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最好的愛情

老人面對疾病的恐懼,面對即將失去的那種捨不得與不放心,那種最真切最熟知的情感。

陪伴,最好的愛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曾見過這樣一對老人,老伴突發的心肌梗塞讓其內心充滿了恐懼與害怕,平時的精煉與骨氣一下子崩潰了,還原為最為溫柔體貼的妻子形象。在面對爺爺的突發病情,奶奶不像子女一樣失去了理性,也不會肆意流淚,或失去判斷。而是用最堅決的判斷來決策如何最大限度地救人。或許當時的她是堅強的代表,背後卻是默默流淚的柔弱女人形象。最終這位爺爺獲救,陪在他身邊形影不離的就是這位奶奶,一起相處40多年最瞭解爺爺的也是這位奶奶,爺爺不能吃蘋果不能吃肉不能吃甜的東西,不能。。。。。。,醫生建議讓吃西紅柿,黃瓜,奶奶在家裡拿一個削皮刀把黃瓜皮削了給爺爺適量地吃一點,十幾天了爺爺吃的很少,十幾天了奶奶一直日日夜夜陪著爺爺,晚上也不會離開,都是讓兒子媳婦去旅館睡,自己睡在摺疊床上陪著爺爺,因為她害怕兒子們照顧不好,害怕爺爺半夜有什麼需求不能及時得到幫助,或許有一萬個擔心,一萬個不放心,這是奶奶後來給我說的。

我是看著爺爺奶奶一起吃完飯才走的,爺爺的情況好多了,因此貼心的兒子媳婦在食堂買了點肉,買了點麵條,奶奶給爺爺盛了很多,而自己卻只有一點點,還仔細地為爺爺挑選瘦肉,只允許兩塊,丸子害怕太油膩,只允許讓吃一個,嘴裡不停地這麼說大個子,好多天都沒好好吃了,今天也不輸液,可以多吃點然後轉轉,句句透露著愛意與關心。此刻我的內心充滿著感動,或許經歷過歲月洗禮的愛情才會如此動容,不會太過濃烈,不會太過浪漫,不會懷有太多激情,只是那種平平淡淡地存在,用最普通最平凡的話語行動流露出最溫暖的真情。我們都是在關注年輕人濃烈浪漫的愛情,為愛痴狂為愛去選擇結束放棄一些東西,真心準備蠟燭心的形式表白,在我們看來這種愛情是如此地感人,往往卻忽略了最為珍貴的愛情是什麼?是浪漫?是激情?是濃烈?是瘋狂?不,是陪伴,是沒有理由地陪伴,與你一起說說話,說話有人聽,有人回應,生病有人照顧,每天有人陪著一起吃最簡單的飯。。。。。。

陪伴,最好的愛情

老伴

學習心理學,一直對於老人的心理很關注,就如埃裡克森對人的八階段劃分,老年人的主要任務是面對完善對絕望,老年人經歷了人世滄桑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正是經歷了很多坎坷,才會更加懂得珍惜身邊人,也會懂得再多的財富華麗比不了樸實與長久的陪伴。

在一次文獻彙報中,曾報告一片有關空巢老人的文章,其中引發很多的感想,空巢老人是社會中一大群體,他們需要社會支持,需要子女的陪伴,更是需要有人說說話。空巢老人中有喪偶老人與未喪偶老人之分,在平時的生活觀察中能夠很清晰感受到這兩類老人自身的力量以及傳遞出來的精氣神是有很大差別的。曾有位老人講到“老伴就是自己的支柱與力量,老伴在做什麼事都會覺得很有底氣,因為我們兩個人在自己的家靠著互相的扶持,感覺很舒服很自在,現在,老伴離開了,就連個吵架的人都沒有了,心裡是空落的。”能夠感受得到,老伴的力量,老伴的陪伴是一位老人精神的寄託,在老伴面前是最舒服最真實自在的。

陪伴,最好的愛情

最好的甜蜜就是和你一起散步

不論是在影片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兩位老人手拉手一起散步,就覺得格外溫馨和感動。我想能讓人動容的不止是那個幸福的場景,也有那種從年輕到年邁一直陪著你的堅定與忠實。或許只有將愛情變為親情才是最好的愛情,有愛有情有牽掛有溫暖。愛的點點滴滴融入到柴米油鹽中,才是一份恰到好處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