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的另一面

“飯圈”的另一面

最近一個多月,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我很少有機會出門,每天花時間最多的活動就是上網。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百無聊賴的上網過程之中,我竟然在虛擬空間裡,見證了“飯圈女孩”與“飯圈男孩”的另一面。

很長一段時間裡,“飯圈”於我而言都算不上什麼褒義詞,作為一個有著近20年網齡的“老網民”,每當我看到“飯圈男孩”“飯圈女孩”們在網上又惹出了什麼爭議、是非時,都忍不住要搖頭嘆息。

“飯圈”本身沒有原罪,但是,由於許多年輕的“飯圈”成員心態尚不成熟,“飯圈”強調的團結與熱情,一不小心便可能被扭曲為排外的敵意或盲目的狂熱。我發現:在一些年輕網民的影響下,本應用來對話與思辨的網絡空間,正在逐漸被“控評”“反黑”等有立場而無營養的發言充斥。這樣的經歷與體會,讓我對年輕的網民大失所望,生髮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這種觀念,使我總想挑挑“飯圈”的毛病。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這件事上,最早引發我關注的,是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那場由“飯圈女孩”“飯圈男孩”主導的“雲監工”。當時,有不少人認為,這些年輕人把工程車輛擬人化,乃至為其打榜的“飯圈化”做法,是對疫情嚴肅性的一種消解,並不值得鼓勵。作為一個資深“飯圈黑”,我起初也是這樣想的,畢竟從效果上看,圍觀施工或是給挖掘機起名,並不能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實際的幫助,甚至顯得有些“無聊”。但這種“無聊”,卻也讓我開始思考:這些年輕人為何會把原本用來娛樂的“飯圈”做法,用在圍觀醫院施工這樣一件並沒有多少趣味性可言的事上呢?

“饭圈”的另一面

其實,這些年輕人倘若只想“娛樂至死”,完全沒有必要把時間和精力傾注在一片塵土飛揚的工地之上,然而,這些年輕人還是作出了這樣的選擇。

這些“雲監工”的“飯圈”年輕人,或許並未找到將他們心意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最佳方式,但這份心意的真實存在,卻讓我感受到了一股暖流。因為這樣的原因,我突然對這個曾經讓我搖頭不止的人群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與好奇,而這也為我打開了一扇能夠更近距離地觀察“飯圈女孩”“飯圈男孩”的窗口。

我很快注意到,不少初入社會不久的年輕網民,在互聯網平臺上為疫情防控工作所作的貢獻,遠不止是“雲監工”這樣的表面功夫而已。武漢“封城”之初,各類物資十分緊缺,因此網上處處可見籌集物資的信息,我看到許多年輕網民藉助粉絲後援會的組織體系,通過“飯圈”專有的渠道,為一線醫護人員籌集了不少物資與善款,一批批頂著“某某明星粉絲”名號的物資先後流向了最需要的地方。在疫情初期某些慈善機構可能存在的物資分配時,也出現了“飯圈”的身影——好幾個以詳實的數據證據和清晰的邏輯對涉事機構發出有力質問,開展精準監督的博主,此前都是專注於為各類“飯圈”團體從事籌款、出納、審計等後勤工作的“資深粉絲”。這些細節讓我發現,

原來“飯圈”並非只有讓人搖頭嘆息的一面,在合適的契機之下,它也能激發出年輕人內心的責任火花。

我特意點開過不少為新冠肺炎疫情發聲或是奔走的“飯圈女孩”“飯圈男孩”的微博主頁。我發現,疫情的發生彷彿一道“分水嶺”,將她們的網絡形象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面。在疫情發生之前,她們和我印象中並不討人喜歡的樣子並沒有多少分別,要麼是在展示各種與明星相關的東西,要麼是在對著某些新聞裡的“奇葩”細節“哈哈哈”個沒完,有時還會對一些社會事件問出一些“何不食肉糜”式的問題。然而,疫情的發生,一下子把她們拉回了現實世界,在病毒的威脅之下,她們對時下的危機有了真實的擔憂,對他人的痛苦也有了真切的共情。

他們有了真誠的憂慮,深刻的反思,尖銳的質疑,沉痛的悲傷。她們開始轉發捐款的頁面,開始討論自己居住城市的防控局勢,開始表達自己在疫情中的心情和看法。一方面,他們在網上的形象,從“模糊的人”逐漸清晰,變成了“真實的人”,另一方面,我也相信,他們逐漸從不成熟的“孩子”,過渡成了真正“懂事”的成年人。

這些細節讓我發現:我眼中“幼稚”的飯圈,對身處其中的年輕人而言,其實是一種公共生活的社會鍛鍊。或許在很多時間裡,他們都習慣與其“愛豆”相關的鶯鶯燕燕,他們的團結和熱情還是會有些魯莽。但是,當走向成熟的契機到來之時,他們此前經歷過的這種社會鍛鍊,會讓他們很快適應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使他們更順暢地收穫成長與改變。

或許我們可以說,對這些涉世未深的年輕網民而言,這場疫情,便是他們在精神層面上的一次“成人禮”。在法律意義上,“成人”二字或許僅僅代表著一個人年滿18歲,從此可以完整地享受其社會權利,履行其社會義務。但是,精神層面上的成年,需要的卻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認識提升,一段從“被人呵護”走向“主動擔當”的心靈旅程。

其實,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成人禮”。這樣的成人禮可能是1998年的洪災或2003年的SARS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可能是北京的奧運會。這樣的“成人禮”,讓那些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長大的少年開始學會自己的肩膀扛起沉重的負擔。經由“成人禮”的洗禮,曾經被保護的的少年,將要開始勇敢、堅強、獨立地面對現實的挑戰,從此承擔起這一代人的使命,成為能夠對自己、他人和社會負責的人。

每個時代,都會有成年人唸叨著“一代不如一代”,並感慨下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但事實上,從來沒有哪一代人真的“垮掉”,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一直在用行動否定上一代人對他們的低估與偏見。

在不同世代的成長過程裡,帶來“成人禮”的事件各不相同。但突如其來的災難與悲劇總是能讓年輕人“一夜長大”。這是因為這樣的事件在降臨時從來不會區分蒙難者的年齡,同時也需要包括年輕人乃至未成年人在內的所有人,在守望相助之中共同面對與承擔。那些在心態上還是“孩子”的少男少女終將意識到:他們此前或許未曾認真關心過社會事務,更談不上承擔什麼社會責任,但在有些事情面前,他們無法在家人與師長的庇護下置身事外。

危機的到來,戳破了那層為年輕人隔開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肥皂泡”。這讓年輕人看到:構成這個世界的並非只有粉紅色的美妙童話,同時也有鮮血和淚水,有無情的現實。

那些長大了的孩子,身上的缺點依然全都存在,但畢竟已也不再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在這場“成人禮”中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社會的複雜,聽見了社會的期待和“遠方的哭聲”,他們開始採取行動,並用行動給了所有像我一樣,曾經對他們抱有偏見的人一個巨大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