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葉問系列電影“張天志”這個角色談開去

“張天志”這個角色,表面看是電影里加工安排的人物,以作與葉問對比對抗。然,深探之,則內涵非同小可。先理順一點:佛山詠春拳,由梁贊傳子梁壁(或梁碧)及陳華順幾徒。陳華順傳葉問及幾徒。

《葉問》系列明確葉問師承陳華順。但,我們注意到了,葉問之眾多電影裡,卻又提到了葉問在香港遇上樑壁(兩人之前從未謀面),其後得梁壁指教指點詠春拳法。

據說,梁壁欲改良詠春,惹父梁贊不滿,父子鬧彊,梁壁離家出走(離開佛山)。或許因此,葉問學拳時,就不可能見過樑壁此人。

或許,梁壁是個武學之材,他想完善詠春拳。據說他認為傳統詠春拳注重低踢腿,有欠全面,他倡導要加入高踢腿(也因此被梁贊視為大逆不道)。又或許,梁壁自傲狂妄,他認為傳統詠春拳加入了自己的改良,才是完善的,才算正宗。

那麼,他若果真認為“梁壁詠春”才是正宗的,他自然就會不屑其父梁贊所傳陳華順等幾人之法。並且他會鼓動後學者,當有機會時,不妨嘗試以“梁壁詠春”去挑戰“梁贊詠春”,以證明給其父看、給世人看——梁壁詠春才是完美且正宗的!不排除,梁壁的這種自我為是的觀念早已灌輸到葉問的腦中。

因此,更不排除《葉問》系列之編制時,刻意安排一個“張天志”。張天志其實就是代表梁贊詠春的。最終,電影裡葉問的“梁壁詠春”戰勝了張天志的“梁贊詠春”。現實中,詠春各支不可能聚首擂臺見高低定正宗的,葉系門人總算是通過影視作品圓了梁壁心願。

也因此,幾年前詠春門發生“正宗之爭”風波,葉問之子葉準對一些廣東詠春分支說“我不承認”;也因此,葉系向全世界標稱葉問為宗師(意即,既不涉梁贊、梁壁,也不涉陳華順)。

真是“內行看門道”啊!廣東各詠春分支似乎都能從有關葉問的所有電影視劇裡,嗅出那麼一絲門戶排斥異味來,也似乎覺察到“唯我是尊”的不那麼同門互敬的氣息。

詠春門(同永春門)之宗師,必為清初開宗立派先輩!歷史造成的江河支脈,皆同門同仁!廣東與福建,皆三大支詠春拳(同永春拳)之根據地,葉系詠春只是從廣東流入香港的其中一脈而已。藝術作品之下的“張天志”,儘管被宣染成自信自傲,儘管被安排為“敗者”,卻不可因此定性“不正宗”;而藝術作品之下的“葉問”,也不應吹捧成“民族英雄”與“一代宗師”。天地可鑑莫可欺也!


從葉問系列電影“張天志”這個角色談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