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縣三裡城春耕忙


大悟縣三里城春耕忙

“春爭日,夏爭時,預防‘返貧’不宜遲。”3月8日,大悟縣三里城鎮水城村蔬菜扶貧大棚內,十多名群眾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大棚裡搶種辣椒和黃瓜。

“這些菜秧要抓緊種下去。”現場負責人餘敦文邊與筆者聊著,邊對身邊忙碌的村民說:“不要聚在一起,大家散開些,相互離遠一點。”

自疫情發生以來,水城村嚴格按照縣、鎮防控指揮部的命令,嚴控全村人員外出和外來人員進入,通過大夥共同努力,持續保持無疫村。

餘敦文介紹,去年承包了蔬菜大棚開始種植蔬菜,單個大棚收益在1.5萬元以上,本想在今年繼續優化種植面積,沒想到卻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肥料、人工都不好安排。

儘管疫情對春耕有影響,但餘敦文沒有灰心。直到村裡獲評“無疫村”,他便立即行動起來,在大棚儘量搶時間把損失搶回來。

“我們水城村靠近悟峰山十八潭風景區,大棚種植的有機蔬菜將直供周邊農家樂,也是村裡幫貧困戶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該村支部書記徐詩權介紹,目前村裡已經按照鎮上的要求,堅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提前做好預案,及早預判、積極應對。

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這些蔬菜大棚儘快復工復產,水城村還科學合理安排種植時間,通過村級巡邏隊的小喇叭,號召村民儘早搶種、定植,應種盡種,將疫情影響的損失降到最低。

“搶種要抓緊,防護也不能馬虎。”餘敦文說,僱請到大棚來做工的村民,除要求所有人必須佩戴好口罩外,在移栽菜苗時,他們把10多人分成幾個小組,安排在不同方位,分散勞動。

“全鎮受疫情影響較大。”三里城鎮鎮長湯爭鳴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除蔬菜苗是村民自己培育、能夠保證外,其他農藥、化肥、薄膜等物資還存在一定缺口,尤其是作為茶產業大鎮,人工相當緊缺。

日前,大悟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以文件的形式,下發通知,要求各鄉鎮(區)和農業部門在抓好疫情防控基礎上,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工作。針對春耕生產資料短缺問題,該縣已多方調集資源,儲備調運種子(主要為雜交水稻種子)28萬斤,肥料6000噸,農藥儲備約110噸,缺口約100噸。

同時,該縣組織各鄉鎮對當前急需的生產資料進行全面摸底調查,由各鄉鎮(區)指揮部確定1家農資經銷商負責本區域內農業生產資料物資供應。針對生產所需車輛開闢“綠色通道”,縣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和供銷等部門實行調度管理,統一配送到鄉鎮。

湯爭鳴表示,三里城鎮是農業大鎮,縣裡保春耕備耕的提前做好周密安排,對全鎮的春耕生產是個好消息。

“我們根據生產實際,針對果蔬苗移栽、水稻育秧、春茶採摘等‘等不得’農業生產項目,組織各無疫村迅速向鎮裡提出勞務用工申請,經審批後再組織無疫村勞力、轄區內健康剩餘勞力等本地人員上山採茶,下田育秧。”湯爭鳴說,“針對特殊時期的農業生產,還將積極聯繫技術人員,通過微信、電話、視頻和現場指導等形式,重點對過去是貧困村主導農業產業項目進行技術指導,確保種植主體及時復工復產、穩產高產。”

據統計,目前大悟縣已搶收蔬菜1.2萬畝,搶種蔬菜生產1300畝,開展春季田管小麥面積2萬畝,油菜面積1萬畝。(孝感日報 特約記者龔紅焰 通訊員何燁明 樑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