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要深入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充分報道各地區各部門聯防聯控的措施成效,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蹟,廣泛普及科學防護知識,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重要講話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一場形勢嚴峻的疫情防控戰,

早在全國各地打響。


抗擊疫情的一線,

醫護人員用自己的專業救死扶傷,

傳遞著“善”;


守護戰場的後方,

社會各界用自己的方式馳援湖北,

傳遞著“愛”;


紙短情長,

有這麼些福建兒女,

用一些特殊的書信,

傳遞著初心和使命


一封請戰書


“我是共產黨員,我請戰!”

“請交給我,我是黨員發展對象!”

“我上,我是入黨積極分子!”

“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

“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疫情發生後,

搶著在《請戰書》上擰下手印。


每天接觸大量呼吸疾病患者,

值守發熱門診,

以實際行動彰顯“白衣天使”的擔當。

她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是消防員唐華濤的妻子,

兩個孩子的母親。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在值守發熱室之前,

李麗挑選了各式消防車模型、

一次性買了很多罐奶粉,

還有大女兒喜歡的醫生布娃娃。

“我也怕,哪天進去了就出不來。

但這個時候,我們必須上。”


我們是一名醫生來自福建紀檢監察00:0005:35

(作者:孫世明,福建省作協會員;朗誦:樂甦、盧凌雲等)


一份入黨申請書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我信心滿懷地寫下這份入黨申請書,

一定按照共產黨員標準,

鍛鍊自己、努力工作,

在疫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收到了前方“戰士”趙培培

從武漢疫區通過電子郵件形式

寄來的入黨申請書。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趙培培的上班地點在綜合樓4樓。

每個病區大約收治40到50個人,

包括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患者,

即感染肺炎的重症患者。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趙培培忙碌的側影

每天下班時,

全身衣服都是溼透的,

工作服都是汗水。

每一次脫下口罩,

臉上都會留下深深的印記。

然而,她心中所想的,

始終都是:不負使命


_

_

_


一篇日記


2月5日,

連續忙碌多天後,

從前線發來了她的援鄂日記。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夜班結束,回到酒店,

看到老公發來的兩個孩子的視頻,

聽到他們喊著“媽媽”,

問我什麼時候回去,

眼淚控制不住地往下流,

我多想抱抱孩子們,

親親孩子們啊,

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頂著疲憊的眼皮,

仍然無法入睡,

心思無法傾訴,

只能藉助文字表達出來,

方能減輕相思之苦。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出征的那天,高藝濱與同樣是醫務人員的丈夫姚躍鵬一起合影


這是來武漢的第十天,

因為上班路程差不多15分鐘,

再加上穿防護用品的步驟繁瑣,

明天我們都要提前50分鐘出發,

方能準時上班,

接替上個班次的“戰友”們。


脫防護用品一樣的繁瑣,

脫去防護用品,

我們如釋重負,

留下來的是我們臉上深深的印記和

鼻骨隱隱的痛,

不過我覺得很充實很滿足,

因為我為武漢的防疫情阻擊戰

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偉大事蹟相比,

這些不算什麼!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也是妻子,也是女兒,

我有普通人的情感,

會想孩子,想丈夫,想媽媽,

想家裡的一切。

但是,我更是一名中共黨員,

一名醫務人員,

我更應該心繫國家,

走在群眾的前面,

發揮黨員的積極帶頭作用,

積極防疫抗戰,

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刻,

他們逆風而上;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

他們請纓出征。

他們是父母的孩子,

也是孩子的父母,

但是穿上“白色戰衣”,

他們必須義無反顧。


_

_

_


一張小紙條


院感疾控處副研究員吳凡,

是福建省對口支援宜昌市

防治新冠肺炎首批支援隊成員之一。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臨行前一晚,

母親特地準備了一桌吳凡愛吃的菜,

而身為退休語文老師的父親,

神秘地塞給她一張紅色小紙條,

寫著父親為女兒作的一首踐行小詩: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寫給女兒出征湖北抗疫前線之際


你是戰士,

雖身上不穿軍裝。

你盡天職,

一心為救死扶傷。

你有大愛,

離親人奔赴遠方。

你別後顧,

家裡事我們擔當。

你好勇敢,

衝向無硝煙戰場。

你去戰鬥,

只是聽不到槍響。

你真英雄,

儘管沒有掛勳章。

你是寶貝,

望著你平安回鄉。


老爸老媽

2020.2.10於福州荷塘月舍


更暖的是,

同樣作為一位女兒的父親,

特意為其和詩一首《我》,

續寫了這段“宜建鍾情”。

“我尚英雄,‘逆行’天使最棒。”

相信,定會凱旋。


_

_

_


一紙情話


2月3日,

大田縣廣平鎮黨員幹部塗永義

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家書


134位鄉親從湖北、武漢返鄉,

已經離家九天的他,

每天冒著風寒、雨水,

白天勸聚集,晚上勸打牌,

同時還得做好返鄉人員心理疏導。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塗永義勸說鄉親不要聚集


妻子出於對他的擔心,

寫下了這封愛的告白。


(向上滑動啟閱)

親愛的:

看著疫情愈發嚴峻,我忍不住想給你寫信,想向你表達我和孩子對你的思念,對你在基層防疫的擔憂,更多的是讓你能繼續安心的工作。


這個年過得十分漫長,你離家九天,我卻感覺好幾個月了。正月初一晚上十點多你收到返崗上班、抗擊疫情的消息,初二一早便出發,還來不及和在睡夢中的寶寶說再見,我以為只是去一兩天便能回來,不曾想疫情愈發嚴重,你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不曾回家。在你離家的前幾天,寶寶每天都在問我:媽媽,爸爸去哪了,我想去找爸爸。我告訴他:寶貝,爸爸去打仗了,就像奧特曼打怪獸一樣,保護著大家,等打贏了,爸爸就會回來找我們了。以至於到後面寶寶會主動告訴我:媽媽,爸爸變成奧特曼了,去保護大家,等打敗了怪獸,爸爸就回來了。在三歲孩子的眼裡,不知道外面世界發生了什麼,只記得你是他的奧特曼,是他心中的大英雄。雖然你不是醫療救護人員,但我知道你的工作也同樣重要,每天我都在關注疫情的發展趨勢,都在心裡期盼著你回家的日子。只有看到你的一些工作動態時,我才能知道你在做什麼,除了下村宣傳防疫知識,還要對聚集的村民進行勸散……


初四上午通過你同事得知你沒口罩時,我腦子一片空白,你是我和孩子的天、我們的頂樑柱,我完全懵了,待我緩過神來,趕緊找好友、同事到處籌措口罩,一個、兩個……終於籌到十個,便趕緊發朋友圈求助寄東西,幸運的是順利寄給了你,後面看到你戴口罩工作的照片時,我的心裡的一塊大石稍微放下了,當得知晚上九點多時你還在回去政府的路上時,我更多的是心疼。每天都在微信給你發消息提醒你勤洗手、戴口罩、回宿舍洗熱水澡……看著每天我們的微信聊天記錄只有我的自言自語時,內心各種滋味,如果是平常這樣我肯定會對你發脾氣,但現在的我對你的只有無盡的思念和擔憂。


擔心你耐心勸散村民被我打斷,擔憂你認真摸排被我打擾,害怕你熱心宣傳被我叨擾,除了關注你們政府工作信息動態來了解你的動態外,我能想到的就是在與小夥伴工作交流之餘順帶問起,我不敢給你打電話、視頻。前幾天,得知村民對你工作不理解而做出的一些行為,像針一樣扎到我的心,憋屈的眼淚止不住,如果可以,我想當面問他們:如果你們的丈夫、你們的孩子,大年初二離家上班,每天下村給你們宣傳防疫知識、每次苦口婆心勸你們在家待著,我們不是來串門的“敵人”,是防疫知識的宣傳員和勸導員,你們不配合甚至個別村民說是工作不到位、不作為,你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抱怨過後,自己在村級勸導中發現,現在村民對疫情的盲目自信才有他們的不理解,而我更理解你的不容易,縱然心裡對你會有一些抱怨: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也沒有時間關心我,但我知道你是為了更多人的健康,用自己的默默堅守在做著一件勇敢的事。親愛的,我想說你可能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親,但絕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和基層幹部,我和孩子也為你感到驕傲,我會帶好孩子,照顧好這個家,你不用擔心我們,你自己在外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只願這場“戰役”早點結束,你能早點回家,讓我為你煮上一桌熱騰騰的飯菜。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塗永義一家三口合影


今年的春節,

年味裡混雜著消毒水的味道,

更揉進了初心的味道、使命的味道。

他陪伴不到父母,

照顧不到孩子,

關懷不到另一半,

他的家庭角色確實不夠出色完美,

但他卻讓自己的角色無限美麗並盡情綻放。


_

_

_


一封家書


大年初二,

廈門市思明區黨風政風監督室

紀檢幹部黃珍,

瞞著父母來到濱海街道,

持續奮戰在基層防疫一線。

3月5日,她給父親寫了一封信,

分享她的體會和感動。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

晴空萬里,不負花期


親愛的爸爸:


很抱歉又一次沒有接到您的電話。請別生氣,我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您一直在為我擔心。親愛的爸爸,請您放心,我很好,我們這些戰鬥在一線的人,都很好。


年初二的下午,我不忍讓您和媽媽擔心,編了粗糙的理由,便出發來到了濱海街道。


濱海街道的曾厝垵社區是一個美麗的旅遊景區,這裡商戶多,民宿多,外來遊客也多。這天下午,我們的紀委書記蘇德本剛從動車站趕到濱海,召集短暫的碰頭會後,我們便將任務分解,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陣地中去。作為一名黨風政風監督室的紀檢幹部,我負責牽頭這次疫情監督檢查工作。我的戰友們比我更辛苦,他們分成6個組,無論白天黑夜,無論週末雨夜走遍全區98個社區,開展疫情知識入戶宣傳、聯絡企業瞭解情況、排摸社區防疫防控情況。路上的行人很少,寒風中的我們,紅色的身影,很小也很醒目。


爸爸,您知道嗎?這場疫情,讓原本早該到來的春天來得遲了些,讓習慣了等待,習慣了說來日方長的我體味到了世事無常。而這一個月來,聽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的感謝,心頭暖暖的。我們是最基層的監督者,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是否真正落實到位了,只有跑到一線,才能清楚瞭解。只有監督好了,老百姓才能安心。這段時間裡,我們去了居家隔離人員的場所,我們檢查了一線的社區測溫卡點,我們走訪了農貿市場、超市,我們入企指導復工復產……每天奔波在思明區的大地上,我不覺得累,也不覺得苦,因為這是職責所在,這也是使命所賦。


親愛的爸爸,雖然您不說,但我知道,您是位英雄。在我兩歲的時候,您懷揣著媽媽的情書,毅然衝進了越戰的戰場,我知道您心疼我和媽媽,卻肩負著保家護國的重任。您說,當年媽媽家書裡的一句“安心上戰場,等你平安歸來”,感動了您一輩子!毅然決然堅守崗位的您,缺席了我的童年,而在保家護國的一線,您卻從未撤退。還記得讀書時期,您頻繁輾轉駐地,而我小小年紀卻只好住在學校,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求學,很久很久才能見您和媽媽一面。說實話,聽不懂方言的我哭過、懊惱過,為什麼我的童年,比別人辛苦?但現在,在這樣的時刻,我深深理解了您。是您,教會了我在困難面前勇於擔當;是您,教會了我在職責面前堅守初心。


時光如梭,2020,庚子開年,您的女兒,踏上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感謝您和媽媽,一直做著我最堅強的後盾。在這場“戰役”裡,我知道很多人,都比我更辛苦。我看見很多很多個深夜,疾控中心的燈火始終通明,黨員們勇敢面對病人、病例標本,爭分奪秒做好病例流調、終末消毒、應急物資保障,而疾控人的年夜飯——一盒盒方便麵放在茶几上,還來不及吃。


我還看見凌晨兩點的夜裡,我們監督檢查組許文善組長帶領著林青、吳志峰兩位老同志,冒著大雨夜巡了社區每個體溫監測點,一直忙到天亮,沒有半句怨言,而我的心卻在默默地心疼著。三位老同志的年齡之和超過170歲,臨近退休卻依然盡心盡責、默默奉獻,只為全力遏制疫情,只為守護每家每戶平安健康……這個冬天,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動,讓我歡喜讓我憂,讓我心疼讓我牽掛……


感動的畫面真的太多太多,爸爸您說過,每一個平凡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我相信,冬天過後,我們的努力一定會給春天一個勝利的微笑!


親愛的爸爸,感謝您對我綿長而深遠的愛。其實,像我一樣連續奮戰在基層一線的紀檢幹部還有很多很多。真的是無數人的負重前行,築起了人們的歲月靜好,換來幸福思明的平安美好。


爸爸,我始終相信,待晴空萬里,定不負花期。願所有的等待,都迎來柳暗花明。所有的付出,都換來健康平安!


愛您的女兒:珍珍

2020年3月5日


曾經,軍人父親

教會了她在職責面前堅守初心

如今,她也學著父親的模樣

義無反顧奔波在“疫”線

“爸爸,我始終相信

待晴空萬里,定不負花期。”

是的,我們也相信。


_

_


壯志鏗鏘、不負韶華。

和衷共濟、心手相牽。

向“逆行”的英雄們致敬!

向“一線”的英雄們致敬!

向英雄們的家屬們致敬!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們終將勝利!

我們必然勝利!


_

THE

END


綜合來源:時空政和、生態周寧、龍海市融媒體中心、三峽日報、國控醫療涵江醫院、三明市紀委監委、莆田市涵江區紀委監委、廈門市思明區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