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張天志!

你造嗎?小編最喜歡的影片類型不是愛情片,不是文藝片,也不是喜劇片,而是武打動作片。

喜歡到什麼程度呢?就國內動作片來說,李連杰、成龍大哥等功夫明星主演的影片幾乎都看過,還一度產生了學武的念頭。


詠春,張天志!


當然,學武這件事最終沒有成行,這讓我對它更加嚮往,總夢想自己一身武藝,可以懲強除惡,弘揚正義。

近年來,隨著成龍大哥等動作演員的逐漸退出,以及動作片市場的蕭條,好看的動作片越來越少,有真武藝的動作演員也越來越少,小編的心真的很痛啊!!

雖然少,但幸虧也不是沒有,比如最近剛上的《葉問外傳:張天志》。

《葉問外傳:張天志》


詠春,張天志!


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陣容可謂“神仙打架”,導演是有著圈內“第一武指”的袁和平,江湖人稱“八爺”,曾多次獲得金像,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和最佳動作設計獎。

詠春,張天志!


黃百鳴、甄子丹監製,演員陣容則有:憑藉《一代宗師》拿下金像獎最佳男配的

張晉、一代“打女”楊紫瓊、泰國功夫巨星託尼·賈、《銀河護衛隊》“毀滅者”戴夫·巴蒂斯塔、以及嵩山少林寺嫡傳32代弟子演員釋彥能,真真是動作片的饕鬄盛宴。

詠春,張天志!


晉哥哥作為小編的“新歡”,小編對他也是格外寵愛,電影上映第一時間就去觀看了,然後就覺得:嗯,穩了!

本片的主要人物張天志,是大家熟知的《葉問》系列,《葉問3》中衍生出來的人物。


詠春,張天志!


出身不高,是個人力車伕,為人頗心高氣傲,但本質不壞,一套詠春拳打的爐火純青。

在《葉問3》中,為了證明自己是詠春正宗,公開挑戰葉問,最後以一招之差惜敗葉問。

詠春,張天志!


對他來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於是決意放下功夫,不再使用詠春,迴歸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本片開頭的張天志就是個安安分分開店,為了兒子和生活奔波的平凡人。

每日照顧兒子起居,送他上學;

詠春,張天志!


兒子生日,會買兒子喜歡的“黑蝙蝠”送給他;

而昔日練武的木樁,卻已經成了掛衣服的架子。

詠春,張天志!


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尤其還身在亂世。

在金錢和權利的壓迫下,正義得不到伸張,親人朋友的生命也受到威脅之後,他性本善的特質開始顯現,變成了和葉問一樣愛管閒事的人。

但傲骨猶在,絕不低頭,和葉問的性格完全不一樣。

他被欺負一定會還回去,方式也更為簡單粗暴,比如家被燒掉,他會分分鐘燒回去;


詠春,張天志!



洋人砸錢讓他把地上的打火機撿起來,他撿起來一掌拍碎;

不受欺負也絕不吃虧,敢作敢當,使得張天志這個人物更為豐滿。

對於飾演張天志的張晉,現在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低調帥氣,身手不凡還愛妻如命。


詠春,張天志!


他9歲習武,11歲進入四川少年武術隊,是國家武英級武術運動員,有著正經的武術功底,但入行20年,從“蔡少芬老公”到張晉,他走了近十年。

他真正被大眾所熟知,是2014年憑藉《一代宗師》裡的“馬三”一角拿下金像獎最佳男配,彼時他已邁進不惑之年。


詠春,張天志!


此前,他並不是沒有機會,但和張天志一樣,有著天生的傲骨,不願低頭求人,靠人上位。

他的打戲總是乾淨利落,形體優美,看起來十分養眼。

本片作為動作片,最大的看點當然也是在打鬥動作上,詠春、洪拳、少林、泰拳、西洋搏擊等紛紛登場,拳拳到肉,好不過癮。

和不同的人對抗,心境不同,使用的招數也不同。

與託尼·賈飾演的殺手過招,在門口狹小的空間,二人的動作頗受限制,託尼·賈拳拳生猛,招招致命,張天志赤手空拳利用高空優勢,暫時壓制。



詠春,張天志!


這也是二人的第二次合作,之前《殺破狼2》裡的一場打戲至今讓小編念念不忘,想起來就熱血沸騰;


詠春,張天志!


(穿西裝打架的晉哥哥帥爆了)


和釋彥能飾演的趙金虎在樓頂天台的過招,則是朋友之間的武藝切磋,沒有你死我活的狠辣,只是見招拆招。

釋彥能的少林拳拳拳生風,兇猛異常,張天志則不慌不忙,應對的遊刃有餘。

詠春,張天志!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張晉與楊紫瓊之間較量。

楊紫瓊作為一代“打女”,身形出手依舊讓人不可小覷。她在片中飾演黑道大姐大曹雁君,父親亡故後,她能在幫派一眾“群雄”中,坐穩高位,能力可見一斑。

詠春,張天志!


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且絕不手軟。

和張天志在酒吧初見,只是一杯酒,二人在推杯換盞、你來我往之間便過起了招,不過此時試探較多。

詠春,張天志!


隨後因為弟弟曹世傑販毒,雙方在辦公室裡的拳腳相搏、兵刃相見則是真正的對決,為了各自守護的人,不得不全身心的對抗,最終以砍掉弟弟的一隻手結束。

詠春,張天志!


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容不得人眨眼。

最後,和“毀滅者”戴夫·巴蒂斯塔的終極對決,則是夾雜了家國大義。

二人的身量體型懸殊頗大,戴夫·巴蒂斯塔的西方拳擊力量與攻擊性並重,張天志節節敗退,最終,張天志“綿柔”的詠春以輕巧取勝。

詠春,張天志!


一句“詠春,張天志”燃爆了全場。

詠春,張天志!


張天志比在《葉問》裡有了成長,也多了些人情味。他不再是那個只知道以武論高低,唯“武”獨尊的人。

他開始思考功夫真正的意義,“習武之人,以武致心”!

從內地到香港,從替身到主角,一路來張晉的星路走的並不順暢,但破而後立,歲月積澱下來的閱歷最終變成了他的財富。

起起落落起起起……之後,他們都收穫了最美的風景。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