

從過去歷史看,得說保定學院,河北省排名第22位,全國排名不說了,主要說其以前歷史。前身是始建於1904年的保定初級師範學堂,河北省嚮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的十所試點學校之一。保定民間稱這所學院為“保定紅二師”,即河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

保定第二師範曾與湖南第一師範以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莊師範,一併被譽為“中等師範的光榮代表”。1922年,保定二師校園內就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1923年發展了共產黨員,1924年建立了黨支部。30年代初期,中共保屬特委、保定市委就設在校內,領導保定市及周圍各縣群眾開展革命鬥爭,保定二師被譽為“北方小蘇區”。

保定二師的畢業生、著名作家梁斌先生根據“七·六”護校革命鬥爭創作的名著《紅旗譜》和保定二師教員、著名作家李英儒創作的長篇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教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這裡的校友聚會一般都是各個中學輪流坐莊,以自助餐為主。男童鞋都比較邋遢,女生都非常漂亮,有氣質。

學院未必就代表水平低,像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也是傳承百年的名校。登錄保定各高校網站,保定學院學生不屑於在網上留言,都悶頭寫小說呢。

名氣能給一個人,一所學校帶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名字能給氣質加分,人且如此,高校亦然。反之則可能成為拖累項。鹿晗,曾用名劉壯實。

有初心無初戀的保定高校


除了清北復交一眾名字響噹噹的高校,對於那些不夠知名的學校來說,人們判斷它的好壞,大多是通過從地理再到校名含義進行的表面剖析。常用套路,以省份命名的“xx大學”一般都比較高級,比如“浙江大學”、“四川大學”。

在這樣的認知體系下,有一批高校名字似乎出眾,名聲不怎麼響。比如河北大學,簡稱“河大”,有人說“河大”容易聯想成“河南大學”,無所謂了,都是難兄難弟。不過有個同事一直謙稱自己母校“山大”,有年參加校慶活動才得知她是“山西大學”,恕我寡聞,“山東大學”的校友註定也是哭笑得沒脾氣。

保定的部分高校很特殊,比如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其監獄學已成重點學科,矯正教育學被司法部批准為部級重點建設學科。這個學校不參與全國高校排名。是不是很豔羨,沒有比較就不會受到傷害。

比如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平臺”重點建設大學,現在又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2005年10月,華北電力大學校部由保定變更為北京,原校部改為保定校區。

對於華電這種喜新厭舊的逃離,河北大學多次表示鄙夷。1970年,河北大學由天津遷至保定,一代代學者篳路藍縷,要是這樣也行,那我們也回去。往事不忍回想,這個時候要給老教授遞上紙巾,聽他講河北大學為何不是河北第一,到底是誰在穩坐河北第一?

這又是個傷心的話題,河北第一不在河北,在天津,名字叫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歷史可以追溯到 1903 年的北洋大學,是河北省唯一的 211 工程高校,這學校從未離開過天津,其管理卻是屬於河北省,是全國唯一的“異地辦學”。

這個奇怪的現狀,可以追溯到半個世紀之前天津和河北的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歷史。

天津從 1949 年解放一直到 1958 年,一直是直轄市,而 1958 年 2 月被撤銷直轄,併入河北省,還成為河北省會。然而 1966 年,河北省會又搬到了保定,天津恢復為直轄市。

這段歷史可以簡單理解為天津和河北來了個閃婚閃離,但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當時的河北工學院,作為這場不成功的婚姻需要分配的共同財產,被劃分給了河北省。

當時天津是大城市,而河北窮得連個像樣省會都沒有,該校師生就不願搬遷,就是不跟河北走,他們直接上書國務院,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高校等單位不宜搬遷,於是河北工學院就留在了天津。據說,收到批示的時候,河北大學已經搬到保定吃火燒了。當時太著急了,老教授想起來就一把鼻涕。

評 211 工程時,河北省本來傾向於根正苗紅的河北大學,結果在關鍵的專家評審中,河北工大壓過了河大,當時讓河北全省教育界面目無光,椎心頓足,彷彿那不是自己家的學校。

是的,那真的不是。咋樣才算親生孩子,別人家養的打敗了自己養的,河大要爭氣啊。

有初心無初戀的保定高校


當年河北省會遷來遷去,在天津留下了很多企業和學校,慢慢地都交了出去,這個工業大學的移交卻非常不順利,不知道是天津不要,還是河北不交。人是河北的,地是天津的,課程規劃河北定,學生畢業天津分。這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到底又是誰受益,不說了,等明天天津再度成為河北省會,你就都明白了,有一種感情就這麼不離不棄。

無論在什麼時代,“受教育”是一個人最低成本的提升通道,教育是讓一個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保定也曾是省會,這裡高校的底氣深厚無比。也許因為中國人缺乏想象力,無論貧窮還是富裕,都會限制現象力。比如看看城市宣傳片、徵兵宣傳片、高校宣傳片?在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時,總顯得乏味無趣。

自我表達太差的代價,是在本該講好自己故事時,把宣傳片硬生生變成了彙報片。千城一面是對外自我宣傳,效果也是彼此心照不宣。

通過追尋保定高校的魅力與品格、積澱與氣質,你會發現代表精英意志的金融學院、培養社會領袖的保定學院、作為硅谷心臟的電力大學、成為現代紳士搖籃的河大、為讀書而生的幼兒師範、讓夢想起飛的農大和各類職業科技學院。

河北農業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直隸農務學堂,百年傳承的是“農業教育非實習不能得真諦,非試驗不能探精微,實習試驗二者不可偏廢”,開創了享譽全國的“太行山道路”。河北農大在接地氣這方面,有樣子有裡子,根據我的不完全統計,這個學校的村官和大學生志願者在河北最多。去年畢業季,農大植保專業全體畢業生、站在阜平山區梯田上集體祝福:“願我農大學子,從此行走山溝懸崖、身邊唯有草木相伴,但衷心祝願母校前程錦繡如畫、學弟學妹有家有娃!”此舉不僅感動哭了自家各系畢業生,更酸哭了隔壁的河大好幾個協會的女生。

有初心無初戀的保定高校


後來,年輕人在保定工藝美院組織了聚會,暢談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感受,據說效果一般,彼此相識始於理想、終於顏值。一臉青春痘的小夥仰天長嘆,大學如有初戀,我何至於蓋大棚的初心不變。

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簡稱河北工藝美院,擁有“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武強年畫工作室”、“內畫藝術工作室”、美術館等多個教學科研機構。在種種民間非遺背後,這裡還有一顆創新上進的心,校內實訓車間2000平米,校外實訓基地9個。這裡缺乏的是一個走紅的平臺或機遇,京津濃厚的藝術氣息,常年壓的它喘不過氣。

保定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男生一直不多,但這裡的女孩子都大方得體,“學姐會賣萌,學妹很可愛!”這年頭,大學沒幾個女神,都不好意思招生!幼兒師範學校女神很多,不過他們從不曬女神,只是學習一些簡單和幼稚的舞蹈與歌曲,再就是把這座校園裡的每一塊石頭、彩色玻璃、溪流、草地、樹木和花朵都被安排得錯落有致,以便於姑娘們更好地學習。不失古韻,又添生機,也許這一所頂尖學校,但面對生活和未來工作的需要,它的努力與進步,是我們真真切切能看到的。

在職業技術類人才培養上,這裡的一堆高校和河北其它高校一樣,自身造血能力有限,人才基本靠引進。如此種種使得這類高校存在感不高,雖然是傳言雄安發展需要大量技術藍,但這裡技術學院知名度要比其餘高校差不少。最大的問題是,當前還沒有找到支援雄安的技術突破口,自身生源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

相比各地的學術抄襲、男女關係等,保定高校純潔無比,這裡從招生教學、考研學術,到收費徵地、貸款就業乃至師生關係,無不中規中矩、不做創意,三四線城市高校最不缺少的,就是拼搏之美、勤懇之美。

曾經有位農大教授在我單位代職鍛鍊,工作很是投入,有次聊原單位情況,教授表現很是樸實謙虛,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餘地和進步動力,畢竟現在才是正廳級。

於是,緊握教授的手,我們一起努力。當有人站出來指責,這是破壞高校生態觀念,無益於高等教育發展。當事者也能言之鑿鑿予以回擊:不這麼幹,你讓我們喝西北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