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百萬粉絲育兒博主粥悅悅近期的一篇育兒文章被討論上了熱搜。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又一度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不是什麼過來人,也不是教育界的大V,只是想從心理學角度,以我個人所學,來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完粥悅悅為了讓6歲的老二習得一些紀律,即文中的完成學習任務才可以出去玩,而毫不心軟果斷將6歲孩子獨自留在家接受懲罰。從心理學角度,這不就是典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嗎?操作內容是完成學習任務,完成了即可收到正向反饋,帶出去玩。完成不了就會收到懲罰,不止是不可以出去玩,而是全家人都出去玩,唯獨自己被留在家。在孩子終於完成學習任務後,又將孩子接出去玩。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孩子夠聰明的話,就會因為避免一個人被留在家的痛苦記憶而習得下次提早完成學習任務。如果不夠聰明,可能同樣的場景實驗多來幾次,孩子總會從這個不開心的教訓中學到改變痛苦的法子。正如斯金納的小白鼠實驗,斯金納設置了一個噪音環境,小白鼠在籠子裡因為噪音煩躁不安,上躥下跳,但是噪音卻毫無改善。一次無意的動作剛好按壓到一個按鈕,這時候噪音便停止了。隨著一次次噪音實驗,小白鼠終於習得了,按壓按鈕是關掉噪音的應對方式。從實驗角度來看,粥悅悅操作無疑很牛逼,竟然可以學以致用,將書本上的實驗轉化教育孩子的手段。孩子在一次次不快的記憶中,最終習得了要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想有爭論的點,大多不在於行為實驗的效果本身,而是粥悅悅怎麼忍心將一個6歲的小孩獨自留在家裡呢?從家長角度,我們會評價這個家長虎媽,或是狠心。而從一個6歲小孩角度,6歲小孩雖然已經發展出了夥伴關係,但是小孩的主要社會關係還是圍繞家庭來的。想想看,在一個家庭佔了我幾乎全部的世界觀裡,看到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開開心心結對出遊,而把自己一個人丟在家是什麼感覺。我不敢說一次性的冷漠行為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什麼影響,但是肯定會影響到孩子對家庭的信賴值和安全感。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那麼,不由得讓人思考: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


現在社會的確壓力很大,特別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幾乎所有的家長教育都會跟錢扯上關係。幾乎所有家長都會說,你要好好學習才能考上好的大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能賺到錢。你看,賺錢就成為了終極目標。這種話我聽多了,但是卻很少聽到有家長說,希望我的孩子有著健全的人格,快樂的成長。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上週跟一個朋友聊天,他是小學老師,是那種孩子王型的老師,孩子都喜歡他,願意親近他。他說,當老師久了才發現,很多孩子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本身的問題,比如父母離異,隔代撫養,單親家庭……畢竟我的朋友是體育老師,他看不到的是在這些外在形態的背後,其實還能挖出更深層的問題……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讀過心理學都知道,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一個小孩的心理健康有多重要。只有在安全的氛圍中成長的小孩,才會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加的自信,才能勇敢的去向外探索,追求自己的目標。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小孩,才會內心富足,會同樣以愛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這樣的孩子,或許在未來不會成為億萬富翁,但一定是幸福快樂的。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相反,如果童年的安全感被破壞,那麼孩子將會用一生去努力填補童年時的感情缺失。即便是學業有所成,事業成功,卻無法變成一個心智健全,容易獲得快樂的人。這就是為什麼社會新聞總是駭人聽聞,比如前陣子北大學生弒母,諸如此類。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那麼,家長們真的要思考一下,以”狠心“的方式,讓孩子情感上疏離你,給家庭帶給孩子的安全感大打折扣,只為了孩子完成一個學習任務,這樣的交易是否值得?讓孩子成為一個沒有情感的賺錢狂人,還是讓孩子快樂的成長,長大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生活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自己的價值。行必有果,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的確值得深思。


最後補充一句,孩子快樂成長≠不學習,這兩件事情完全不是互斥的。不是說學習不重要,是不是可以用正向的鼓勵替代懲罰來起到教育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