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其實,只要是拿到醫療器械許可證的體溫計(也就是有【械】字號的體溫計),從統計學上說它都是能測準體溫的,因為要拿到這個註冊許可,是需要同時通過國家藥監局規定的實驗室黑體測試和臨床反覆測試以驗證它的準確率。

黑體測試:在實驗室進行,通過反覆多次測量恆定37攝氏度的物體,來判斷被檢測的體溫計是否量得準;

重複性測試:在我們人體上做臨床測試,抽取0-1歲、1-5歲、5歲以上不同年齡組的病號各50例,總共150例進行體溫測試,以確認準確性。


但目前市面上沒有體溫計能夠做到“絕對”的準確,因為受到外在環境、測量的手法、測量位置等等影響,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偏差,包括我以前用過覺得還不錯的博*耳溫槍、歐**電子體溫計,也都有出現測不準的時候。

接下來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為例,咱們逐一來說它們的使用手法和要求,幫助大家提高測量的準確率。


電子體溫計

娃不配合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電子體溫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與經典水銀體溫計差不多,從理論上來說,是最適合寶寶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利用率卻不高,因為它操作難度大又費時(需要3-5分鐘才能讀數),娃很少有這樣的高配合度。而一旦操作不對,就會導致結果不準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電子體溫計測不準的重要原因。

  • 測腋溫:要準準地夾在娃的腋窩底下,保證體溫計金屬頭完全被肉肉遮蓋住,還要讓寶寶把手肘貼胸夾緊了防止體溫計跑偏、掉落。給娃測完全看心情,有時候肯,有時候不肯。
  • 測口溫:6歲以下的娃基本不用考慮了,因為要把電子體溫計金屬頭部位壓在舌頭下,然後閉嘴3分鐘,還不能用牙齒咬體溫計(這很重要),小寶寶很難配合到位。
  • 測肛溫:需要把體溫計的金屬頭插入肛門2.5cm左右,操作難度和退熱栓差不多。如果娃抗拒,千萬彆強行操作,有風險。
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耳溫槍

一定要把耳道拉平直,3歲以下的娃不建議用

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耳溫槍測溫挺快的,2秒就能讀數了,前提是你操作得當,娃也配合。因為,它測量的是鼓膜的溫度,要塞到耳孔裡才能測,而人的耳道並不是直的,所以測量的時候需要牽拉平直,用耳溫槍的探頭對準對側眼角和耳垂連線的中點來測:

  • 3歲以內的娃測量耳溫時,需要將耳朵輕輕拉向後下;
  • 3歲+則要向後外上方提,才能將耳溫槍放在正確的位置。而孩子不一定肯乖乖配合。

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建議3歲以下的娃都不要用耳溫槍,怕操作不當會傷到耳道。

另外,還有一些使用小細節,不注意的話,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1、耳溫槍有不同的種類,有的需要戴一次性的“帽子“,有的不需要。如果搞錯了,或者“帽子”有破損,測出來的溫度就是不準確的。

2、如果有耵聹附在鼓膜上,或者耳道中間有耳垢,也會造成測量的偏差。

3、短時間內多次反覆測量,耳溫槍本身的溫度也會影響耳道的溫度,進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額溫計

操作最便捷,精準度容易被影響

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在自然界中,在絕對零度(-273℃) 以上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輻射能量,並且這個能量的大小與物體的表面溫度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反過來,

通過對物體自身的紅外能量的測量,再配合對應的算法,就可以計算出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線體溫計包括額溫槍測溫的技術基礎。

額溫槍是在非典期間發展起來的。因為額溫槍是非直接接觸式(距離額頭1-3cm)測溫,可以避免人群交叉感染。主要用於公共場所比如醫院、親子游樂園、幼兒園等公共場所的大範圍發熱排查。所以對於沒有配合度的新生兒、敏感型寶寶、跟你對著幹的娃都能輕鬆搞定,甚至於娃睡著了都能照測不誤。


它的另一個優勢在於,測量速度飛快,基本上1秒就能搞定;但同時,測量的環境是非封閉的,所以測量數據會受到外在因素干擾,比如外界空氣、皮膚乾溼度、測量距離等。因此測溫時額頭應保持乾燥 、不要用頭髮遮蓋;不要在風速比較大的地方測量;運動、外出後,建議休息10分鐘再進行測量。

1分鐘育兒經|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測溫準?

最後,建議使用大廠的額溫槍,質量有保證。比如樂普小藍點,採用德國海曼傳感器,聚光杯是純銅鍍銀的,眾所周知,銀是最佳的導熱材料,所以小藍點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更高。而小廠額溫槍做工劣質,採用塑料,內置算法也是盜版的,不僅不準確還浪費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