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系列第一篇:歷史之“無序”至周

​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向各位彙報一下憋大招的來龍去脈。上週在準備文章的時候,涉及到了經濟學,突然發現無論之前學習的課程也好,讀的書也罷,理解的內容都太膚淺,待到使用時發現很難形成較為專業可靠的思想。這讓“讀書在精不在多”的思想,得到不斷深化。恰逢讀完郭建龍的《中央帝國軍事密碼》,結合之前閱讀施展的《樞紐》和張經緯的《四夷居中國》,內心升起了一股熱流。想不如做,說做就做。

精讀系列第一篇:歷史之“無序”至周

本週開始精讀三本書,梳理脈絡,將知識按照固定順序進行融合,確實受益匪淺。這既是種嘗試也是種挑戰。作為業餘寫手,開始的時刻,並不確定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但隨著知識的梳理,內心的獲得感越來越充盈,知識內化逐步成為了現實。

平心而論,作為非專業的知識打磨者,我遠不如專業的學者,但當跨出精讀的一步後,發現這條路是通向坦途的大道。讀書解惑,實為快哉、幸哉!接下來的日子裡,每週都會將精讀的內容和大家分享。終身學習,學無止境,思辨求索,共同起航!

在進入今天分享內容之前,有幾點需要說明。第一點,為了減輕閱讀負擔,梳理知識脈絡時,省去了原書中繁瑣的註釋和部分名詞,比如《行書紀年》有古本和今本區別,文中均用書名代替不再區分。第二點,由於自身的能力限制,對從“三王”上古時代到夏朝,以及從夏至商朝的歷史,理解不到位,無法形成自己的有效認知,所以分享中略去以上的細節,對從商末周初的歷史著重分享。第三點,也是最想和夥伴們分享的重點,那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體會考古學對現今的意義,一起尋找中國思想的本源,並試圖利用自己的文章幫助大家,理解幾位作者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又該如何到哪裡去的解答。

正如施展老師和張經緯老師所提到的那樣,讀懂了歷史才能夠以和解的態度尋找普世的人性價值,從簡單的華夏夷狄觀走出來,意識到四夷就是中國,中國就是四夷;也讓我們在今天處理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觀點時,能夠擁有更加寬容謙遜的態度,來消除各種冷漠和偏見。以史為師,正己之行。

接下來是本週的分享:

一、無序到有序

我們從哪裡來,一直都是考古學家們追尋的難題,直到今日,仍然沒有徹底解決。但大部分歷史學家都認可的是,中國大地上的人類祖先,自6萬至7萬年前走出非洲後,通過三條路線進入現代的中國版圖。一條由中東進入南亞,經雲南廣西進入中國,這一支中的一部分西上高原,另一部分北上進入中原;另一條路從伊朗途徑西亞、西伯利亞,南下進入中國;第三條通過海上道路,從印度半島出發途徑南洋群島,向北乘舟航行進入中國。

不同的人群經過萬年的休養生息,創造了豐富的原始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後,按照蘇秉琦先生《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和嚴文明《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與多樣性》的論述,共形成了六大區域、六大文化區和三大經濟區。

其中六大區域分別為長城地帶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以晉陝豫三省交界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以山東及臨境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分別以湖北及臨境和江浙臨境地區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主軸線的“南方地區”。

精讀系列第一篇:歷史之“無序”至周

六大文化區分別為北方地區的“燕遼文化區”,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區”,黃河下游地區的“山東文化區”,湖北長江中游地區的“長江中游文化區”,江浙長江下游地區的“江浙文化區”,還有山西陝西交界處的“甘青文化區”。

三大經濟區分別為以甘青、中原、山東、燕遼等文化區構成的“旱地農業經濟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南方地區構成的“稻作農業經濟區”,與新疆、西藏地區構成的“狩獵採集經濟區”。

公元4000年前後,不同區域的文化發生連鎖互動關係,相互影響和融合,形成了較為統一的中華文明。中原地區因為具有更大的地理優勢,發展了更多的人口,且資源相對豐富,成為了各個地區文化交流的樞紐。隨即中原文化逐步凌駕於其他各地區文化之上,構成了相對複雜又能夠被各個地區學習的社會交往準則。我們從小津津樂道的傳說,比如炎黃之戰、炎黃之盟、蚩尤之亂等等,當放到廣闊歷史中,就還原成了文化、貿易和戰爭的互動。

上古時代,部落社會的穩定都來自於穩固的正當秩序,而正當的秩序來則自於對神的共識。所以尊崇各種“神”的部落之間就不得不為了建立秩序互相征伐,戰勝者將自己的神定為主神,戰敗者的神成為附庸。當炎黃結盟打敗了蚩尤,建立起了一整套神的秩序,才終於結束了“民神雜糅、人皆巫史”的歷史。待到顓頊帝絕地天通,確立獨尊之神超越各個地區的部落,獲得了普遍認同。

精讀系列第一篇:歷史之“無序”至周

為了鞏固定於一尊的神的地位,人們演變出了複雜的宗教祭祀儀式,為了祭祀的方便,人們將神逐步抽象化,最終成為了具有超越性的“天”。於是對神的祭祀逐步過渡到了對“天”的祭祀。也正是對“天”的信仰,化解了不同部落之間的隔閡,形成了心理學上“我們”和“他們”的概念,讓更多的部落之間認識到大家都是同等“人類”的存在。而天的概念甚至影響至今,許多傳統的宗族禮法,都有類似對天的祭祀,各種禮法秩序傳承歷史,也都號稱承載著“天意”。正是對天代表的宗法秩序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強化,“天意”成為了中國人祖先乃至今天很多人內在的“信仰”和“符號”。

二、商的沒落至周的興起

這種信仰的統一不僅僅是思想的鉅變,更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許倬雲在《西周史》中提出,商朝敗給周朝,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商朝的神靈仍然是“宗族神”、“部落神”,視其他部落為“非人類”。而周朝的信仰超越了部落範圍,上升到了“天下”的概念,加速了部落間的融合,和周人的崛起。

周代商前,就有自己的政治體系。在商代的中後期,周人迅速發展,商周的互動有著漫長的動態過程。長武縣碾子坡為中心的考古發掘證實,沿著東亞大陸“地理漏斗”,早期周人從慶陽盆地南部進入涇水河谷下游,和商朝一樣從事畜牧採集和貿易活動,直到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夫時,周人生活才開始從全部的商貿行為轉變為半農半商的定居生活。

《竹書紀年》記載周文王之父季歷,於商王武乙(商紂王曾祖父)三十四年,朝見歸順商朝,被封地三十里,賞賜玉和馬匹。商王文丁(紂王祖父),季歷被封為“牧師”,從側面印證了周人從遊牧到農業定居的過程,正是半定居半農業的生活方式讓季歷有能力擔任牧師一職。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歷伐西落鬼戎,文丁二年,季歷伐燕京之戎,文丁二年,伐餘無之戎,文丁七年,伐始呼之戎,文丁十一年,伐翳徒之戎。同時《詩經·大雅·大明》記載季歷不僅獲得了商朝授權,對不服從部落進行討伐,商朝還將帝乙之女“大任”嫁給了季歷,通過聯姻加強聯盟關係,大任生下了後來的文王姬昌。之後,姬昌能力出眾,在大力發展畜牧業的同時,又發展農業生產,讓周人的實力大增,勢力蒸蒸日上,致使太顛、閎夭、散宜生、辛甲大夫等紛紛歸順。

精讀系列第一篇:歷史之“無序”至周

但是好景不長,周“諸侯順之”的勢頭讓商王警惕起來,一方面商朝頻繁派遣周人征伐各個部落,削弱周人的實力;另一方面實施政治壓力,商王文丁殺了季歷,商紂王囚禁姬昌。司馬遷《史記》記載:“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但由於歸順周人的“閎夭之徒”向紂王貢獻了美女、馬匹、熊和戰車,姬昌得以釋放。獲釋的姬昌,繼續充當商朝的“兵器”到處征伐。

現今的電視劇都認為文王示弱,讓紂王放鬆了警惕,從而獲得了商朝西部邊境的軍事授權。但對三千三百年重見天日的殷墟甲骨文卜辭的研究發現,商紂王之所以對姬昌如此放心,更多的是因為從商朝武丁時期開始,處理晉南的羌人得心應手,擁有極高勝率,所以對於同樣來自渭河谷底的周人,自然也擁有強大的自信。

商朝頻繁驅使周人伐戎,讓周人損失慘重的同時,也收穫了重大政治優勢。一方面戰爭大力消耗了周人人力資源,導致農業生產停滯,多次發生周人饑荒。在姬昌時代,周人仍以貿易和少部分農業為主要財富來源,而貿易取決於商朝的財力。種種原因,商朝未能滿足高昂的政治收買,從而引發了周人內部的饑荒,迫使周人東遷至更易發展農業的“鎬京”。另一方面頻繁的戰爭,在統一的“天”信仰下,讓不同部落同周人通婚融合,使得周人集眾多部落長處於一身,不僅掌握了戰車的製造工藝,還控制了青銅器和馬匹的來源。

等到武王姬發即位,全力發展農業,徹底擺脫了貿易交換經濟,也就擺脫了對商朝的經濟依賴。同時持續大力同周邊部落融合,引進青銅、馬匹,改進戰車製造技術,升級農具。這讓正好位於周和商朝中間,被征伐的羌(戎)人,在逐步被融合的過程中向東遷移,最後周人從伐羌助商,逐步變成了驅羌伐商。

武王九年和十一年,兩次伐紂。司馬遷記載:“大卒馳帝紂師”,“紂師皆倒兵以戰”。大卒就是戰車,而商朝軍隊的記載中從未出現過“戎車”。戰爭技術的優勢,讓紂王一敗塗地。伐紂之後,武王崩,周公攝政在商朝的基礎上,向東征伐一直騷擾商朝的東夷,利用戰車和當時最強的糧食生產能力,向東佔領了山東及其南北鄰近地區,營建洛邑。最後周公封於魯國,其他姬姓貴族和姜氏貴族控制太行山以東廣大區域。至此,周朝建立。

精讀系列第一篇:歷史之“無序”至周

好,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下週我們繼續沿著歷史的脈絡,回看歷史的點滴。這是與您分享的第496篇文章,歡迎您的閱讀,我們下週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