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回來吧,是媽的錯”“不,你媽這麼辛苦,她怎會犯錯?”

池魚/文

01

婚姻裡的婆媳矛盾,就像是雨後破土而出的新芽,層出不窮,而且不分年紀。

以前見得最多的,是父母那輩的婆媳矛盾,感覺周圍的長輩,鮮少有人和婆婆能夠真正心平氣和表裡如一的和睦,我媽和奶奶也不例外。

都是表面上客氣,但背地裡沒少吐槽。

說實話,有時候我感覺我媽也有很大不對,她在對待奶奶的事情上,因著原本的不滿,所以總存著一些偏見。

原本以為,到了我們這一代,應該能好不少,因為曾經都是兒媳,何苦再來為難自己的兒媳?誰知周圍結婚的同學朋友,婚姻裡婆媳矛盾還是無比尖銳。

就說林意吧,她對婆婆的不滿,已經到了見著人便感覺煩的地步,婆婆饒是什麼都不做,就站在她的面前,她都感覺心裡膈應得很。

當然,她不敢把這種不滿表示出來,只是默默藏在心裡而已。不然,要是說出來,她和老公肯定又得鬧矛盾。

因此,她也提出一個意見:以後能不和婆婆待一起,儘量不待一起。

其實,她和婆婆在一起的時間原本就不長。結婚以後,她和老公住在市區,婆婆和公公在老家縣城,每半年回去一次,她對婆婆還是沒有任何意見。

事情是從婆婆說想過來玩一段時間開始的。

來了以後家裡是婆婆做飯,她有時想睡懶覺,但婆婆天天早上六點半不到就把他們喊起來吃早餐,不起來的話就一直在門外不停敲門,一直喊。

她婆婆聲音本來就大,這一喊肯定都睡不著。

她給老公說,讓他和婆婆起來吃,她就不起來了。婆婆因此有些不滿,說:自己辛辛苦苦趕早為她做早飯,她不吃是不是嫌棄他們農村人做得不乾淨?

這頂帽子可扣大了,她說自己只是沒這麼早吃早飯的習慣而已。而且,這早飯做來是大家都吃的,怎麼能說是為她一個人做的呢?

“老婆,回來吧,是媽的錯”“不,你媽這麼辛苦,她怎會犯錯?”

02

婆媳矛盾,多是源於生活中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

其實這些事,在孩子和母親身上也經常會發生,但父母和孩子因著血緣關係,總是能夠有著更強的包容能力。

比如,就像吃早飯這件事,如果是她的母親每天六點剛過叫她起來吃早飯,她應該還會有點發脾氣,但母親肯定依舊不會生她的氣。

同理,換成了婆婆做早飯,如果是她的老公不吃,婆婆只會擔心兒子的身體,滿是關切。但如果是她不吃,她就成了浪費婆婆心血的兒媳。

婆婆說她有點不識好歹,而這話竟然是她的老公轉述的。

她老公原本告訴她這話,是認為母親說得有道理,想讓她改改脾氣,配合一下老人,早點起來吃飯也就行了。

但她抓住的關鍵點是:你媽居然在你面前罵我?我在你面前說過你媽的不對嗎?

在這之前,她的確沒在老公面前說過婆婆,只是後來知道婆婆會向兒子添油加醋地說一些事情後,她便也向老公訴說了。

她的婆婆說話有點誇張,平時就是這樣的,比如,買菜的話次次回來都說自己花了幾百塊,她也不明白婆婆這樣誇大的原因,也沒去問。

只是從生活裡的一些小事,她更加了解到婆婆的性情:婆婆不是什麼壞人,但心也沒那麼好,至少對待她這個兒媳,時不時會藏點小心思。

在她婆婆眼裡,認為兒媳不管怎麼說,都是外人,所以時常會告訴她的老公,讓他不要全部信她,也不要把家裡的經濟大權交給她。

她的老公,還真就聽了母親的話。

“老婆,回來吧,是媽的錯”“不,你媽這麼辛苦,她怎會犯錯?”

03

她的老公,絕對不是媽寶男,但是在孝順母親這件事情上,也的確做得很好。

就像很多男人婚後維護母親的理由一樣:“我媽很辛苦。”她的老公說,媽為這個家操心一輩子,勞累一輩子,沒有享過什麼福,所以他作為兒子,自然想給母親一些補償。

林意並不指望自己和老公目前加上相識,一共不過四年的時間,能夠比擬他和母親的20多年。

她說,換個角度講,她的老公和自己的母親也不能比,這是兩種不同的情感,不能說有了妻子或者是老公,父母就不重要了。

父母依舊很重要。

她希望老公能夠做到的是,不過分偏心某一方,最重要的是,有時能夠哄哄她。

她道:“在我吐槽婆婆的時候,她人也不在,你就順著我的話說兩句就好了,我說完了氣就消了,就不會說了。他偏不,他就要和我槓,彎脖子瞪眼的,非說他媽辛苦,說我是在冤枉他媽,在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說他媽比我好多了。“

說實話,她原本是沒這麼生氣的,結果她的老公這樣一維護,無異於火上澆油,而她也間接地把這份不滿轉移到了婆婆身上。

她的婆婆在意識到兒子的維護後,腰桿也挺起來許多,原本有些不敢當著她面說的話,後來卻敢當面說了。

比如,她後來早上不起來吃飯,婆婆拐著彎說她懶,說別人家的兒媳多麼勤快之類的。

她的婆婆是個很喜歡比較的人,各種拿她和別人比,明知她身高不高,最喜歡說的話就是,誰家兒媳找得好,個子高,一看就有福氣。

她都不想搭話,後來婆婆管的事情越來越多,希望家裡的很多事都按照她的要求來,甚至包括鞋子怎麼擺,婆婆都作了規定。

她給老公說,讓婆婆回去,家裡的房子也寬,幹嘛非要和他們一起來擠?她的老公回,媽想玩就玩,我的家就是媽的家,兩人不歡而散。

“老婆,回來吧,是媽的錯”“不,你媽這麼辛苦,她怎會犯錯?”

04

後來,還是早上婆婆叫起來吃飯,她很不開心,因為頭一天晚上加班到半夜兩點多,週末好不容易睡個懶覺,婆婆的聲音準時6點過了在門外響起。

她說不吃,讓他們自己吃就行了。

中午的時候,婆婆一直說早上倒了不少飯,浪費得很,說了一遍再一遍,她感覺婆婆這是在針對她,道:“媽,你要覺得浪費,就把它們撿起來吃了吧。”

這句話,讓婆婆認為是在嫌棄她,說人老了就是遭人閒,兒子也靠不住,一邊說一邊哭,尾音還拉得老長那種。

她的老公臉色很難看,她自感無趣,收拾東西回了孃家,說還是把家裡留給他們兩個人吧,反正自己是多餘的。

兩天過後,她的老公就打電話來了,讓她回去,還說這件事是母親的錯,那天的確不該一直說。她本來氣就沒消,聽到對方的聲音更是生氣,沒好氣道:“不,你媽這麼辛苦,她怎麼會犯錯呢?”

最後婆婆回去後她才回去。

關於婆媳矛盾,生活中無一不是家家一本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在婆媳二人中演繹出來不一樣的情節。

林意說得對,結婚以後,能夠不和婆婆住一起,就不要住一起,少照面,這樣就能距離產生一些美,少掉很多矛盾。

如果避免不了,在婆媳關係中,作為兒媳是小輩,當然有的時候也得多理解和寬容婆婆,不少情況下,只是思維不同造成的不和而已,都沒有壞心眼,就把婆婆當一個普通的會犯錯的長輩就好,不要過分解讀。

但如果婆婆故意為難,那也不要委屈自己,因為誰都知道柿子挑軟的捏,你適當的脾氣,不過是在保護自己而已。

而還有一個人,他作為兒子,也作為丈夫的角色存在於兩人的婆媳關係裡,其實是至關重要的,他處理得好其中關係,一般婆媳都還是比較和睦。

但事實也告訴我們,那種不問青紅皂白只偏幫著母親的男人,真的只會把婆媳關係越弄越遭,甚至還會影響兩個人的婚姻,所以,男人在婆媳關係裡能做到明理真的很重要。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