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一章 有無相對 任何物質都具有魔性和神性,是為悟


《道德經》第十一章 有無相對 任何物質都具有魔性和神性,是為悟


【原文】

三十輻(fú)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埏(shān)埴(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záo)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輻條聚繞著一個車軸,因為中間是空的,才有車子的作用。揉和泥土做成器具,因為中間是空的,才有器具的作用。開鑿門窗建成房屋,因為中間是空的,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帶給人們便利,“無”才是最大的作用。

《道德經》第十一章 有無相對 任何物質都具有魔性和神性,是為悟


【悟道心得】

一、空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空無的杯子才可以裝水,空無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只有讓自己的心達到“無”的廣大境界,才能有空間容人容物,才能造就大自在、大圓滿的人生。

二、“無”是一個超越自我狹隘的大空間、大格局,胸懷和格局決定了一個人到底能走多遠。

三、“有”是看得見的物質世界,“無”是無邊無際的宇宙整體與起源。無與有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缺一不可。

四、當您成為自己無形的環境之時,您就是道,您就是把芬芳給予這個世界,整個宇宙透過您也將送來愛的祝福!

五、舍下吧,舍下您對名利迷惘的執著,回到空無境地,自在發展才能真正生長!

六、任何物質都具有魔性和神性,魔性記錄著人的負面思維,神性記錄著人的正面思維,一切禍福都是人自招的,這是宇宙法則。

七、人的生命不能空轉,但卻要有留白,留白才能讓我們畫更美的圖畫。

八、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生命負起全部責任,自己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九、不要老想表揚,不要老想是非,不要老想佔有,不要老想依靠,不要老想控制,內觀自己,做好自己,玄玄之中有奧妙!

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四種心藥合制而成,就是專門治理“是是非非”的一帖良方。

十一、接受自己的不足,是愛的開始,是轉變的開始,是美好的開始,是希望的開始,是一切的開始!

十二、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種出來的。

十三、生命的自在圓滿不是把自己凌駕於萬物和別人之上,而是放空心靈,與世間萬物相溝通,與大眾相連交融,這才是天長地久的奧秘!

十四、守得住內心的大道,那將是我們無盡的財富。

十五、只有自己的心合於道,才能去善待他人、善待萬物。

十六、執著必然帶來痛苦,放下是良方;虛空妙用,才得無窮!

十七、不求是貴,少病是壽,夠用是富,無慾是福,感激是喜,簡單的“無”可生五福,有個“無”真好。

十八、人生挑戰中所有失去的東西和力量都要到內心尋找,一個人的心靈世界只有建築在無慾、無為的基礎之上,才能讓人生充滿著永恆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