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待,花朵不一定會開

教育界——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流行一句名言,“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靜待,花朵不一定會開


的確,教育的過程就是等待的過程,家長和老師滿心焦慮,把孩子逼得過急,只會適得其反。看看現在小學生戴眼鏡,初中生厭學,高三的自殺現象越來越多 ,家長和老師們不能再揠苗助長了,這種情況下,真該“靜待花開” 的。

於是,現在“靜待花開”又時興開來了,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採取順其自然毫不作為的態度。

家長和老師都是園丁,要想自己苗圃裡的花朵嬌豔盛開,哪能袖手等待?

花朵要盛開,種子是前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大豆種子,就別逼著豆杆上開出大朵的瓜花吧。人的個體差異太多,資質大不一樣。郎郎的父母當年若硬逼小郎郎去田徑場上做劉翔,姚明的父母硬要逼小姚明天天進奧數班狂補,結果會怎樣?滿大街隨處可見的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裡,有多少孩子不是戴著小眼鏡睡意朦朧的陪讀?

所以,要想花朵盛開,園丁首先得明白,是一粒狗尾巴草種子,就讓它長出狗尾巴花吧,只要它長得青綠,生得茁壯,開得充實,它也就能為大地奉獻一份綠意,一個園子不可能只是盛開著雞冠花,那樣人們也會覺得太單調了吧。

不管是狗尾巴草還是雞冠花,要想讓它開出花來,園丁們還必須有辛勤的耕耘,默默的付出才行。

花兒的秧子總需要鬆土,澆水,施肥。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必備的條件,物質生活能保障,精神需求往往易被大人們忽視。一旦孩子性格孤僻封閉,甚至抑鬱了,又怎能開出鮮豔的花朵?沒有代溝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幸福感絕對強得多。所以,多和孩子溝通,想盡辦法和孩子交流,是絕對不能“靜待”的。

非但不能“靜待”,對孩子還必須時刻留意,細心觀察,一個細微的表情或動作,往往能反映其內心世界。對爺爺奶奶皺眉,對姑姑舅媽撇嘴,是怎麼回事?中指與食指間黃色,偷偷抽菸了嗎?人學壞很容易,“勿以惡小而為之。”花草都還得觀察發現病蟲害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需除蟲修剪;樹人,哪裡那麼輕鬆隨意?

一株幼苗,要培育出花朵,如果土質不適合其生長,陽光照耀不到,園丁們可能會將其移植了。作為人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古有孟母三遷的美談,近有重金擇校甚至出國的趨勢。當然,能對環境作出選擇是需要有經濟實力的,但這並不就是無力選擇環境者就可以“靜待”的託辭。

花朵的開放是有季節性的,一株桃樹,它不是臘梅,怎能等到它到臘月開放?時光易逝,青春不待。我們訓誡孩子還常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自己對待孩子的成長,真能完全袖手等待麼?待他們難找工作了才勉勵其努力學習?待他們結婚生子了就會明白要勤儉持家?待老人都閉目了才讓其自己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

其實,“靜待花開”前面還有一句,是“默默耕耘”,真正的靜待,花朵不一定會開的。人才的培養如此,社會風尚的培育如此,民族文化的復興何尚又不如此!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斷章取義。若一味只強調靜待花開,要麼是以一種偏激勸解另一種偏激,要麼就是無能無為者的自我安慰。按規律辦事,育得花開吧,作為父母或園丁,你才會因盡了責任而欣慰,因終有收穫而喜悅。

作者:劉多勇,四川達州市達川區一中學語文教師。位卑未敢忘憂民。空閒時間愛寫點雜文時評,偶有詩文見諸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