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寶寶聾啞,請家長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

為防止寶寶聾啞,請家長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

文|李敏

筆者所在的兒童醫院,所有新生兒都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做聽力篩查,正常的寶寶一般在生後3-5天進行聽力篩查,生後因疾病由產科轉至新生兒科住院的寶寶,原則上也是生後3天查聽力,如果病情不穩定,可推遲至病情穩定後、寶寶出院前查掉,極少數因特殊情況在住院期間沒查的,也會建議家長在寶寶出院後到當地醫院查聽力,存在聽力損害高危因素的寶寶,醫生還會在寶寶出院注意事項上仔細交代:寶寶在3年之內至少每年查一次聽力,可見醫院、醫生對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高度重視。筆者所在的兒童醫院只是一個縮影,全國所有兒童醫院、省、縣市級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婦幼保健院皆是如此。

醫護人員重視的同時,家長也務必一起重視,有時候醫生交代了,但家長沒有落實到位,筆者在與患兒家長溝通時就發現有些家長對新生兒聽力篩查很瞭解,會主動告訴我寶寶已經查過的聽力篩查結果,有的家長則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的寶寶有沒查過聽力,也搞不清楚什麼是聽力篩查及做這項檢查的意義,這是要不得的。

為防止寶寶聾啞,請家長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

其實,絕大多數新生兒聽力篩查都正常,只有少數不正常(要麼左耳不通過,要麼右耳不通過,要麼雙耳均不通過),但在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的寶寶就很多了,如果這些寶寶的家長足夠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在醫生的幫助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那麼可避免寶寶長大後既聾又啞。相反,如果家長們忽略了,漏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或雖然發現異常,但沒有遵照醫生的交代跟蹤複查,不了了之,那將來聽力真正有問題的寶寶就可能因延誤診治而成為聾啞兒!到時家長悔之晚矣!

為防止寶寶聾啞,請家長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

通過常規體檢或父母觀察,小兒聽力障礙多在2歲以後才被發現,此時往往已經錯過了兒童語言快速發育的時期,延誤了康復的最佳時機,很容易導致兒童發音不清、甚至聾啞以及語言發育滯後給兒童帶來的心理、智力及社會交往能力方面的障礙,這將是家長難以承受之痛,也是國家和社會的嚴重損失。但如果全民都重視和落實新生兒聽力篩查,就能早期發現小兒聽力障礙,並能趕在寶寶語言發育之前及時指導康復訓練及治療,將寶寶發展成既聾又啞的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最終使寶寶迴歸正常,獲得健康。因此,普及新生兒聽力篩查是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為防止寶寶聾啞,請家長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