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個心很大的人,因此睡眠特別好,經常中午十二點多跟晚上九點都十點往床上一躺,不出幾分鐘就呼呼睡去。半夜就算是颳風下雨、打雷閃電,也幾乎無法叫醒我。

以前聽人說失眠,一直以為是天方夜譚,人怎麼會失眠呢?可是近兩年來,我也突然開始嚐到了失眠的滋味,經常睡到半夜突然醒來,為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瑣事焦慮不已。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似乎都活得非常的焦慮,我們都在為每個月的花唄、信用卡焦慮,為同齡人“年薪百萬”的勵志故事焦慮,為無窮無盡的工作和難如登天的業績焦慮,為單身焦慮,為買房、買車遙遙無期焦慮。

而發達的網絡,爆炸的信息更是推波助瀾,源源不斷向我們傳遞著焦慮……我們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前行,無可避免卻又於事無補地焦慮著。

無休止的焦慮,真的是這個時代的流行病。

新冠肺炎可以被特效藥終結,年輕人們的焦慮生活呢?

受疫情影響,只能呆在家裡,而今年的這部《熱血同行》的播出,剛好可以滿足一下自己內心的空虛。

在看的時候,劇中的主角們卻讓我突然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恰好生活在最好的時代,卻又生活的如此的痛苦呢?

生活中真的有那麼多事情值得去焦慮嗎?也許,青年人,除了焦慮,除了頹廢,除了佛系,還有另一種活法——與熱血同行。

譬如,堅定地向著自己的理想狂奔而去,而不是被焦慮牽著鼻子走。

《熱血同行》中就塑造出了一群“不焦慮”的熱血青年,他們與我們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似乎生活在最壞的時代,卻一直在追尋著最純粹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熱血同行》講述了清末民初時期,以崇利明為首的一眾擁有新思想的青年與出身底層的平民少年阿易攜手同行、保衛家國的熱血傳奇故事。

接下來,我們先分析一下主要人物。

由黃子韜飾演的崇利明,是一位滿清正白旗的貝勒爺,一個可以一生都錦衣玉食的皇家子弟,他是那個時代的“投胎能手”。而以他的出身,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這命運的饋贈,做一個趨利避害的“米蟲”。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可是崇利明並沒有做如此人之常情的選擇,他身為皇族,卻並沒有站在自己利益集團一邊,而是始終站在正義的一邊,當步兵府衙門的賈長安企圖強姦平民姑娘晴兒時,崇利明果斷地為晴兒撐腰,並利用自己的身份,屢次給予晴兒以保護。

崇利明的身上有著非常明晰的是非觀和善惡觀,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他的三觀很正!

他始終心繫國家和百姓。他的身上,有著一種“苟利國家生死以”的精神,也有著一種對普通民眾的同情與悲憫。救晴兒只是他人格的一種鋪墊,真正的目的,是為他此後和國家、百姓站在一起的選擇埋下伏筆。後面的劇情應該會有更直接的體現。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在我們眼中,或許崇利民是個很不識時務的人,因為他總是在為國、為民,做出對自己不利的選擇,然而他的不明智,卻恰恰是他身上最感人的地方。明明可以選擇安逸,卻偏偏選擇了“玩命”,用一腔熱血去扶危救困,救蒼生於水火,保家國於危難。他的善良,他的智勇,他的堅定與執著,都是讓人不禁為之動容的。

而易烊千璽飾演的阿易,則是一個真正的底層少年。他的命途多舛,在很小的時候,就遭遇了豔勢番屠村,而他的母親,則被帶走。為了尋找母親,他來到了京城,與崇利明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一開始,兩人其實是對立的,而且,崇利明所在的豔勢番,就是屠殺阿易整個村子的人。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然而,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卻把兩個八杆子打不著的人捆綁在了一起,讓他們成為了共進退的兄弟。

阿易其實是個極其複雜的角色,他起初是因為家恨才加入豔勢番,和崇利明聯手對付自己的仇人。可是報仇雪恨之後,他卻成為了這個組織的一員,與大家為國為民奔走。在這些少年中,他也是最先對自己所服務的政權產生質疑的,又做出了新的選擇、追尋新的理想。

阿易的複雜性是,他的私人恩怨和家國情懷,始終貫穿於他的成長之中。他成為豔勢番成員,為整個村子報仇的過程中,其實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然而母子剛剛相認,母親便置身火海死去了。而在成為軍人的過程中,他又和自己的親生父親有著恩怨糾葛。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不過,儘管為了不同目的加入豔勢番,在此後也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選擇,崇利明和阿易卻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國家危難之際,果斷擔負起時代和歷史賦予他們的任務,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著救國之道。當面臨困境時,他們又每每攜起手來,共同去抗爭,去爭取勝利。

《熱血同行》這個劇名其實就完美詮釋了這個劇的主題,它既強調了青年人的朝氣和熱血,也強調了“同行”這個概念。阿易和崇利明,就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的縮影,在民族的危難面前,他們儘管有著不同出身,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有著迥異的人生選擇,但卻殊途同歸,攜手同行,擔負起救國救民的使命。

一個民族的青年人,就是一個民族的未來,正是像阿易和崇利明這樣的熱血青年的存在,才有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現在。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前幾天看了央視的一個節目,叫《一本好書》,有一期節目,介紹的書是《紅巖》。演員們演繹了一個精彩的橋段,就是在重慶,許雲峰領導的一些做地下工作的青年人被抓了,面對敵人的死亡威脅,每一個青年都視死如歸,不肯出賣同伴!他們的選擇很清晰:如果自己的犧牲,可以換來今後千千萬萬的青年不被這樣折磨和對待,那麼他們相信犧牲也是值得的。

在國家和自我之間,他們選擇了國家,在自己的生命和未來的曙光之間,他們選擇了未來。他們用熱血,為更多人,開闢了一條光明之路。

而無論是《紅巖》中的青年,還是《熱血同行》中的青年,精神都是一脈相承的,就是他們懷著熱忱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們勇敢前行,無所畏懼。關鍵時刻,哪怕犧牲自己也毫不在乎。

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為什麼會焦慮呢?

《熱血同行》:從未熱血過的我們,已經被世俗變老了

看《熱血同行》時,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們之所以焦慮,大概是因為,我們眼中緊緊盯著的只是自己一時的得失,還沒熱血過,便被世俗變老了。

如果我們對夢想執著一點,眼光從腳下挪到未來,也許,很多事就釋然了,很多焦慮也就不攻自破了。我們只需要坦然面對腳下的路,從容一點,努力一點,路自然會越走越寬,未來也會越來越好。而焦慮本身,並沒有太多價值可言。

人生長路漫漫,願你也能放下焦慮,熱血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