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還是毀滅,長租公寓“戰疫”能否等來春天?

新冠疫情的殘酷,不僅考驗著每個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在考驗著長租公寓企業的運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長租公寓作為新興民生產業,雖然行業發展的故事還不夠長,但劇情卻足夠起伏。

很多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大都早就預想過了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也都在期盼著熬過艱難的2019後能迎來希望的2020。只是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成為了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下的“雙面”行業

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春節假期期間,個別分散式公寓品牌在疫情期間漲房租、“一魚兩吃”等行為引發了一輪不小的輿論聲討。儘管品牌方已經對外做出解釋,卻仍然很難緩解房東和租客們心中的不滿情緒。

這並不是行業的全部。日前,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疫情對行業造成整體損失的情況來看,中資產(包租模式)比輕資產嚴重;分散式比集中式嚴重。

相比集中式長租公寓,分散式長租公寓企業在擴張式發展和租金貸等模式下的現金流承壓或將更為突出,“自殺式漲價”下的“野蠻自救”更加凸顯了其資金的吃緊。而另一邊,集中式長租公寓則是在強勢的監管要求下壓力倍增。

從管控效率來看,分散式公寓不具備集中檢測和管理的條件,而專業化的集中式運營商大多具備系統化、智能化的管理體系和設備設施,因此實行標準化防疫措施的條件更為成熟,疫情防控的成效相對更為顯著。但同時,由於各級監管部門在疫情期間對集中式長租公寓門店的防疫防控要求更為嚴格細緻,導致其在採購防護物資、一線員工輪值和減免租金方面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重壓之下,目前來看,疫情期間集中式公寓企業的表現相對較為良好,在疫區人口跟蹤、租客管理、敏感群體隔離、隔離服務等群防群治工作上的效率明顯高於傳統小區或分散式公寓,對城市租賃人口的疫情防控也起到了更為積極的作用,由此也獲得了一些住客和管理部門的好評。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主體的訴求並儘量降低疫情所帶來的的經營損失,同時為租客提供更為高效的防疫保護——很顯然,對於長租公寓運營商而言,這是一場難打的“戰疫”。

中小公寓被迫離場?

無論是分散式公寓還是集中式公寓,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全國各地的返崗復工也在有序進行,相比剛剛經歷的防疫“硬仗”,疫情過後的生存之路才是真正的考驗。

如果說以前的公寓從業者苦惱的是核心運營能力的提升,那麼2020年的公寓從業者的更大壓力或許是來自於外部環境。

一方面,此番疫情導致公寓企業承受巨大的空置及退租壓力,企業現金流面臨嚴重考驗。

盈利難,一直以來都是長租公寓尚未解決的行業問題;在當前消極環境下,持續性的經營虧損或將更加難以維繫。

另一方面,2019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加強了對住房租賃市場的整頓。

從施工許可、改造標準、裝修材料、室內空氣質量、衛生環境、治安消防等多個維度加強對長租公寓管理的規範,政府相關部門對於住房租賃機構的准入和監管要求正在變得越來越嚴格。許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中小公寓,只能選擇主動花大力氣整改,或者被迫停業。

與此同時,中小公寓能夠得到的外部支持已越來越少。伴隨著行業在2019年逐漸迴歸理性,市場開始進入加速洗牌期。較為直觀的反映是,近一年多以來的機構投資已經明顯向自如、魔方等頭部企業傾斜;國家政策及金融支持方面,也出現更偏向規模化企業的趨勢。

水深火熱,生存唯艱,但他們也想要活下去。事實上,面對這些繼續選擇硬抗或苦熬的中小公寓運營商,很多管理效率相對較高、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的頭部公寓企業,也正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悉,目前業內已有部分頭部企業表露出對於併購的積極性。例如行業內營收規模最大的集中式公寓品牌——魔方公寓,正在通過各類渠道蒐集業內信息及合作項目,且已有多個成功收購案例。

E客公寓(西安高新區店)在2個多月前剛剛與魔方方面達成項目的整體轉讓,並進入雙品牌運營階段。藉助魔方提供的標準化運營體系,E客公寓(西安高新區店)在疫情階段的安全服務和防疫保障得以順利進行,防禦物資採購和人員動態管理等流程有序高效。目前該門店的疫情防範效果良好。

作為租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長租公寓行業的未來仍面臨著可見的政策紅利,以及租住形態升級的巨大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疫情或將加速長租公寓行業的自然進化。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行業集中度必將進一步提升。

困境之中,不放過任何一根活下去的稻草,就總有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