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得傳染病最快3天死亡,武漢這樣治“松樹癌症”

武漢晚報4月11日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趙琴)眼下,一種名叫“松材線蟲病”的樹木傳染病,在寄生宿主松褐天牛的助紂為虐下,在武漢10個城區的松林間快速傳播。被感染的松樹,一般7天,最快3天即會枯萎死亡。人們把這種只傳染松樹,不傳染人畜,在極短時間即可致松樹於死地的“生態殺手”,稱為“松樹癌症”。

去年以來,省、市林業部門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對這種嚴重威脅林業生態和松林安全,涉及全國多個省份的松樹疫情,加大了防治力度。無人機升空俯瞰、望遠鏡觀察、人工排查發病樹木數量;死樹砍伐後就地焚燒,將松樹樁噴藥封閉掩埋;給樹幹打針注藥、安裝LED燈誘殺……武漢使出十八般“武藝”圍剿松褐天牛,對“松樹癌症”進行有力的防治,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松樹得傳染病最快3天死亡,武漢這樣治“松樹癌症”

市園林和林業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全市10個涉及松材線蟲病的城區,均已基本完成病死松樹的清理工作,共清理砍伐枯萎病死松樹42.3萬餘株,除去兩成是因為風倒、火燒、雪壓而死外,因感染松材線蟲病死亡被砍伐的松樹,有近34萬株。這一數字,比去年秋季普查後,計劃清理的總量15萬餘株,超出了一倍。

市園林和林業部門相關專家稱,如此大規模的病死松樹處理,將大大降低松褐天牛的“蟲口”基數和生存密度,為明年3月底以前全市完全消滅松材線蟲病,實現“零疫情”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場探訪】

病死松樹砍伐後 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

3月4日,記者隨省、市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新洲區道觀河風景區一片山清水秀的松林邊,只見林間煙霧繚繞,透過樹木的縫隙,還能看到熊熊火光。

松樹得傳染病最快3天死亡,武漢這樣治“松樹癌症”

新洲區林業局森防站站長程長春告訴記者,那是技術人員正在焚燒因感染松材線蟲病而枯死的松樹。

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爬到半山腰,發現路旁有幾個新覆上黃土的小土堆。程長春說,病死松樹樹齡不長,不成材的處理方式,是就地燒成灰燼,再掩埋處理。這些小土堆,就是死樹的“墳墓”。

找到煙霧騰起的位置,只見一名身穿黃馬甲的中年男子,正在焚燒一堆被砍伐的松材,火勢很旺,他只能離遠一點,不時用手中的樹枝撥動松材,使其充分燃燒。這位名叫施先紅的男子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是大悟縣人,來漢一年多,主要負責焚燒病死松樹。這一堆松樹有四五棵,燒之前要澆上機油,得燒好幾個小時才能燒成灰燼。

松林中,一群人正圍著一個砍伐死樹後留下的松樹樁,樹樁頂端截面離地面大約5釐米。只見技術人員用刀在截面上砍出一個“十”字形溝槽,然後噴上殺蟲藥,再用塑料薄膜將整個樹樁包裹起來,用繩子紮緊,再在上面蓋上一層厚厚的黃土。

松樹得傳染病最快3天死亡,武漢這樣治“松樹癌症”

市林業科技推廣站站長程維金說,防治松材線蟲病對病死松樹的處理,要求非常嚴格。砍伐病死的松樹,要依法辦理《採伐許可證》;在疫區焚燒疫木,要在省環保廳登記備案。病樹砍掉的枝丫就地焚燒處理,不允許運出疫區;成材的樹木在全程監控下,外運至指定的木材處理廠,粉碎成厚度約1釐米的碎片,然後打包運往指定的傢俱廠壓制成木芯板。那些違反規定將疫木帶運出疫區牟利的商家,一旦被查出,依法輕則予以行政處罰,重則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瞭解到,專業技術人員對病死松樹所做的這一切,主要目的就是殺死蛀幹害蟲松褐天牛的幼蟲。這種天牛通體呈褐色,有翅膀,能飛翔。其成蟲喜歡啃食松樹的嫩枝皮;其幼蟲則鑽蛀樹幹,並潛入樹幹中躲藏起來越冬,至次年4月20日穀雨前後,羽化成成蟲飛出。一旦變成成蟲,防治就更加困難。因此,每年的3月底之前,是圍剿松褐天牛幼蟲的最佳時機。

防治松材線蟲病,為何對松褐天牛如臨大敵?市園林和林業局造林處處長陳敏說,松材線蟲是一種微生物,肉眼看不見,只有在800~1500倍的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其“真容”。它不是直接感染松樹,而是寄生在松褐天牛體內,當松褐天牛啃食松樹時,它乘虛而入,進入松樹體內,並快速繁殖。當其繁殖到一定數量時,就會使松樹維管束失去輸送營養的功能,松樹就會枯萎,松針發紅,直至死亡。

松褐天牛也不是“善茬”,其成蟲啃食松樹嫩枝皮,幼蟲則蛀空松樹樹幹,其輪番摧殘可導致一些健康松樹長勢由盛轉衰。而在松褐天牛的助虐下,最容易感染松材線蟲病而死亡的,正是那些“老弱病殘”松樹。

“松材線蟲只感染松樹,不感染人畜,對人畜沒有任何危害。”陳敏說,被感染的松樹以馬尾松居多,因為它最容易被感染。

30多歲的松樹病死後,粉碎製成木芯板

者隨省、市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來到與新洲接壤的麻城市土庫村,只見數十名民工正在砍伐枯死的松樹,並裝車外運,準備送往指定的木材處理廠打成碎片,再用來製作木芯板。

長江日報記者環視四周山林,只見許多松樹已經變紅,遠遠望去,如同秋天的景色。

51歲的現場負責人阮濟紅左手纏著繃帶,正在現場指揮砍樹。他說,一週前指揮砍伐病死的松樹時,一根樹枝掉下來將他的手臂砸成粉碎性骨折。因為山上砍樹的民工較多,現場必須有人管理,而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替換自己,只好帶傷上陣指揮。 “這些松樹都是30多年前種的,好不容易長這麼大,就這樣死了,太可惜了!”

土庫村村委會主任胡願生介紹,2017年,村民們發現山上有零星的松樹枯死,大家都不懂,所以沒有在意。後來,枯死的松樹越來越多,有一天竟有200多棵枯死的松樹被風颳倒。去年接到上級通知,大家才知道這些樹得了松材線蟲病。

胡願生說,今年患病的松樹已發展到4000多棵,砍伐的任務很重。一名工人在鋸斷松樹時,正好將藏在樹幹中的一隻松褐天牛的幼蟲鋸為兩截。長江日報記者看到,幼蟲通體白色,又肥又胖。

【防治軌跡】

松材線蟲病最早出現在17年前

記者採訪得知,松材線蟲病最早在武漢市出現,是在2002年。當時,在洪山區花山鎮白滸山碼頭附近的山上,有500多株松樹枯死,都是樹齡30年左右的大樹,看了很讓人痛心。

17年來,武漢市一直在進行松材線蟲病防治,雖然也有一些效果,但始終無法“斷根”。

眼下,武漢市黃陂、新洲、江夏、蔡甸、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經開(漢南)區、東湖風景區、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化工)區等10個有大面積松林的城區,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松材線蟲病。

陳敏說,武漢市感染松材線蟲病的松樹,以馬尾松為主。這種樹生長耐瘠薄,抗逆性強(溫度由熱變冷,或由冷變熱的適應性強),當土地貧瘠,種別的樹種不易成活時,馬尾松就成為不二的選擇。

在此次疫情中,因染病而死的馬尾松林,在疫木清理乾淨後,將更換樹種,改種針葉闊葉混交林。即使松材線蟲病死灰復燃,也不會危害到這些新栽的樹木。

【專家訪談】

市民請勿將枯死松樹帶回家

記者:有松褐天牛在林中,松樹就一定會感染松材線蟲病嗎?

陳敏:也不是。那些長勢旺盛,生命力頑強的松樹,可以抵抗住松材線蟲病的侵蝕而正常生長,而那些“老弱病殘”的松樹,則很難倖免。

記者:感染了松材線蟲病的松樹,多長時間就會死亡?

陳敏:一般在7天內就會死亡,最快的只需要3天。松材線蟲摧殘松樹致死的速度,遠遠超過癌症摧殘人類健康致死的速度,所以,業內人士將它稱為“松樹癌症”。

記者:處理染病枯死松樹的程序為何這麼嚴格?

陳敏:松材線蟲病的發病期一般在秋冬兩季表現明顯,發病後樹木極易死亡。此時松褐天牛的幼蟲仍在疫木體內過冬,如砍伐並處理掉死樹,可把躲藏在樹幹內的天牛幼蟲消滅。由於凡是直徑2釐米的松樹枝椏內均可能藏匿天牛幼蟲,故處理起死樹來非常困難。

記者:對死亡的松樹,有的要現場焚燒,有的用車將木材運走,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陳敏:採伐的死松樹,最好是送到指定的疫木加工廠進行無害化處置。枝丫材可以選擇安全的地方進行焚燒處理。這樣可以徹底消滅藏在樹幹內的天牛幼蟲,使其無法羽化成成蟲再度危害樹木,並繁衍後代。

樹齡較長、胸徑較粗的疫木,燒掉太可惜,在確保殺滅天牛幼蟲和松材線蟲的前提下,可以加以利用。處理的辦法是先將死亡松樹砍伐後,用車運往指定的處理廠,用粉碎機將樹幹粉碎成厚度約1釐米的碎屑,這樣天牛幼蟲再也無法藏身,相當於掐斷了松樹感染松材線蟲病的源頭。這些沒有了天牛幼蟲的碎屑打包後,再運住木材加工廠,製成木芯板。

記者:為什麼砍樹後留下的樹樁也要掩埋?

陳敏:砍伐枯死的松樹時,一般在距離地面5釐米左右將松樹鋸斷。因為樹樁內也有可能藏有天牛幼蟲,所以也必須妥善處理。技術人員會在樹樁的截面切出一個“十”字形溝槽,然後噴灑藥物,再覆上薄膜,然後紮緊,將天牛幼蟲悶死在裡面。

記者:松褐天牛有天敵嗎?為何不採用天敵防治?

陳敏:松褐天牛也是有天敵的,是一種寄生蜂——腫腿蜂。它可以將自己的卵產在天牛的幼蟲體內,讓孵化出的幼蟲吸食卵內幼蟲的營養,從而殺死天牛幼蟲。腫腿蜂雖然厲害,但人類不能指望它完全消滅松褐天牛,達到根治松材線蟲病的目的。只要有松褐天牛漏網,疫情對松樹的威脅就會始終存在。

市園林和林業管理部門經常釋放腫腿蜂防治松褐天牛,把它作為一種常規辦法,進行輔助性的生物防治。更多的疫木處理,得靠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

防治松材線蟲病的最佳時期,是每年的3月底之前。在這個黃金時間段,必須把所有的疫木處理完畢。下手越早處理得越乾淨,對下一批松樹的危害就越小。

記者:松褐天牛幼蟲羽化成成蟲後,如何防治?

陳敏:松褐天牛羽化成成蟲後,也可以進行防治,主要是在6~7月份、8~9月份,重點是6~7月份。可採用藥物防治,有仿生藥劑,有低毒低殘留農藥,噴灑在林區進行有效殺滅。技術人員還會在林中懸掛木箱,播撒一種類似松褐天牛雌性激素的引誘劑,吸引雄性松褐天牛自投羅網。這種木箱像捕魚的罾一樣,只能進不能出。雄性松褐天牛一旦鑽入,只有死路一條。

記者:防治松材線蟲病,普通市民能幫上什麼忙嗎?

陳敏:松材線蟲病只危害樹木,不傳染人畜。但它對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可構成巨大威脅。感染了松材線蟲病的松林,市民遊客仍可遊玩。

對於枯死的松樹,只有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處理,普通市民無力處理,但可以關注疫情,發現枯死的松樹不要帶出疫區,也不要拿回家當柴燒,可以及時向林業管理部門報告。看到馬鞍山公園、磨山風景區等山林中有人採伐枯死的松樹,應給予理解支持,處理這些疫木事先均辦理了採伐許可證,現場焚燒也經過了省環保部門批准。

記者:松材線蟲病分佈在哪些地方,現在防治情況如何?

陳敏:全國大部分省份發現了松材線蟲病,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均打響了林業生態保衛戰。

去年武漢市打響此病防治的攻堅戰,要求做到明年以後“無疫情”,因此,今年防治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圖/記者明眺生

圖一:林業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在處理新洲區道觀河景區疫木樹樁;圖二:松褐天牛成蟲(來自網絡);圖三:技術工人在新洲區道觀河景區焚燒疫木;圖四:麻城市土庫村疫木外運粉碎制木芯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