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宗祠,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地位和荣耀,是一个家族文化传承最好的存在方式,也是维系家族情感最重要的地方。从古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各式各样的宗祠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尤其在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都保存有大量的宗祠。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福州螺州的陈氏祠堂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历史有特色的一个祠堂,是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出资倡建。祠堂内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螺州陈家自清道光年间任刑部尚书的陈若霖始,世代簪缨,有兄弟父子叔侄同榜进士之荣华,清末代皇帝溥仪之师陈宝琛兄弟6人,三进士,三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陈氏家族不仅在封建科举时期出过许多进士和举人,出过许多高官和显贵,在民国和革命年代也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有革命先驱,有专家学者,有领导干部。现代的名人有陆军中将陈长捷、海军中将陈庆甲、交通建设学家陈体诚、福建师大教授陈矩孙、经济学家教授陈岱孙、科学院院士陈彪、物理专家陈萀等等。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想要知道陈氏宗祠的地位有多高,光看着这里悬挂的牌匾和题字就让人不禁发出一阵感叹,多个御赐牌匾赫然在目,门口还留有清末重臣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亲笔题词,陈宝琛这个末代皇帝的帝师得到了非常高的荣耀。宗祠的院子里还有前国家领导人给我国杰出的教育家, 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陈岱孙先生的亲笔信,每一个字都饱含了学生对于老师的深厚情感。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出了帝师的陈氏宗祠,陈氏家族的荣耀

关于陈氏的经典故事实在太多,陈氏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付出也数不胜数,陈氏之所以百年不衰,人才辈出,都源于家族百年来重视教育有关。以皇帝的老师陈宝琛命名的“陈宝琛教育基金会”更彰显了陈家百年来对教育的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家族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应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