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靜默寺靜默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北長安街81號,明時為關帝廟,有載其為為明崇禎元年(1628年)募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原址重建為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敕令雕印《大藏經》,又稱《龍藏》或《清藏》。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年),稱為《乾隆版大藏經》。主持者為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參加者即有靜默寺住"賢首宗"的持海寬,還有賢良寺住持"臨濟宗"的超盛、萬壽寺住持"臨濟宗"的超廣、大慈觀音寺住持"賢首宗兼慈恩宗"的自塏。

靜默寺山門東向,面對北長街,全寺坐西朝東。山門三間,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有額為"敕建靜默禪林",山門北有一小門。前殿三間,前出抱廈一間,抱廈為懸山頂箍頭脊,殿為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南北有配房。中殿三間,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額為"靜默寺",該殿有等級最高的和璽彩畫,也由此可見該寺的地位,南北配殿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頂,南北寮房各五間,硬山合瓦頂。後殿三間,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額為"璿樞轉福"皆為康熙皇帝所書。南北配房各三間,硬山合瓦頂。傳大殿內曾供有關公的青龍偃月刀,門前的石獅現埋在地下。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山門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文物普查保護牌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寺內一角——照片來源網於“老樹枯草”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勅建靜默寺碑記1719年4月立(1)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勅建靜默寺碑記1719年4月立(2)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勅建靜默寺碑記1719年4月立(3)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勅建靜默寺碑記1719年4月立(4)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勅建靜默寺碑記1719年4月立(5)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勅建靜默寺碑記1720年立


1、靜默寺與四阿哥奕詝的師傅杜受田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錫之,號芝農,山東濱州(今濱州市濱城區)人。為咸豐皇帝之師。其父杜堮為清嘉慶時期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其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並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

  清道光三年杜受田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第一(時稱傳臚),選庶吉士,授編修,後為山西學政。道光十五年特召進京,直上書房,教授皇子讀書。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實錄館總裁。咸豐即位後,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書,調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調禮部尚書。向榮屢遭彈劾,他保全向榮,後榮為欽差大臣,率部圍困天京。咸豐二年(1852),黃河決口,奉使赴山東等地賑災,修治黃河。在途中染病卒,諡文正。(硯迦案:有清一代,諡“文正”者僅八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文正”是諡號的最高待遇。又,清代制度,賜諡須由內閣票擬,再由皇帝欽定。)他為官勤謹,曾直上書房17年,朝夕輔導,未嘗一日離。有清一朝,濱州杜氏曾以“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而名揚天下。杜氏家族自1500年前後入仕,到1931年止,僅明清兩朝的秀才就有347名,文官正式做過知縣以上、武將千戶以上的有39名。咸豐皇帝的恩師杜受田,更是其中的翹楚。 杜受田逝後,咸豐皇帝在詔旨中贊曰:“杜受田品端學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簡為朕師傅。憶在書齋,凡所陳說,悉本唐、虞、三代聖聖相傳之旨,實能發明蘊奧,體用兼賅。朕即位後,周諮時政利弊,民生疾苦,盡心獻替,啟沃良多!”杜受田幼年生活在濱州南街杜家大院,受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教育,以忠孝節義為立身之本。杜受田的孝突出表現在他對父母、對家族長輩的孝敬上。作為獨生兒子,杜受田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父母的飲食起居。嘉慶十九年,年過半百的杜堮患病,十幾天昏迷不醒,幾個月臥床不起,杜受田為父親延醫請藥,端水餵飯,幾個月從沒上床休息。嘉慶二十五年十月,杜受田的母親李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絕,幾天的時間變得骨瘦如柴,又怕過度失態引起父親傷心,只好把憂傷埋在心裡。為母親送葬後,杜受田晝夜待奉在父親身邊。雖然杜受田 17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但他為照顧父母的身體,一直跟隨在父母身邊,直到37歲時才參加會試,40歲時才正式到翰林院任編修。進入仕途後,杜受田無論在翰林院內任職,還是到全國各地擔任考官、學政,總是兢兢業業,殫精竭慮。道光六年,杜受田到翰林院任職,先授職編修,次年改任國史館協修,後又補任國史館纂修、國史館總纂、國史館提調等職。據史料記載:“ 每館期辰往酉還,風雨寒暑無間。”道光十三年,杜受田被派往山西任職。臨行前,杜受田安排自已的妻兒留在京城侍奉老父親。道光十五年七月,他被授職為洗馬,從山西調回京城。等接替他的新學政一到,他立即進行了交接,晝夜兼程,匆匆回到了家中。

  2、道光十六年,道光帝為皇子們挑選老師,山西學政杜受田被調回北京,杜受田被選為四阿哥奕詝的師傅。為能及時進宮授課,杜受田搬到離皇宮較近的西安門內靜默寺中居住,三五天才回一次家。道光皇帝十分滿意,連連給他加官晉爵,後提升他為工部左侍郎。杜受田在教書的同時,還肩負著其他重任。道光二十年四月,擔任朝考閱卷官,次年受命名為會試副總裁,不久兼任戶部左侍郎,管理國庫,成為清王朝的總管家。 因為管理銀庫看守監守自盜的事情被揭露,杜受田進行了大力整頓,裁減了兩員管庫大臣,自己以戶部左侍郎的身份直接管理銀庫,取消了管庫大臣每月五十兩的飯銀。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杜受田被任命為上書房總師傅,皇帝把培養皇子的重任全權託付於他。道光皇帝晚年最鍾愛聰明能幹的六阿哥,但是四阿哥立儲在先並且素有賢名,所以對傳位的事猶豫不決。杜受田為避免廢長立幼引發皇室內亂,決定幫助四阿哥登基。一年春日,道光皇帝領諸皇子往南苑圍獵,考察諸子身手。奕表現最為突出,幾乎箭無虛發,面露得色。奕詝無法競爭,便依照老師杜受田的授計,未放一箭。道光皇帝問其故,答道:“ 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且不欲以弓馬一日之長與諸弟爭高低。”道光高興地說:“此真帝者之言。”但此次小勝並沒有打消道光皇帝的顧慮。道光皇帝臨死前,又一次將眾皇子叫來,最後考察以立皇儲。杜受田深知奕詝辯才不佳,便教其如此如此。是時,諸皇子對道光的垂詢對答如流,奕詝卻只是跪在地上抽泣流淚,道:“兒臣日夜對上蒼祈禱,惟願皇阿瑪早日康復,此乃國家萬民之幸,兒臣之幸也。”最終以親情堅定了道光傳位決心。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四阿哥奕詝登基,是為咸豐皇帝。即位不久,就擬旨說:“朕自八歲入學讀書,仰蒙皇考特諭杜受田為朕講習討論。十餘年來,啟迪多方,恪勤罔懈受益良多。允宜特沛殊恩,以崇碩學。杜受田著賞加太子太傅銜。”二月,杜受田任職實錄館總裁;三月,兼任史部尚書,並負責複查會試試卷;四月,任殿試讀卷官;五月,任教習庶吉士,再調刑部尚書;六月,授協辦大學士。從此,杜受田連連升級,一步步進入清王朝統治核心。

咸豐皇帝也把杜受田看做自己的重要輔相,凡國家大事或重要安排必徵詢他的意見。林則徐、 周天爵等人都是在杜受田的保薦下重新起用。咸豐元年,杜受田調管禮部。二年六月,山東一帶連降大雨,濱州等30餘州縣受災嚴重,大水淹沒莊稼,民宅倒塌,舟行陸道,魚蝦遍野,沿河居民漂溺殆盡,一片蕭瑟悽慘景象。杜受田每想到家鄉水災饑民,痛裂肝腸,便向皇上奏道:山東及江南一帶,災廣民眾,賑恤不可緩。杜受田又說:“山東是我故鄉,自己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老臣願隨行籌辦賑務。”杜受田接此任後,日夜兼程,馳赴災區。某日天色已晚,杜受田行至現濱州西一村落住下,此地離其家鄉老濱縣城僅有 10餘里的路程,隨行勸其回家探望,杜受田說:“賊氛未清,河患未平,怎能念及鄉情?”第二天,鄉親們聽說杜受田賑災至此,一早湧來探望,卻早已不見蹤影。結果杜受田積勞成疾,死於江蘇清江浦驛臺。咸豐帝聞訊後,非常悲痛,當即做出決定,賜諡“文正”,之後還賞陀羅經被、賞銀五千兩、贈太師大學士。當杜受田的棺槨回到北京時,咸豐帝親自前往祭奠,撫棺痛哭。後來,咸豐帝寫下一段文字,“十七年情懷付與逝水。嗚呼!卿之不幸,實朕之不幸也!”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咸豐帝


北長安街81號——靜默寺

雍正甲寅(1734)年 精寫刻本 京都靜默寺沙門易水海寬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便蒙略解》線裝兩截本一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