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湾 好地方

黄泥湾 好地方

——为黄泥湾系列丛书《古村雅韵》序

凡是上塔市人,都知道黄桥村有个叶家洞,其中黄泥湾大屋最负盛名。记得儿时,长辈们常说这幢大屋风水好,出人才。我离开家乡十多年后,因工作关系,上世纪末曾陪省文物局专家考察过黄泥湾。当时,因故乡而生情,有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也为平江有这么一处气势恢弘的古建筑感到欣喜。出于文物保护的职责所在,我认为乡村古建筑应重点加以保护。

真是事随人意,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黄泥湾大屋这座深山“闺秀”,开始显姿露色。2013年,大屋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泥湾大屋榜上有名。更惊喜的是,岳阳市委讲师团原副主任刘生康教授牵头组织编撰的黄桥村《乡土百年》系列丛书,已陆续问世。

目前,丛书的第三本,《古村雅韵》已成书出版,刘教授与作者邀我为该书作序。作者叶林岚先生是上塔市有名的中医师,又是当地乡贤人士、我的前辈。这事难了,我当即推辞。更重要的是我对古老礼仪文化不太了解,怕弄巧成拙,影响书的质量。后来刘教授再次电话约我,说“文章千古事,一定要写”,那就只能试试吧。

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自原始社会的远古时代发脉,至西周“三礼”名著问世,才日臻成熟。由于中华民族广袤地域与众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便产生了地域与民族之间多种不同的礼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域的礼仪文化经过南来北往、东向西行的相互影响,又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礼仪形态,可谓风情万种。

就平江而言,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东南西北四乡的礼仪程式就千差万别,有“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之说。以老百姓最常用的婚丧礼仪为例,北乡的南江地区,紧靠湖北通城的黄泥湾一带在收亲嫁女的礼节上有别于其他乡镇。如女方出嫁,“满门礼”讲究的是以猪肉为主,男方在起亲之前,要将一、二担肉送到女方家中。祖父母、太祖父母、父母亲每人四、五十斤不等,其他七叔八婶也是以肉当礼。有人笑称:南江妹子兑肉吃,是搭了通城人的气候。又如红白喜事办筵席,也讲究有别。上塔市一带,客人的座位安排非常严谨,纰漏不得。开席前,主陪在正堂中间照单呼客,其他若干附陪纷纷从客人就座的不同房间,将客人请至该坐的座位上。如有陪客疏忽,坐错了位置,客人立马发飙,离席而去。此类场景本人也见过不少。可谓礼性不周,后果严重。这就是礼仪文化的地域性,或者说是中华礼仪文化遍布全国不同地域的若干“小环境”中的一个。这些无数个“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应该从她的根系与土壤中去寻求答案。需要人去探讨。

而林岚先生就是研究中国礼仪文化的践行者。他所著述的《古村雅韵》是地处湘东北,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上塔市一带,南宋开始在南方盛行的《文公家礼》为主要根系的礼仪文化大全,并将其作了较为详尽的诠释。同时又客观地记录了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黄泥湾周边地区“小环境”礼仪文化特色。书中容量大,脉络清晰,是作者几十年的厚积薄发之作。我相信《古村雅韵》的出版,既是黄泥湾《乡土百年》丛书的重要研究成果,又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一大贡献。我为《古村雅韵》叫好,并向林岚先生致敬。

关于黄泥湾大屋蕴藏的文化内涵,我想借此机会,从文化的视角谈点体会。

我认为,黄泥湾大屋的“内秀”与中国意象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什么是中国意象?即:画外之意,象外之象(缘自中华美学辞典)。意,即主观,表达的是情和理;象,即客观,显现的是形和神。黄泥湾大屋虽经200多年的风霜雨雪,尽管与现代人的居住形态别样风情,而她的形和神却不乏风韵,且熠熠生辉。大屋的建筑风格属典型的湘北古建特色,在平江境内,此等规模与风格的古建筑虽不属个体,但黄泥湾大屋的文化厚度却是其他古建筑很难攀比的。如仍在大屋内高悬总共32个字的八大牌匾,彰显的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每块牌匾都有人物,都有故事,都有其传承养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仅举一例,“后学津梁”匾,承载的是黄泥湾大屋创建者叶善林之孙、清末秀才叶衡甫一生致力于尊学重教,先在上塔市创办九所小学,又为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现南江露江山中学前身)奔走呼号,殚精竭虑。时任平江知县钱葆清亲授此牌褒奖。当我们仰视“后学津梁”牌匾,一定能够读懂她书香文化的一脉风景。

不是吗?200年前黄泥湾大屋的创立者叶善林先生在上塔市境内大办私塾,兴建书院。他所推行的虽是“唯有读书高”的旧制理念,但他家族的代代后辈的身体力行,发扬光大,播种文化,传递知识,造福桑梓,使本地区苦送苦读蔚成风气。在剖析黄泥湾多种文化现象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我忽然想到很多年前获悉的一真人故事,并牵发我敏感神经的激情。故事讲的是一户世代居住于紧靠黄泥湾大屋的冬桃山半山腰的农民家庭,为送孙儿下山读书,年迈的爷爷挑着一担箩筐,一边装孩子,一边装与孩子等重的石头,早送暮归20多里山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着担子上的希望。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找到当年的爷爷,但我见识了时下冬桃山、张师山仍有数十担同样的箩担和祖辈们、长辈们坚守着相同的信念。采访中,我记下了他们的影像。并创作一首歌曲《山路》:山路亲亲/山路弯弯/山路上爷爷挑箩筐送我到上学的地方/……山路亲亲/山路弯弯/山路把古老的故事一遍一遍的讲/……一代代的读书梦/装满了几箩筐/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书香万年长。

南江地区素以“书乡”著称,我不敢说“书香南江”的荣誉发端于黄泥湾,但至少与黄泥湾有孕育期的血亲关系。我应该为他们歌唱。

北京卫视曾创办过一档“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栏目,我联想到,如果将黄泥湾古村落系列文化意象串成一串,搬上更大的舞台,不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精神家园”的一部鲜活的摹本吗?

(作者系原平江县文广新局副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