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料理包圍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國人?

在黑暗料理包圍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國人?

說起英國人愛吃的美食,你會想起什麼——英式早餐?炸魚薯條?或者是什麼黑暗料理?

其實,英國人最愛吃的,應該是甜食了,曲奇餅乾蛋糕布丁餡餅鬆糕果醬巧克力冰淇淋……說英國人嗜甜如命,並不誇張。

在黑暗料理包圍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國人?

英國人有多愛吃糖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戰後,有人對英國人進行過調查,問他們在戰爭期間,覺得最難熬的事情是什麼,很多英國人的回答是,那個時候食物短缺,沒有糖吃。

因為常年嗜糖如命,英國人的肥胖率也居高不下。英國公共衛生署2017年的報告顯示,英國學生在小學畢業時,每5人裡就有1個屬於肥胖。因為肥胖問題帶來的各種疾病,讓英國的醫療服務,每年要額外支出51億英鎊。

去年,英國政府甚至開始向含糖量高的飲料徵收“糖稅”,一來希望能降低飲料的含糖量,二來也希望諸如可樂這樣的飲料漲價,從而降低大家的購買慾望。

英國人為何對糖情有獨鍾?是因為糖好吃,還是因為黑暗料理太難吃,必須來點甜的撫慰一下?

在黑暗料理包圍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國人?

《甜與權力》| [美]西敏司 著 商務印書館 | 2010年5月出版

人類學家西敏司在《甜與權力》這本書裡告訴我們:英國人這麼愛吃糖,不僅是因為人喜歡甜的本能,還因為在英國,糖曾經是一種權力,這種權力在全球貿易的推動下,塑造了人的口味和生活習慣,也形成了一些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認知和習慣,比如“女人愛吃糖”,比如,工作間隙的“茶歇文化”。


01 在英國,糖曾經是奢侈品

糖是食物也是甜味的來源,這個眾所周知,但糖在英國是怎麼成為一種權力的呢?這跟英國本土不產糖有關。

糖最初出現在英國人的視野裡,在公元1000年左右。英國本土不產甘蔗或者甜菜,只能從地中海商人手中,購買到很少的一點蔗糖。因為量少,價格高,剛一進入英國,就被富翁和權貴壟斷。

而且,當時糖的用途很奇特的:既被當作了能治療退燒的藥物,還成為了藝術品的材料。粘稠的蔗糖能製作成各種精美的糖雕作品,裝點著國王、貴族、騎士和教士的客廳。

在很多個世紀裡,擁有一個糖雕,是絕對的身份和權力的象徵;能吃到糖,是權貴和有富人的特權。

後來,人們發現蔗糖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可以融入任何液體中,讓飲品變得更加好喝。這大大拓展了蔗糖的用途,也越發顯現了蔗糖的重要性。

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凱瑟琳,被稱為英國第一位喝茶的王后,她對茶的喜愛,讓飲茶逐漸成為英國的一種宮廷時尚。茶這種口感微苦的飲品在加入了糖之後,給人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迅速成為貴族階層的風尚。


02 英國人的嗜糖癖怎麼被製造出來?

那麼,糖是如何走出權貴的圈子,“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呢?

對甜味的追求,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偏愛甜味,我們出生後嚐到的第一口乳汁也是甜的。

科學研究也表明,吃糖能讓人快樂,這個原理很簡單:在人類大腦中,存在一對神經元叫做“伏隔核”,可以說這是人腦中的快樂中心,而當我們攝入糖分時,伏隔核就會發生作用,分泌激素,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幸福。

不過,本能只會讓人喜歡吃糖,不會讓人嗜糖如命,讓英國人吃掉過量的糖,這個的背後,其實是權力的塑造作用。

權力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跟英國征服了世界,蔗糖不再稀缺有關。

隨著英國崛起,無敵艦隊逐漸開拓海外殖民地,全球貿易體系開始建立起來,英國人在加勒比海地區建立了大量的甘蔗種植園,來自南美洲、非洲、亞洲的奴隸勞工,被販賣到這些種植園中,為大英帝國提供源源不斷的蔗糖供應。

糖不再是稀缺的奢侈品了,反而是利益集團為了擴大糖的銷量,開始不遺餘力地宣傳糖的好處。比如,把目標對準決定家庭口味的主婦們。有個名叫斯萊爾的學者,專門寫了一本書為糖辯護,宣稱女性的味覺比男性更加精細優雅,因為她們不抽菸不喝酒,更有資格成為“美妙的糖的女主顧”,他還是告訴人們,女士更懂得享受糖,吃糖比以前更能感覺到自由。

同時,糖的作用也不侷限於提供甜味,而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有近三百種藥是以糖為原料製作的;糖還有防腐劑作用,如果水果裡沒有糖,就會更容易腐爛。

蔗糖與茶葉的結合,也加速了它進入普通人生活的進程。1660年,東印度公司獲得了王室許可,壟斷了茶葉的進口和銷售。一方面,公司說服王室對茶葉種植和生產採取保護措施,同時又對民眾宣揚茶的種種好處:茶的苦味不那麼明顯,在加入蔗糖後,變成一杯淡甜溫熱的飲料,口感比咖啡和巧克力更加愜意。

在黑暗料理包圍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國人?

TWININGS,英式茶飲代表品牌,有超過300年的歷史 曾被維多利亞女王指定為皇室御用茶

在東印度公司的推動下,茶也逐漸變成了英國的標籤。在茶水中加入糖,既能提升口感,又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熱量,這種組合搭配,很快風靡整個英國。

最終,當人們發現自己可以自由地在市場上買到蔗糖,可以像貴族一樣優雅地啜飲加了糖的紅茶、品嚐精緻的甜點時,他們也相信,這就是夢寐以求的生活。


03 你喜歡的口味,很可能是別人讓你喜歡的

正如西敏司所說的,當英國工人第一次端起茶杯,喝下第一杯加了糖的紅茶,世界就隨之改變了。我們今天熟悉的很多習慣,就是這樣被塑造起來的。

比如,人們經常會有個刻板印象:“女人愛吃糖。”這可能並不是因為女人在口味上比男人更喜歡甜味,而是因為在工業革命後,對於新興起的工人階級家庭來說,肉、麵包這些能提供更多飽腹感的食品,是要優先提供給工作的父親的,母親和孩子就只能通過糖來補充能量。

久而久之,雖然食物不再短缺了,但“女人愛吃糖”這樣的觀點卻保留了下來。

在黑暗料理包圍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國人?

再比如,英國上流社會因為吃晚飯比較晚,下午的時候,就需要吃加糖的下午茶和點心來補充能量。這種習慣引起了中產階級的效仿,逐漸發展出了辦公室裡的茶歇文化,演變成一種有趣的社交方式。而英式下午茶,也讓如今飽受世界人民嘲諷的英國飲食,掙回了一點面子。

可以說,英國人的很多飲食習慣、工作和休閒方式,甚至消費的風潮,都被糖所改變了。而且,隨著英國的對外擴張,成為日不落帝國,這些生活習慣又被傳播到世界各地,逐漸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影響了更多人的口味,成為更多人的認知和習慣。

同樣,在很多時候,當我們說自己喜歡什麼口味的時候,其實我們的這種喜好,也很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權力、經濟和文化觀念的合力所塑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