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內智能製造指數報告首發 企業呈現“智造”爆發力

疫情突發帶來的人力缺口,使得每個行業都面臨著挑戰,伴隨復工大潮來臨,如何在疫情下保障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值得。智能製造無疑成為大勢所趨,是創造新動能、打造新優勢,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關鍵舉措。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近日,21世紀產業研究院發佈《2019中國智能製造指數(CIMI)報告》。報告以全球智能製造視野,構建科學的指標指數體系,通過詳實的最新統計數據分析,研判了當前中國及各省份、重點城市的智能製造發展水平,並結合典型案例探討我國發展智能製造可供參考的樣本和路徑,對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注:CIMI是中國智能製造指數英文Chin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ex的簡稱。

有顆粒的陽光

2019中國智能製造指數(CIMI)報告

從我國實際來看,智能製造還處於發展初期。因此,無論從國際大勢看還是從國內大局看,我國製造業都到了發展智能製造的關鍵階段,必須積極謀劃,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是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更是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如何看待我國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當前各地智能製造發展呈現怎樣的狀態?哪些地區存在發展優勢或存在怎樣的短板?典型企業的智能製造發展存在怎樣的可借鑑經驗?

21世紀產業研究院從全球各國智能製造出發,客觀地理解分析、研判中國在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水平中所處的位置,並進一步延伸至全國各省份以及35個重點城市進行測算並分析,為當前各地智能製造發展情況提供預判分析。

PART 1/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情況

1.各國搶灘智能製造。報告詳細分析了包括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法國、德國及中國在內的國家智能製造相關政策支持,並表示製造業重國更是藉助新興技術,大力支持智能製造的發展,力爭搶佔製造的新高地。

2.經濟基礎成為智能製造的支撐。報告根據2018年各國人均GDP來評判,並表示製造業增加值體現了國家制造業發展水平,中國無疑擁有相當大的優勢。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3.勞動者素質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保障。從各國高等教育輸出人數來看,中國佔絕對優勢。良好的高素質勞動力絕對數,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研究型人才在中國總體人口中佔比依然不足,人才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4.技術作為智能製造的重要環節,深刻影響著智能製造的水平。全球創新指數彰顯了一個地區的創新環境。其中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佔世界前列,申請專利數遠超其他國家,新興技術企業(深科技企業)中國以746個排世界第二。

5.領軍企業為各國智能製造發展起表率作用。海爾、富士康、上汽大通等中國企業榜上有名。

6.中國智能製造擁有基礎,正呈現相當爆發力。中國依靠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體系,廣泛的應用場景,數量最多的製造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人才,新興技術企業的高速增長等指標,智能製造水平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無論是“燈塔工廠”的落地,或是創新企業的分佈,中國正在呈現出強勁的爆發力。

PART 2/中國各省份智能製造發展指數

21世紀產業研究院從政策環境、產業環境、產業發展、綠色製造等指標出發,同時涉及一系列三級指標和四級指標,以期更加客觀地體現出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情況。

01

智能製造指數廣東居首,江浙地區及北京位居前列。

從測算結果來看,2019年智能製造指數最高的前十名為:廣東、江蘇、北京、浙江、山東、河南、上海、湖北、福建、湖南。分地區看,長三角及珠三角的智能製造指數領先,不過中部地區如河南、湖北、湖南等地也呈現出相當的基礎。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02

政策環境指數:河南、湖南、河北全力推進智能製造。

政策環境主要體現一個地區對智能製造的政策推進力度。21世紀產業研究院梳理自2010年以來各地政策發現,河南省出臺了包括《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計劃》《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及覆蓋5G、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體現了對政策層面的相當重視。其次,湖南、河北、福建也紛紛出臺政策,希望搶佔智能製造高地。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03

產業環境指數:北京、江蘇、廣東位居前三。

產業環境分為基礎設施配套情況以及國家級項目支持。從指數測算結果看,北京、江蘇、廣東位居前三位,體現出這三個地區在基礎設施及國家級項目支持方面的優勢。山東、浙江同樣屬於第一陣營。

04

產業發展指數:廣東遙遙領先,江浙、安徽排名靠前。

產業發展指數囊括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智能製造主要產品累計產量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及生產量指標。廣東居首,雲南、貴州、內蒙古增速明顯,上海則出現了負增長;江蘇、重慶基礎雄厚,山東新產品開發能力強,基本發達地區領跑產業技術支撐,而綠色製造廣東和江浙表現突出。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查看大圖)

城市層面,2019年智能製造指數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寧波、廣州、重慶、成都、鄭州、天津,深圳在所有城市中脫穎而出。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PART 3/總結

1. 製造業變革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國家戰略的核心。從全球重點國家發展重心及現狀而言,製造業已成為一大戰略核心,伴隨數字經濟成為當今時代發展主旋律的背景,製造業變革與數字經濟發展正在實現歷史性交匯。

2.從全球範圍而言,中國智能製造擁有基礎,正呈現相當的爆發力。

3.智能製造指數廣東居首,江浙地區及北京位居前列。長三角及珠三角的智能製造指數排名靠前,不過中部地區如河南、湖北、湖南等地也呈現出相當的基礎。

4.政策環境方面,河南、湖南、河北全力推進智能製造。

5.北京、江蘇、廣東智能製造產業環境具備優勢。

6.廣東智能製造產業發展遙遙領先,江浙、安徽排名靠前。其中,雲南、貴州、內蒙古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上海出現負增長,江蘇、重慶製造業基礎雄厚,浙江、山東新產品開發能力強。

7.發達地區領跑產業技術支撐,山東、 陝西、湖北具備潛力。北京以顯著優勢領跑全國,緊隨其後的是江蘇、廣東、上海,經濟發達地區在科技研發投入上顯得更加用力。山東、陝西、湖北在科研投入上同樣居於前列,這也意味著當地智能製造發展擁有一定的技術條件。

8.廣東及江浙綠色製造表現突出、天津最末。

9.深圳是智能製造城市之最。 無論是產業發展、產業環境、 綠色製造等方面,深圳均表現優異,在科研投入和製造業企業方面深圳也佔據絕對優勢從綜合實力而言, 深圳無疑是我國智能製造的標杆。

10.合肥產業環境最優,超越京滬深成為製造業“宜居”城市。

11.重慶、廣州、天津躋身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前五。

12.中部城市武漢具備智能製造加速發展的基礎與潛力。武漢本身便是製造業大市,同時,武漢也積極提出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戰略構想,這也為其智能製造的加速發展提供了相當動力。

13.中國頭部工廠的智能製造水平已經不輸世界其他國家。

14. 智能製造發展應重視政策激勵。我國目前已出臺了一系列智能製造相關政策,但落實到各地,相關政策的推出依然參差不齊。作為需要發展智能製造的區域,應當注重在政策層面對產業的激勵效用,積極推出相關政策以匹配產業發展。

15.基礎設施及配套同樣重要,發展智能製造時要做好“基本功”。區域發展智能製造不能光盯著單一產業,需要從基礎角度通盤考慮。

16.技術支撐是衡量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建議有志於智能製造升級的區域加大技術、人才投入。

17.先進技術的引進,幫助製造業降本增效,生產環節上過去的一些難題有了”答案“。

18.綠色製造應和智能製造同步發展。

智能製造賦能企業降本增效

危中有機,疫情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製造業向無人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提供啟示與展望。多數製造業企業已認識到,在生產環節上,要拋棄落後產能,擺脫傳統人力手工對產能和效率的束縛,極大降低對人力的依賴,確保企業的生產和運作也不會輕易受到疫情、事故、人員變動的影響。

隨著智能製造先進技術與管理工具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市場對整體方案服務商自身研發能力與系統集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對於智能工廠數字化設計與交付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作為智能製造整合者和規劃者,鼎捷不遺餘力地從實踐路徑、頂層設計與方案部署及效益落地的方法論上,給予企業全面的支撐與助力。

識別二維碼觀看回放

鼎捷軟件特邀鼎捷軟件智能製造專家張陽以“智能製造化'疫'為機,賦能企業降本增效”為題,就如何通過實現效益導向的智能製造來協助企業降本增效展開深入探討。

課程重點

一、通過智能製造,賦能降本增效

1) 製造企業對於智能製造存在的迷思及誤解

2)智能製造整合規劃路徑介紹

3)智能製造效益方案規劃

二、降本增效之智能製造案例分享

1)新制造模式

2)智能+車間案例

3)智能+物流案例

鼎捷數智工廠全流程智能+方案,就是協助企業在智能工廠與智能營運上,以貫穿營運層、執行層、設備層業務數據流為手段,打通數據,聯動協作,並透過深耕經營提煉的行業專業智慧,從而掌握邁向智能製造的最佳路徑與捷徑,帶給客戶迴歸企業經營效益導向的智能製造規劃。

重磅!国内智能制造指数报告首发 企业呈现“智造”爆发力

企業升級轉型、智能製造的推進是一個長期過程,具有個性化和動態變化。未來,鼎捷將與各方夥伴一起,助力企業從營運模式到組織、流程、機制、系統的全面適配改造,協助企業應用價值真正落地,推動國內智能製造標準化及數字化轉型實踐進程。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