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二、竹苞、一合酥,文人趣聞雅談

想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跳入我腦海中的第一個形象就是孔乙己。那個想象中的孔乙己彷彿就站在那裡一般,孔乙己先生的名言言猶在耳,“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做“偷”呢,是“竊”非偷也。”又說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兩處細緻入微、傳神著墨地描寫,活脫脫勾勒出一個孔乙己站立在你的腦海中。作為一個文人,他是無比驕傲具有優越感的;應該講他的學問也是非常不錯的。他所以苦悶的沒有取得功名以致潦倒和有無真才實學之間其實並無必然關係。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汗牛充棟,比如范進中舉,實在不是才華,乃是考官見他年級大出於憐憫,又比如天王洪秀全也屢試屢敗,乾脆另闢蹊徑,還差點拿下天下呢!你能說洪秀全花拳繡腿沒有真能力?

蟲二、竹苞、一合酥,文人趣聞雅談


自古於今但凡名流大家在很多風景名勝留下題刻不勝枚舉,經年累月這些題鐫也一點一滴漸漸地“養成”(生髮)了氣質與山石古木花香草美同氣連根融合到“整幅”美景當中了。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邊石碑上,還有泰山萬仙樓附近登山路旁都能發現“䖝二”字樣的題刻。你可知道,作何解?

泰山自古以來就素有“天下名山第一”、“五嶽獨尊”的美譽,也是歷代帝王封禪、文人墨客喜愛登臨和詠歎的對象及所在。宏大的泰山山體上從古至今留下了許多名人的石刻、碑碣,這許多的題刻更加加持、厚重了泰山文化精神氣質。西湖之美名揚寰宇,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溢美之辭不勝枚舉,自不必多言。

為何兩處名勝皆有“䖝二”的題刻?無疑兩處的題刻肯定都指向一個共同標的。背後衍生的含義其實風雅至極。西湖湖心亭的“䖝二”據說就是知名皇帝知名詩人皇帝知名旅遊皇帝乾隆所題寫。泰山萬仙樓山體上的“䖝二”題鐫者是光緒年間歷下(濟南)劉廷桂,此人名氣當然無法與乾隆爭鋒。但你想想,不是一般人能有資格在泰山上題鐫的?劉廷桂題鐫時間比之乾隆晚了一百多年。劉廷桂,十二歲中秀才,可見一斑其才學,人送綽號“劉十二”,當時之名士。

“䖝二”,就是繁體字“風月”二字各自去掉(無)邊,引申的意思就告訴遊客,泰山、西湖實在太美了,風月無邊(風月沒有邊框)!是不是有趣。文人的遊戲,文人的意趣,文人的文化、文人的風流造就了兩處本就名勝處所更多了一處人文景觀,真是美好啊!

西湖湖心亭的“䖝二”,以前另有說法這是描寫《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白蛇和小青蛇兩條蟲(蛇)遊玩西湖的意思,其實是以訛傳訛罷了。但不能否認《白蛇傳》中故事發生地就在西湖。

還說一個清代乾隆朝的事。富可敵國的大貪官和珅當年修了一座宅院,後花園中新建了一座涼亭就邀請紀曉嵐給題字,紀曉嵐多次推辭不得只得應允,思前想後紀曉嵐揮毫“竹苞”二字。對和中堂解釋說取“竹苞松茂”意,和珅很開心,於是製作牌匾高高掛起。後來,有一日乾隆來和府探視,見到此匾額於是大笑。點破曰:竹苞拆開是在罵和珅“個個草包”。和珅有苦難言,吃了沒文化的啞巴虧。

話說三國時代有一天,有外國使者給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應當是名優土特產品。曹操嚐了一口,突然想到一個點子打算探一探文臣武將的才智深淺,於是在酥盒上豎著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拿給群臣面前。大臣們面對這盒酥,不知何意。唯獨楊修看了盒子上的字,竟拿取給大臣們分吃了。大家問他:“吃丞相的東西會犯錯誤吧?”楊修說:“就是丞相吩咐的,我只是執行他老人家的意思。”過後,曹操問楊修,楊修從容回答說:“我是嚴格執行丞相命令啊,盒上清清楚楚寫著‘一人一口酥’。

再說個“囗冂”,讀作guo jiong,原理同䖝二。也是文人墨客的一種知識較量、腦力比拼。“囗冂”這兩個字是中間都缺“零件”,是日月無心的演化。你猜到了嗎?

我們生活中身邊也有大量這樣看似複雜變形的漢字或單字組合形成的合體字,實際經過不復雜的分析可以瞭解其內涵。比如最常見結婚時用的雙喜字,就是兩個正常的“喜”左右黏連在一起,正像是兩人的結合(結婚),寓意口彩都很好。喜上加喜,結婚就圖一個喜慶氛圍,對吧?

蟲二、竹苞、一合酥,文人趣聞雅談


下面兩個“招財進寶”和“黃金萬兩”的合體字生活中也很常見,將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的美好情感都融入到“畫”裡了。

蟲二、竹苞、一合酥,文人趣聞雅談


蟲二、竹苞、一合酥,文人趣聞雅談


最後一個很有名氣,我們知道它怎麼讀,但我們沒人會寫,一般字典、字庫甚至《康熙大字典》也沒有收錄。它就是陝西名吃“biangbiang面”的biang。這個字的發明據傳說有一個秀才進麵館想吃碗麵但囊中羞澀,於是和麵館老闆商量為麵館題寫一塊店招換一碗麵吃。老闆同意後,秀才就以便邊寫邊唱到:“一點上了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掛個丁丁叫馬槓,坐著車車逛咸陽。”唱完的同時一個新的字也就誕生了。現在成了一種陝西面條的專用名詞了,想看到它也不算難。

蟲二、竹苞、一合酥,文人趣聞雅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