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上漿,我來幫您詳細說明!

從開始回答阿姨們的問題,一直到現在,發現會有大量關於“上漿”的問題出現。可能有些阿姨對這個詞不是很熟悉,但是好多阿姨問的問題其實就是有關它的!

比如:為什麼我炒的肉絲那麼老啊?怎麼樣才能把牛肉炒的滑嫩啊?當然,還有很多種別的問法,其實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上漿,這也是咱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烹調輔助手法之一。


先說說什麼叫“上漿”:

什麼是上漿,我來幫您詳細說明!

上漿是將已經切好的食材與澱粉、蛋液、水等原料調拌,加熱後使原料表面形成一層漿膜的烹調輔助手段。說白了就是把您要上漿的裡脊肉絲啊、牛肉啊等和澱粉、蛋液、水等拌在一起,之後再加熱就會給這些肉表面“穿上一層衣服”,有了衣服的保護,肉裡面的水分就不會流失了,自然而然您吃起來也就不會很老很硬了。

如果一些肉(比如裡脊)直接放入油鍋內,那麼肉絲會因為猛地受到高溫而一下子失去好多水分,肉本身的鮮味也會減少很多。但是經過上漿後,通過滑油使肉絲表面形成保護膜,再直接和高溫的油接觸,水分和鮮味就不容易外溢,從而使原料的水分和鮮味能夠得到保存。

怎麼做呢?

什麼是上漿,我來幫您詳細說明!

上漿的方法有四種,但是一般家庭用“蛋清漿”就可以滿足日常要求。

蛋清漿是由雞蛋清和溼澱粉調製而成,比例一般為溼澱粉50g,雞蛋清25g。調製蛋清漿先將雞蛋清、鹽味等調料加入,之後加入溼澱粉。但是記住雞蛋清一定要提前攪散,攪勻再加入溼澱粉。這裡面蛋清的作用就是讓食材更加的柔軟滑嫩,而澱粉有利於滑油後再食材表面形成“漿膜”。

上漿的一些注意點:

什麼是上漿,我來幫您詳細說明!

1. 上漿時溼澱粉(必須均勻,不能存在顆粒)澱粉量要合適,放少了不能形成保護膜,放多了劃油時容易粘連不易劃散。

2. 要根據“上漿”的食材適當增加調味品,比如腥味較大的,可以適當加少許料酒;針對於特別老韌的食材(比如牛肉),可以適量加少許小蘇打,這樣肉質會變得很嫩。

3. 上漿的食材表面不能有太多水分,一般解凍的肉類表面會有很多水,推薦要用廚房用紙儘可能的擦乾吸淨,這樣才能使我們調配的蛋清漿充分滲透的肉裡面,如果有太多水,是吸收不進去的,而且還可能導致那層“漿膜”穿不上。

4. 最後一點就是上漿過程中經常採用的方式有“攪、抓、拌”等方式,無論哪一種,都要抓勻抓透,說白了就是讓肉把蛋清漿“吃進去”,但是針對於一些細嫩的食材,要注意不用太過用力,否則都會爛掉!

最後說說什麼是劃油

什麼是上漿,我來幫您詳細說明!

首先第一步就是將鍋燒熱,之後放入足量的油(最起碼是要沒過上漿的食材),將油溫升至四層熱(以前的文章裡有,多少油溫,什麼樣子,請自行查閱)。如果感覺自己控制不好油溫,可以提前倒入,講究一個原則就是寧可涼著下,不能熱著下。之後用工具將上漿的食材劃開,滑散,一般變色即可。就能撈出來備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