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捐赠30幅字画,价值过亿,晚年靠接济为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斗转星移,世事无常,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并不懂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但无论如何,死亡都是我们最后的归宿,所以我们应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做有价值的人,而不是被利益钱财蒙蔽双眼,不过在这个利益熏天的年代又有几人能做到?今天介绍的这位人物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他捐赠30幅字画,价值过亿,换回一纸奖状后,靠亲友接济生活。

张伯驹是上帝的宠儿

他就是张伯驹,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不认识,毕竟他也不是什么传世名师大家,不过他在民国时期着实是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而这与他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张伯驹出生时,他的父亲和一些亲戚都有官职在位,家里富裕至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富二代,家里有很多佣人和保姆,还有特定厨师做菜,过得那是一个滋润。有钱也就算了,关键是还长得帅气斯文,还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让人嫉妒的是,他还有一位长得特别标致的妻子,这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他就注定拥有这样的生活,此人可谓是天之骄子,上天的宠儿。

张伯驹走上收藏道路

张伯驹什么都拥有了,钱财、样貌、才华和家庭样样不缺,他不用为了生活而发愁,完全就是别无所求的状态,我们旁人肯定觉得很幸福,觉得就享受生活就好了,但其实当你真正的拥有这些的时候,会找不到自己存活在人世间的意义,而张伯驹并不想当这种无聊等死的“废人”,他也不爱参与那些金钱和势力的斗争。他自幼接受新思想、新教育,对书画颇感兴趣,家庭的原因,又有着很高的品味,所以他就走上了收藏的道路。不过张伯驹和一般的收藏家不一样,他专门收藏古字画,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懂行的人都知道,古字画和当下的名师大作可不是一个档次的,古字画特别费钱,普通人要挣几辈子的钱才能买下一幅千年字画,而张伯驹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只要他喜欢的,就批量购买。

散尽家产买一幅隋唐古画

世事无常,到了三四十年代,张伯驹家里遭遇变故,他的生活远远比不上从前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收藏,后来,家庭处境更加艰难,他依旧坚持,用自家为数不多的家产来贴补收藏爱好。到了四十年代末,一幅隋唐古画更是让他不惜花光所有钱财,他凭着自身的学识和多年收藏经验,第一眼看到这幅古画就觉得肯定是一幅难得罕见的佳作,而卖主表示要支付数百两黄金才能卖出,此时的张伯驹哪里还能拿出这么多钱,但最后还是把它买下了,代价是卖掉了大宅院,从此以后,张伯驹就是一个穷光蛋了。

将所有珍藏字画全数无偿上交国家

不过,虽然他实质上的财产没有了,但他拥有的不胜枚举的古字画让他拥有了天下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张伯驹散尽家产去买下这些古字画,新社会伊始,又将他们全数无偿上交国家,他价值超千亿元的字画就这样在故宫和吉林博物馆珍藏,如将西晋文豪陆机《平复帖》、隋唐著名画家展子虔《游春图》捐献给故宫;南宋著名女画家杨婕妤《百花图》捐献给南宋吉林省博物馆等,最后就换回了一纸奖状,他的收藏道路也算走到尽头了。

而到了晚年时期,张伯驹什么都没有了,年老体弱,又没有任何收入的他只能靠亲友接济生活过完余生。一个人从什么都拥有,到一无所有,其实除了你无法把控的因素之外,也是因为你自己的选择,看你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