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旁觀者和觀察者


做自己的旁觀者和觀察者

自我是人類的共性,程度深淺而已。這其實無可厚非,沒有自我的人生沒有意義,人云亦云,亦步亦趨,既乏味又漂泊。當然,過於自我又容易陷入固執和孤僻,清高孤傲,自以為是,也不可取。因此,凡事有度,適用於人生一切問題。

而人往往是看不清楚自己的,明白心中所思所想,但會因環境、情境、歷史侷限,傾向利己,偏於狹隘,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任何事件,發生在他人身上,人們基本可以理性分析,闡述明確觀點,得出恰當結論。但一旦與己有關,思維便常混亂,患得患失,徘徊難斷。


做自己的旁觀者和觀察者

趨利避害乃人之本能,是自我保護意識的外顯形式,從人性的角度可以理解。但到具體事件時,趨利避害未必正確,因人間還有公平正義和道德倫理。因此,人需經常自省內視,站在旁觀者的視角剖析自己,分析事件,至少可以避免過於主觀,儘可能客觀。

筆者雖然數學不太好,但知道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勾股定律。羅素說畢達哥拉斯是歷史上最讓人費解的人物之一,神秘主義中透有理性成分,他使數學與哲學一直存在一種奇特的關係。畢達哥拉斯建立了一種宗教,教義主要是靈魂的輪迴和吃豆子有罪(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有意思的是,他的教徒取得了一些地區的統治權,但後來遭到反叛的原因卻是人們渴望吃豆子。


做自己的旁觀者和觀察者

畢達哥拉斯的教義中有一點筆者覺得是值得思考的。他認為人的身體不過是靈魂在世上寄託的地方,最好的淨化靈魂的方式是獻身科學,無慾無求,當一名旁觀者和觀察者。他認為觀眾比表演者重要,看球的人比球員重要,一個國家中大眾比政治家重要。

畢竟時代侷限,如同“萬物都是數”,古代哲學家與思想家的觀點均片面偏頗,形而上學。筆者覺得可以取其益處豐富思想,譬如“自我”在筆者眼中從來不是貶義詞,反而表達了一定程度的自尊自愛;譬如永恆和萬物流變都是赫拉克利特提出,筆者卻覺得二者並不矛盾。


做自己的旁觀者和觀察者

做自己的旁觀者和觀察者,才能更深刻地瞭解自己,也能更客觀理性地看待世界。任何事情,一旦旁觀,莫名輕鬆和愉悅。自然而然地覺著輪廓清晰,線條清楚,頭腦清醒。而做到旁觀,是需要境界的。人之所以執迷,便是因困頓其中,跳將出來,智慧頓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