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東柵,位於歷史文化名城嘉興市歷史城區與東部新城交界位置,是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節點之一,項目之初已基本完成整體徵遷工作。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城市設計是在概念規劃確定了功能與交通的基礎上,以空間景觀為重點,針對平湖塘沿岸137公頃濱水帶狀用地進行設計。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從城市整體空間格局發展來看,嘉興的特色在於“市河環城、八水注城”,“東柵”正是依託這八大水系之一的平湖塘(即漢塘),自明清在此設柵,成為嘉興歷史上四大水上門戶之一,因此而得名。這裡曾經與著名的月河、梅灣並稱關廂地區的三大商業中心,是嘉興城東大商人的集聚地。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這裡又稱龍抬頭,從朱元璋時代開始就被認定為龍脈所在,在嘉興百姓心中有著特殊地位。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可惜的是,雖然東柵是見證嘉興城市格局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但因為處於歷史城區範圍之外,所以在《嘉興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東柵被忽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裡的歷史遺存十分匱乏,歷史建築僅存四座分散的普通民居和嘉興機械廠廠房,其他建築多為低矮簡陋住宅和閒置廠房。除平湖塘和龍抬頭綠洲這條水系“龍脈”外,擁有價值的空間載體一無所有。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規劃思路

規劃針對東柵“有故事遺存”的項目特點,試圖探索一種留住鄉愁,延續文脈的“文化復興”方式,將非物質性傳統文化向物質性現代空間進行轉譯,重塑文化基因的載體,以走入式文化體驗帶動濱水活力復興,並通過城市設計導則,把“挖掘、整合、傳承”真正落實到空間設計和建設實施。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情境再現

落實重要的構築物和建築物的空間座標,結合現代功能需求,重塑承載歷史記憶的載體,包括“雙溪橋水柵”、紅船碼頭和糧庫碼頭、東塔、南北雙敵樓、與雙溪橋合為一條龍的會龍橋與漢塘橋、常豐百年碼頭和會龍山寺等系列實景。重點修復龍抬頭生態綠洲,劃分原生態保護區、過渡區和活動區,再現“漢塘春桑”、“東塔朝暾”、“雙溪夕照”等景觀,復興農桑文化和禪茶文化。同時,建築局部形式與紅船船篷等特徵性構築物相呼應,塑造場所感,形成完整的城市意向;建築體量借鑑太古裡等成功經驗,利用露臺、坡頂的錯落和打通的地下空間,解決江南水鄉小體量肌理特徵與現代業態大空間需求之間的矛盾。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語義轉換

藉助曾經名噪一時的十一條商業巷弄的名氣,打造“東柵十一弄”濱水休閒街區,塑造東柵的IP品牌。利用當地人熟知的路名、地名,命名橋、路、公園及廣場;同時開放空間圍繞重要構築物塑造文化主題。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甄別留用

規劃利用平湖塘兩側控制50米綠帶的規劃條件,通過九次地毯式調研,確定保留散落在綠帶內的17座質量較好的工業建築,根據建築體量及現狀使用情況,進行針對性改造,注入社區服務、體育鍛煉、創意辦公等使用功能,豐富濱水空間的服務內容。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活力激發

恢復傳統水會聖典、節假日水上市場等歷史記憶性活動。同時,結合觀演、運動、親子等主題策劃時尚活動,改變平湖塘沿岸貌似生態卻無法親近的現狀,塑造真正吸引人、留住人的活力濱水空間。通過完整的水路網絡,串聯散落的鄉愁點,融入現代水鄉生活。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結語

規劃方案以“水系龍脈”為依託,復興了商埠文化、工業文化、農桑文化、禪茶文化、紅色文化。落實了鄉愁點的空間座標、具象表達了鄉愁符號、強化了鄉愁主題、構建了鄉愁場景、塑造了鄉愁IP。通過對歷史文化和傳統記憶的有效復興,使東柵這樣一個以生活服務為主的現代生活片區,依然成為了強化嘉興歷史文化名城構建的閃亮節點。在不仿古不復制的條件下,構築了

“留住心中最深處記憶和精神依託”的現代的濱水生活。

在嘉興待了這麼久,對於“東柵”你到底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