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 “疫”路相隨

此刻,放棄跟孩子的天倫之樂,放棄家中的溫暖生活,走向一線,這份情誼,遠遠不止“偉大”就能形容。疫情像一場風暴,每個人都被裹挾其中,不能倖免,有的人在風暴中被打出了原型,而有的人,卻在風停後,讓世界看到了她最美的樣子,沒有她們,我們打不贏這場戰役,謝謝你們,給我們溫暖的守護。

朱萍,一位在南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區工作了21年的醫生,隨著這次疫情的到來,她是第一個報名進入感染隔離病區,治療年齡最小的危重新生兒的醫生。

父母年邁,兒子高考,但她毅然決然堅守危重患兒48小時,病人達到高峰時,朱萍在隔離病區也曾害怕過,但她還是鼓起勇氣,勇於面對。

“萍”水相逢 “疫”路相隨


“萍”水相逢

1月31日下午,剛出生12天的重症肺炎患兒從方城送入南陽市中心醫院,面對如此年幼的患者,副院長張浩、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丁顯春親自督辦,中心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迅速會診,考慮為疑似新冠患兒,在經過一系列有效救治措施後,患兒入住感染ICU隔離病區治療。 9點左右,接到李德亮主任通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需要派醫護人員進駐參與治療。聽到出生才12天的疑似新冠患兒,朱萍的心頓時顫抖了一下,她雖然不是黨員,但是作為科室很多人的大姐姐,她感覺有義務參與這個危重新生兒的救治,於是朱萍主動申請說 “如果需要醫生,我去”!

2月1日中午,正在科室加班的朱萍接到醫務科通知,直接到感染ICU接班。由於患兒是新生兒,肺部感染重,病情危重,朱萍聯繫新生兒重症監護病區告知需要新生兒所需專用物品。不一會李德亮主任和薛雲麗護士長便親自送來,並表示說只要有需要,科室將會全力支持!這樣的行動和話語對朱萍來說,就是奮戰在一線的堅強後盾。忙完已經深夜2點,在反覆叮囑護士各種注意事項後,她才去值班室躺下。早上6點多,朱萍就起來查看患兒,評價生命體徵。由於特殊原因,跟朱萍搭班的任亞方醫生暫時不能前來換班,就這樣,2天時間,朱萍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期間患兒多次突發情況都被她沉著冷靜地處理好。隨著患兒病情的明顯好轉,家屬激動地對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朱萍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所有的疲憊和難受也都忘了,她覺得這兩天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隔離病區持續戰鬥了48個小時,時間很短,也很長,說實話,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區,治療上呼吸機的患兒是常事,搶救危重病人也是醫生們的日常工作,但在隔離病區,治療新冠疑似上呼吸機的患兒是第一次,也是第一例,在隨後所有收治的患兒中,這個患兒是年齡最小的,只有12天,雖然朱萍有20多年的臨床經驗,但當時壓力也很大,最終與她的同事姐妹們一起,勝利的完成了救治工作。

“萍”水相逢 “疫”路相隨


“疫”路相隨

在朱萍退下一線輪休前的最後一個夜班,又收治了一例17天的疑似患兒,母親為38歲的高齡產婦,作為試管嬰兒,家屬十分緊張,在朱萍等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在二次核酸結果為陰性後,也很順利地轉到雙陰病房繼續治療。到2月16日朱萍退下一線前,她們兒科團隊在隔離病區共收治疑似病人20餘人,均順利完成救治工作。

“萍”水相逢 “疫”路相隨


家風傳承

正所謂虎父無犬女,朱萍的嚴謹負責和敢於擔當也源自於老父親的言傳身教。她84歲的父親也是南陽市中心醫院的一名退休醫生,更是一位老黨員,無論是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災後傷員救治,還是中心醫院第一批援非醫療隊,都有朱萍父親的身影。父親潛心工作,衝在一線的示範成了朱萍的榜樣。在臨上一線之前,朱萍詢問父親是否支持時,父親堅定地說:“去吧,這是國家最需要我們的時候,這樣的疫情,醫護人員怎麼能不衝到一線呢。但是孩子,一定要做好防護啊。”朱萍聽了這樣的話後默默地點了點頭。也正是身邊的榜樣,才能讓朱萍在此次疫情來臨之時,毅然衝上一線。

“萍”水相逢 “疫”路相隨


朱萍的丈夫也是一名醫生,當南陽市剛剛啟動一級響應時,他就主動報名去了發熱門診,想盡自己的一份力。當朱萍接到通知要去隔離病房時,他對朱萍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

“萍”水相逢 “疫”路相隨


平凡即偉大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平凡而偉大的身影,生活中,朱萍是女兒、妻子、母親、朋友……危難時她是天使、戰士、志願者、擺渡人……

所謂英雄,不過是平凡人在危難前選擇英勇;所謂擔當,不過是普通人在困難中選擇堅強。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戰“疫”。朱萍跟這些小患者雖是萍水相逢,但她卻冒著生命危險盡心搶救一路相隨,看似平凡的日子背後卻是不平凡的經歷,這樣的平凡才叫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