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消毒,別闖入這幾大誤區!用好消毒液很重要

大家好!這裡是卿芳堂自然療法學院,每天將定期分享健康方面的趣聞趣事及知識普及,讓你輕鬆學會健康知識,大家可以持續關注我哦!也可關注公眾號卿芳堂!

防疫期間,溼巾擦拭鑰匙、免洗洗手液洗手、室內噴灑消毒液……這些消毒方法究竟靠不靠譜?居民在進行日常消毒時,有哪些誤區需要避免?


家中消毒,別闖入這幾大誤區!用好消毒液很重要

誤區一:清潔、消毒等於滅菌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前提:“清潔”“消毒”和“滅菌”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具體來說,“清潔”是一個去除物體表面有機物、無機物和可見汙染物的過程,也就是簡單地清除細菌。而“消毒”的過程是要對除芽孢外的所有細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物質進行清理,我們經常提到的“高溫消毒”“酒精消毒”都是常用的消毒方法。“滅菌”則是要殺滅包括芽孢在內的所有微生物,它的要求更為嚴格,一般用於食品工業和醫藥領域。居民日常生活中只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將致病微生物的數量減少到不會引起人發病即可。


誤區二:普通溼巾、衛生溼巾可以消毒

市面上的溼巾可以分為三類:普通溼巾、衛生溼巾和消毒溼巾。普通溼巾僅具有溼潤清潔皮膚的作用,而帶有抑菌功能的衛生溼巾雖能夠抑制細菌生長,但仍然達不到消毒水平,無法對有害物質進行有效的清理。只有消毒溼巾才是符合消毒水平的,可以用於皮膚或物體表面的消毒。因此,為了起到有效的防疫作用,儘量選用消毒溼巾。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消毒溼巾擦拭雙手,也可用它對手機、鑰匙等物品進行消毒。


家中消毒,別闖入這幾大誤區!用好消毒液很重要


誤區三:免洗洗手液能夠取代流水沖洗

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含有殺菌(醇類為主)和護膚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因為可以快速揮發、使用方便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但是這類洗手液裡的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刺激性,儘管包含護膚成分,還是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反應。因此如果有條件,儘可能還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認真清潔指尖、掌心、手腕各個部位。另外,速乾的免洗洗手液還屬於易燃物質,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遠離明火,避免讓孩子單獨使用。


誤區四:消毒劑濃度越高越好

一般來講,很多強效消毒液都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濃度過高可能會對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引發器官、組織受損等風險。因此,消毒劑濃度並非越高越好。譬如,酒精就以75%的濃度為佳,如果購買的是90%濃度的酒精,在使用之前應按照說明書適當稀釋。而市面上售賣的含氯消毒液的濃度往往在5%-10%之間,也要進行100-200倍的稀釋才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不能與其他消毒清潔產品一起使用,一旦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刺激人體咽喉、呼吸道和肺部,危害人體健康。


誤區五:室內要經常噴灑高濃度消毒液

對於大多數居民來說,日常家居環境中的細菌量有限,不需要噴灑高濃度的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滯留在空氣中,人體吸入後反而會損害呼吸道。因此,在住所附近沒有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情況下,採用自然通風、經常開窗換氣即可改善室內空氣環境。但是如果家中有人員頻繁進出,擔心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可以適當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家庭成員經常接觸的物品,如鞋架、門把手、電器開關等進行擦拭消毒。日常生活中如果習慣將廢棄口罩放入室內垃圾桶,也可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另外,使用消毒劑的過程中要注意避開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防止液體飛濺,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